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干寶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322 【介紹】: 東晉廣陵人,字令思。
少孤,好學(xué)善辯。
晉武帝太康中,舉秀才,策試為天下最,除郎中。
歷官鄄城令、尚書郎。
惠帝永寧初,出為郟令,有政績,遷廬江內(nèi)史。
鎮(zhèn)壓石冰余眾,封都亭侯。
在郡政嚴(yán),多忤上司,往壽春依周馥。
及馥敗,歸元帝,官至秘書監(jiān),加散騎常侍。
曾薦周訪、干寶等,時以為知人,而顧榮、戴若思抑之,常怏怏不得志。
王敦反,譚疾甚,不能入省,坐免。
卒于家。
有《辨道》三十卷,今佚。
全晉文·卷七十九
譚字令思,廣陵江都人。咸寧中,揚州刺史周浚引為從事令史。太康中舉秀才,對策第一,除郎中,遷太子舍人本國中正,后為鄄城令,遷廬江,除尚書郎。永寧初出為郟令,再遷廬江內(nèi)史,加綏遠將軍,封都亭侯,以忤刺史劉陶下獄,免。建興初為鎮(zhèn)東軍咨祭酒,轉(zhuǎn)丞相軍咨祭酒,領(lǐng)郡大中正。大興初轉(zhuǎn)秘書監(jiān),后加散騎常侍。永昌初免,卒年七十馀,贈金紫光祿大夫。有《新論》十卷,集二卷。

人物簡介

簡介
《張車子》是晉代文人干寶創(chuàng)作的一篇神話小說。
周攬嘖者,貧而好道。
夫婦夜耕,困息臥。
夢天公過而哀之,敕外有以給與。
司命按錄籍,云:“此人相貧,限不過此。
惟有張車子應(yīng)賜錄千萬,車子未生,請以借之。
”天公日:“善。
”曙覺,言之。
于是夫婦戮力,晝夜治生,所為輒得,貲至千萬。
先時有張嫗者,嘗往周家傭賃,野合有身,月滿當(dāng)孕,便遣出外,駐車屋下。
產(chǎn)得兒。
主人往視,哀其孤寒,作粥糜食之。
問:“當(dāng)名汝兒作何?”嫗日:“今在車屋下而生,夢天告之,名為車子。
”周乃悟日:“吾昔夢從天換錢,外白以張車子錢貸我,必是子也。
財當(dāng)歸之矣。
”自是居日衰減。
車子長大,富于周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53—513 【介紹】: 北魏彭城人,字伯文。父劉邕為宋兗州長史。父死,至青州。獻文帝皇興三年入魏。芳處貧賤而不戚戚,篤志墳典,晝傭書以自資給,夜讀經(jīng)至終夕不寢。特精經(jīng)義,尤長音訓(xùn),時人稱為“劉石經(jīng)”。初兼主客郎。孝文帝遷洛,路由朝歌,作吊比干墓文,芳為注解。超遷國子祭酒。后為散騎常侍、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宣武帝時累遷中書令,出除青州刺史。還朝,轉(zhuǎn)太常卿,定律令及朝儀。撰述經(jīng)史音義共十三種。卒謚文貞。
全后魏文·卷三十八
芳字伯文,彭城人。
(《北史》作字「伯支」。
彭城叢亭里人。
)漢楚元王交之后。
文明太后擢兼主客郎,尋拜中書博士,進中書侍郎,授皇太子經(jīng)。
遷太子庶子、兼員外散騎常侍。
尋除正,兼通直常侍,超遷國子祭酒。
遭母憂,起為輔國將軍、太尉長史、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兼侍中。
宣武即位,正侍中,遷中書令。
出除安東將軍、青州刺史,轉(zhuǎn)太常卿。
延昌二年卒,贈鎮(zhèn)東將軍、徐州刺史,謚曰文貞。
