人物:陸師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10 首
圣世需良仕,書屏屬俊人。
名家龍種異,驚代鳳毛振。
槜李標靈氣,文章見席珍。
三千擊瀚海,九萬出風塵。
法座推經(jīng)笥,朱轓拜玉鱗。
一麾湘峽鎮(zhèn),五馬瀝湖春。
河潤沾閭井,磨礱遍海濱。
仁流稱澤國,化浹藹蘭薰。
共喜玄英令,欣瞻紫氣辰。
歲星光甸宇,玉樹起蒼旻。
奕葉隆三錫,箕裘集八荀。
華封勤頌祝,賢相重臣鄰。
簪紱年方盛,勛猷日與新。
佇看調燮任,徵賜寵皇恩(明崇禎《肇慶府志》卷四七)
昔聞陸麟度,遺愛邗江澳。
四焉文具在,先子所親目。
平湖作宰日,嘉定頌盈軸。
吾嘗手跋之,憶為傅生祝
屠生非詩人,政理接前躅。
他年國史傳,循良補二陸。
⑴ 康熙中,陸公師治儀徵,有政聲,載曹諤廷《四焉齋文集》。先君游揚州時,親見其事。
⑵ 門人傅進士作霖宰嘉定,予為題《稼書先生去思頌》以餞之。
千群鐵騎萬樓船,博得新詩一短篇。
生子已曾加九錫,觀兵空自費三年
解嘲筑室興農(nóng)句,失意燒橋屯渚邊。
可嘆益州風利候,金陵王氣又蕭然。
⑴ 黃初四年至六年,凡三次伐吳,皆臨江而還,未嘗敢渡。
⑵ 子桓詩:「興農(nóng)淮泗間,筑室都徐方?!?/div>
巨雷破地火沸天,神焦鬼爛天化煙。
戎州古城暗如夜,赫燄赤入堂瑯川。
吊黃樓前殺聲洶,戰(zhàn)士飛騰亂如蠓。
時見髑髏擲向天,下落江水玻璃動。
五尺道人游興豪,不逢蘇杜逢兵刀。
眼前即是五尺道,安邊遠略思韋皋。
一鬨胡然至于此,數(shù)十小兒弄兵耳。
老孱不作突薪謀,空使英雄嗟折箠。
流杯池,味諫軒,古人留跡于其間。
可惜當年觴詠地,祇今血染苔花斑。
吾亦何為長太息,早識所憂非我力。
寄語孫郎帳下兒,無上平天非此賊。
人生如荷露,聚散無常期。
矧當爭戰(zhàn)后,死生不可知。
寇盜起粵管,蚩尤揚天旗。
承平二百載,文武爭恬嬉。
以此長驅入,天下喧鼓鼙。
江漢吼黿鼉,金陵窟狐貍。
誰敢攖其鋒,卵翼我黔黎。
天子詔令下,侍郎起南維。
水師駛鳧鹢,陸師飛熊羆。
舊交入帷幕,經(jīng)濟酬所知。
老筠與腐公,朝夕參軍機。
軍旅我未學,末座聊追隨。
憶昔癸丑夏,妖氛逼江西。
老筠偕我出,往助岷公威。
賊聞膽已落,一戰(zhàn)旋解圍。
筠車漢水回,我馬吉水歸。
共知才不逮,誓各隱衡嶷。
待郎何慇勤,葑菲不我遺。
更得塔將軍,拔之由偏裨。
忠勇冠三軍,士氣隨轉移。
甲寅六月初,旌旗下湘磯。
洞庭倒巨浪,大江燃靈犀。
巖巖半壁山,滔滔富池湄。
長江沈鐵鎖,荊楚復藩籬。
射蛟潯陽江,王師欲東之。
胡為江水沸,長鬣鼓鯨鯢。
封姨吐鬼火,堅城頓雄師。
物論遂紛紛,尤吹腐公疵。
成敗以論人,西施亦可媸。
蘄黃何迢迢,鎖鑰者阿誰。
