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首
周儀治天下,厥功逾誓誥。
揖讓升降中,精義靡不到。
吾友淩經(jīng)師,無雙齊許號。
綿蕞容臺上,不受介紹導(dǎo)。
既有戴圣學,且持高密操。
志氣堅不撼,精力滿無耗。
弱冠我同游,許我入堂奧。
嚶嚶兩鳥鳴,頗異凡咮噪。
實事必求是,虛聲共恥盜。
君之入京師,以禮為履蹈。
始知士相見,盡化頑與暴。
北海一席間,驚譽馳四墺。
惟知抱一經(jīng),不愿駕雙驁。
宣城冷官舍,挍禮志雅好。
昌黎所苦讀,而君力排奡。
經(jīng)文溯江河,疏義析潢潦。
得間發(fā)一難,皇賈不敢報。
馀情述周髀,知天若裨灶。
重輪引虛線,測視目無眊。
淺儒襲漢學,心力每浮躁。
豈知后與慶,家法傳衰髦。
淩君發(fā)禮例,楊李不屑冒。
金程及劉盧,相視互不慠。
邇來文更雄,魏晉力能造。
始嘆才之奇,實惟天所燾。
吾師極重才,愈奇愈憐悼。
新詩榮于褒,華袞被單縞。
制科儻三舉,會見交章告。
翹然賁弓車,豈徒離席帽。
平生學何事,許國敢吝憀。
辟雍仰天藻,詎止泮芹芼。
吾才陋且小,地褊若滕郜。
與君素投分,又若邸與瑁。
同在文公門,籍湜各樹纛。
親老修天爵,斯言昔所禱。
君今潔白養(yǎng),恩勤慰孚抱。
已勝饑驅(qū)時,負米比轉(zhuǎn)漕。
手此十七篇,怡然志無懊。
天將厚其后,茲特先韋犒。
所以吾師詩,披圖深勸勞。
一曲驪歌起。
太匆匆、神仙梅尉,移官鏡水。
獨有瓊林佳話在,艷說狀頭名字。
畢竟是、君家故事。
滿縣栽花聊小試,喜頻年、治譜參圖史。
幾禿盡,管城子。
霜天催老秋光矣。
話昔游、謝公雙屐,豐碑還峙。
綠籜紫茸吟嘯處,試問眼中人幾。
盡付與、黃花香里。
壽客使君齊不朽,便流傳、抵得甘棠美。
古彭澤,信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