有《毛詩箋音義證》十卷,《儀禮》、《周官義證》各五卷,《王肅注尚書音》、《鄭注儀禮周官音》、《干寶注周官音》、《何休注公羊音》、《范寧注谷梁音》、《韋昭注國語音》、《范曄后漢書音》各一卷,《辨類》三卷,《徐州人地錄》四十卷,《急就篇音義證》三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7—768 【介紹】: 唐潁川人,祖籍南蘭陵,字茂挺。蕭晶孫。玄宗開元二十三年進士,天寶初補秘書正字,名聞天下,號蕭夫子。史官韋述薦其自代,召詣史館待制,因忤李林甫,罷。林甫死,調(diào)河南參軍事。安祿山反,往見河南采訪使郭納言御守計,不用,因走山南,節(jié)度使源洧辟為掌書記。后授揚州功曹參軍,到任兩夜即去??退烙谌昴下蒙?。門人謚為文元先生。擅古文,與李華齊名。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9—760 字茂挺,排行十,郡望南蘭陵(今江蘇常州),潁州汝陰(今安徽阜陽)人。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及第,歷仕桂林參軍、秘書正字。天寶八載(749)為集賢校理,受李林甫排斥,調(diào)為廣陵府參軍事,十載轉(zhuǎn)河南參軍事。肅宗至德元載(756),山南節(jié)度使源洧辟為掌書記。永王亂平,淮南節(jié)度使表為揚州功曹參軍。乾元三年(760)歸葬先人,客死汝南。門人共謚為文元先生。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本傳、《舊唐書·韋述傳》、李華《蕭穎士文集序》。蕭名重于時,人稱“蕭夫子”,與李華齊名,時稱“蕭李”。日本遣使入朝,自述國人愿得蕭夫子為師。有文集1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
唐詩匯評
蕭穎士(717-759),字茂挺 蕭梁宗室后裔,祖籍南蘭陵(今江蘇常州),居于潁川(今河南許昌)。四歲能文,十歲入太學(xué)。開元二十三年(735),登進士第,對策第一,授金壇尉。歷桂州參軍,丁家艱去職。天寶初,任秘書正字,搜求遺書,因“慢官離局”被劾免,居濮陽,以教授為生,人稱“蕭夫子”。后召為集賢校理,不屈于季林甫,降資參廣陵軍事。十載,因人薦入史館待制,復(fù)調(diào)參河南府寫事。安史亂起,為山南節(jié)度使源洧掌書記。洧卒,入淮南李成式幕為揚州功曹參軍,掌書記。乾元中,為諸道租庸使第五琦從事,赴嵩條遷祔先人遺骨,客死汝南逆旅。穎士工文能詩,獎掖后進,名重一時。文章與李華齊名,世稱“蕭李”。有《梁蕭史譜》二十卷,《游梁新集》三卷,《文集》十卷,均佚。后人輯有《蕭茂挺文集》一卷,《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二
穎士字茂挺。梁鄱陽王恢七世孫。開元二十三年舉進士。對策第一。天寶初補秘書正字。劾免。留客濮陽。學(xué)者皆從授業(yè)。號蕭夫子。召為集賢校理。嘗作伐櫻桃賦譏李林甫。見疾免官。林甫死。更調(diào)河南府參軍事。安祿山有寵。穎士知將亂。托疾游少室山。乾元初授揚州功曹參軍。至官信宿去??退廊昴?。年五十二。門人共謚曰文。

作品評論

唐詩紀(jì)事
李華序其文曰:開元、天寶間,以文學(xué)著于時者,曰蘭陵蕭穎士,字茂挺……君謂:六經(jīng)之后,有屈原、宋玉,文甚雄壯,而不能經(jīng),厥后有賈誼、文詞詳正,近于理體。
枚乘、司馬相如,亦瑰麗才士,然而不近風(fēng)雅。