賊旌復西指,鄂渚填積尸。
東道廣與饒,浙閩路嵚巇。
賊又搗其虛,多方令我疲。
侍郎曰否否,禍者福之基。
丈夫誓許國,艱險復何辭。
旌節(jié)駐匡廬,樓船修彭蠡。
塔公擬西征,我兵靖東陲。
堂堂數(shù)路出,不自惜奔馳。
調度雖有方,未免傷睽違。
老筠知其故,翻然出書幃。
欲紆侍郎憂,用慰腐公思。
我方戰(zhàn)信水,不得晤須眉。
斯人既未死,世事尚可為。
嗟哉賊勢猖,六年已于茲。
長江幾千里,嗷嗷鴻雁飛。
吳人或越奔,南人復北棲。
父子不相見,妻孥長別離。
何時清寰宇,大旱慰云霓。
普天兒女子,共作會合詩。
賊酋陳玉成率眾十余萬,踞黃梅之童司牌。夾河而壘,擾黃梅官軍后路,圖解九江重圍。將軍都興阿公檄家大人率七百余人會馬隊二百赴援。議者以眾寡懸殊,謀退師。余謂童司牌壤界江楚、枕湖面江,我軍一退,武穴、龍平皆為賊藪,黃梅圍師必潰,陸家嘴水師與各軍糧艘悉為賊乘,大局不可問矣。為家大人上書李迪庵方伯(續(xù)賓)、楊厚庵軍門(載福)極陳利鈍,請以水師入太白湖并益陸師助剿,一面激勵將士設奇計以挫兇鋒。乃堅守六晝夜,會師鏖戰(zhàn)破之,殲賊極多,時戊午三月二十八日也。越四月朔,而黃梅告克,蘄黃相繼掃蕩??偠焦傥墓Ч?、巡撫胡公(林翼)疏稱北岸肅清,實基于此,論功先欲退者云。
童司牌,黃梅道。
狐兔蹻蹻,殺人如草。
天蒼蒼,野茫茫,軍容慘淡氣不揚。
彼眾我寡,我何為者,僉曰退師其秣馬。
知難而退,先機豈昧。
奈全局,成瓦碎。
黃梅后途,江州餉需,一朝委棄時予辜。
我言如此,咸謂我愚。
寇深矣,可若何,畏首畏尾貽誤多。
請濟師,羽書馳,潯陽發(fā)兵戒后期。
酣戰(zhàn)四時余勇賈,攘臂力攖負嵎虎。
掃穴犁庭,氣作一鼓。
帥臣色喜,入告天子,曰:彼北岸靖夷肇此,累累若若旌將士。
貪天之功心實恥,匈奴未滅何家為。
李廣不侯非數(shù)奇,區(qū)區(qū)一勝功寧奇。
水國利戈船,篙工自越招。
奔波陳陵磯,拖罟重被膠。
折肱果知醫(yī),彭楊狎奔濤。
羅山善學陳(羅澤南將陸師,初不敢戰(zhàn),觀塔戰(zhàn)而已。一日寇來攻營,接戰(zhàn)大捷,后遂稱勁軍。),轉戰(zhàn)江漢皋。
乘此破竹勢,千里卷昏雺(湘軍水陸出征七十日,遂克武昌。)
霈以心計稱,見敵頗忡愮。
湘軍不后勁,直弄潯陽潮
輕兵卒致敗,盜獲元戎貂
鄂將如驚弓,陶撫但叫號。
收軍詎能守,委罪信無聊。
⑴ 曾軍立水師,時議以廣州艇船為最。奏募五營,以總兵陳輝龍、游擊沙定邦、知府褚汝航、知縣夏鑾將之。湘軍十營,各有營官,以衡陽附生彭玉麟、千總晃州楊載福為左右長。至岳州,越師先出,乘疾流順風攻寇。及將還,舟不能上,沿岸牽纜,寇斫纜者,舟橫眾亂,皆陷沒。而彭、楊卒為名將。