揚雄用意頗深,班彪識理,張衡宏曠,曹植豐贍,王粲超逸,嵇康標(biāo)舉,此外皆金相玉質(zhì),所尚或殊,不能備舉。
左思詩賦,有雅頌遺風(fēng),干寶著論,近乎王化根源,此外皆夐絕無聞。
近日陳拾遺文體最正。
以此而言,見君述作。
《載酒園詩話又編》
人有一時負重名,既久而聲暫歇者,唐之蕭茂挺,宋之梅圣俞是也。詩文具在,不知當(dāng)時何以傾動蠻貊如此!蕭嘗謂“屈、宋雄壯而不能經(jīng),賈生近理,枚馬瑰麗而不近風(fēng)雅?!比黄洹督袟鳌贰ⅰ毒諛s》、《涼雨》、《有竹》諸篇,豈遂真《風(fēng)》《雅》乎?于《三百篇》雖具孫叔之衣冠,尚無優(yōu)孟之抵掌。
釋濟亮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九
釋濟亮,字灰如。
姓王氏,萍鄉(xiāng)人也。
父本茹素,母簡氏,亦有善德,世積醇和,感徵吉兆。
故亮生有夙因,幼習(xí)誦讀,便喜內(nèi)典。
鄉(xiāng)塾之后,樂近僧徒,因告二親,愿出塵綱,竟弗之許。
年三十,乃托商游楚,舟次繡林,始從自性老宿薙落,俄而受戒大溈,訪道吳門,首依大樹證公,遵教參究。
久之,大有發(fā)明,蓋已升其堂矣。
后歷天童、三峰,遍謁諸老,咸以法器目之。
亮殊以大慧未圓悟,時深警策,已而聞問石唱道天隆,遂往依之。
服膺拳拳,三易寒暑,曲盡大法,所謂五家宗旨不傳之密,俱從定力得之,如指諸掌,更無所疑。
因仍反楚,住于夾山。
是時問石亦應(yīng)楚藩之請,道重湖南北間。
亮則屏息于碧巖青嶂,若弗聞也者。
待其退席白云,乃走僧致詢。
白云門庭高峻,不輕授人,顧于亮眷眷弗舍,若風(fēng)穴之于首山焉。
亮終自韜晦,時思引退,乃靈巖挽之于前,檗庵推之于后,而原直且激勵之,使之出世。
原直道眼空闊,不可一世,于亮獨傾倒篤摯,勉令升座九峰,萬眾嘆服。
未幾,應(yīng)公安報慈之請。
寺本創(chuàng)自唐時藏嶼禪師。
歷宋迄元,宗風(fēng)蔚然,殿宇宏麗。
明季鼎革,燼于兵燹。
雖圓通一殿,古制猶存,亦僅支梁棟,而廊廡寮舍,蕩然俱空。
自亮率彼高足,憩錫于茲,法幢既建,檀施旋集,曾不踰期,而法堂、禪關(guān)、香積之廚,次第具舉。
雖筑垣植樹,事必躬親。
蓋馳笠之時,但見莖草,晏坐之際,蔚為坊矣。
后為湖南撫軍衡齋周公請赴白云,亮亦自以為得法之地,力為興復(fù)。
慈風(fēng)所扇,神人悅助。
舉已失之土田,久廢之殿閣,于荒煙蔓草中,恢?jǐn)U崇隆,悉復(fù)舊觀,謂少酬夙愿,而亮亦勤瘁矣。
公安二圣寺者,創(chuàng)始安遠二公,佛東圓悟亦嘗于此演唱宗乘,廢毀已甚,亮久懷興葺,乃建立就緒。
適值南詔之變,兵抵江介,亮年臘已高,弟子迎歸報慈。
一時悍弁武卒入其境者,莫不展敬,回怒為悲,其馴感暴惡如此。
亮性剛介嚴(yán)冷,輕名重道,志堅行密,去留無所執(zhí)吝。
所至之地,如威鳳卒止,百鳥翔集。
契嵩善嗔,慈明喜罵,亮蓋兼之。
而徒眾益盛,遠近趨風(fēng),隨其根器,各有所造。
以清康熙辛酉冬十一月二十九日示寂,壽八十,臘四十九,荼毗得舍利數(shù)十。
所著《語錄》四卷,塔于寺西。
原弟子樹可徹、雪干遠,復(fù)繼其志,重修大雄殿、藏經(jīng)閣。
不數(shù)載,興廢舉墜,光復(fù)舊物,皆足砥柱末法,唱導(dǎo)叢林,雪后繼席報慈,樹又徇神山之請,興復(fù)祖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