⑵ 時楊霈督湖廣。霈家居京師,少通輕俠。及為廣州,饋定郡王載銓丈五大鏡,不敢顯送,與書兄子,令訪某甲。甲居窮巷,無行業(yè),道霈名,已不省。久乃悟曰:『是楊八耶?如此,但運鏡至城外寺中,無問所以入?!粩?shù)日,呼霈兄子曰:『鏡在定王府旁某所,女可自送。』大驚,問之,則置空喪車中以入城矣。霈之鑒識如此,而不以正用。
⑶ 湖北布政使夏廷樾言:『武漢空虛,宜留羅山還屯守?!辉稌叵?,遂直下泊九江城下,與寇炮相及。
⑷ 四年十二月,賜曾國藩御服黃里貂馬褂。至之明日,寇以小舟夜劫督師大船,獲焉。
⑸ 楊霈在廣濟,聞湘軍敗,走德安,過省城不入。時陶恩培為湖北巡撫,不治軍,方以元日索蒸參銀壺罵江夏令。忽聞寇至,呼天怨楊霈,待城破而死。
國家喪敗馀,頗復議新政。
仍遵今皇謨,囁嚅誦甲令。
四海學校昌,教育在釐正。
所恨益紛龐,末由基大命。
去圣日久速,終古一陷阱。
禮樂壞不修,侈口囈孔孟。
譬彼涉汪洋,航筏失導迎。
盲僮拊駒犢,曠莽欲何騁。
陶鑄堯舜誰,多算有借鏡。
東瀛唇齒邦,決泱大風盛。
亦欲煦濡我,挾以禦物競。
群士忽奔湊,有若細流迸。
觥觥嘉納君,人倫煥斗柄。
創(chuàng)設師范章,捷速日還并。
歸置游釣地,瞬息變謳詠。
起死海外方,撫汝支那病。
頃者翩來游,蓄念摯且勁。
蹤跡北而南,王公遍造請。
聯(lián)袂金陵城,須眉柳月映。
雍容貌儒者,頓使增嘆敬。
朋侶二三輩,冠服盡明靚。
晶天蟲鳥絕,酒坐龍虎橫。
劍佩冷無聲,深堂步寥夐。
歷觀我黌舍,根柢析究竟。
瞠目不能答,頭汗羞瞀醟。
君既洞癥結,反擬施括檠。
色下語益純,孰云雜嘲評。
余乃執(zhí)爵興,種禍豈能更。
誘掖振厲之,先覺順其性。
大同無町畦,天人互相慶。
欷歔立歧路,仰視纖云凈。
持此謝嘉賓,且以證后圣。
翹翹松寥閣,重建燔燼馀。
面江敞軒欞,額題易其初。
軍校過殷勤,攜宴接空虛(鎮(zhèn)江駐旅將校,多往時恪士主南京陸師學堂肄業(yè)生徒,于此張飲。)。
長風回密席,濤音和歌呼。
酒罷歷諸寺,剩跡尋模糊。
群客攀峰巔,躡履忘崎嶇。
老夫腰腳衰,返閣看懸蛛。
侵夜波逾喧,下上穿舳艫。
開闔鵝鸛聲,始覺戀江湖。
云罅月半吐,眾籟微吹噓。
曾是水精域,取置榛莽墟。
隊魚群銜尾,陣雁眾隨首。
憶昔滯孤飛,燕趙學屠狗。
歧黃不活國,夜讀椽風吼。
一朝市廛變,奮身逐潮走。
南北陶朱徒,書遺十八九。
撫髀笑輕肥,勞心紛駭朽。
十年幾滄桑,憑欄空袖手。
天地留蓮社,如力引萬有。
如山陵之脈,如星辰之斗。
道峙淵岳重,辭礪膏鋒口。
嗟我結在舌,末座叨陪酒。
愿言附驥足,魚雁求群偶。
邇來歲在閏,黃楊厄身守。
春申聞莼師,芳信叩戶牖。
七星忽在座,眉色動春柳。
師作翻水成,我詩樗櫪丑。
因用寄貂續(xù),卬實須我友。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