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琇瑩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四月南風(fēng)雨新霽,麥花初飛柳條曳。
短衣匹馬走關(guān)河,回首觚棱在天際。
故人落落金閨彥,橫槊論才雄一世。
手校華林《七錄》書,石渠輪筆先承制。
國家右文邁前古,漢學(xué)經(jīng)生持絕詣。
曠代承明著作家,盧錢王紀(jì)今誰繼。
佛樓鐙光暗高樹,日日繩床坐談藝。
詩派商量摘句圖,碑林校證題名例。
明知春盡將首涂,強(qiáng)為藤花三日憩。
吾窮去矣固其所,斷翮湖天叫凄戾。
君胡亦復(fù)厭長安,金爵月明愴分袂。
無田棲棲安得歸,不飲兀兀甚于涕。
帛槌茶磨清江居,自醵社錢作春祭。
早晚題詩寄水莊,儀禺絕憶我家弟。
潦倒殘吟冷醉身,寥天海氣吹妖蜧。
霜緊菊花黃。
祇林佛粥香。
聽秋聲、夜撼邊墻。
落葉一燈寒臥病,能幾日,又重陽。

稻蟹舊家鄉(xiāng)。
相思總斷腸。
問丁沽、何處陂塘。
前度填詞人不見,明月好,水西莊。
北雁不來秋雨稀,湖云銜日游人歸。
軒窗臥愁詩又瘦,稻粱晚熟螯難肥。
去年花黃蝴蝶飛,登堂別君觴交揮。
詩書制序石林至,豐采映壁如云翚。
我今不樂辭庭闈,君復(fù)流連淹帝畿。
僧房獨榻亦何有,垂稿忽怨緇沾衣。
春來補(bǔ)被還相依,西山日落煙霏霏。
驂鸞夜靜呼靈妃,詩成且復(fù)忘朝饑。
人生何處更稱意,看取滄桑日夜非。
陳蕓敏御史書遙傷有作(壬辰)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yùn)
五言律詩
婚宦不妨貧,儒門見子真。
好文求勝友,毀性痛慈親。
昔避京衢疫,今傷瘴海春。
無人奏遺稿,淚墨獨如新。
卅年不見林屋山,東南竹箭青瑯玕。
江山才俊相映發(fā),使我萬里開心顏。
石林才子文章伯,暫學(xué)陶潛出彭澤。
故人假節(jié)選賓僚,拄笏清秋看山色。
鄭公子,陳翰林,外臺三妙成知音。
山塘黃花五湖蟹,一醉可抵千黃金。
怪君來遲惜秋暮,放我扁舟踏霜去。
鄭君寫作紅樹圖,青山一發(fā)南徐路。
圖背題詩別思深,夢中吟想見君心。
折腰便作塵中吏,揮手還思海上琴。
祇今海內(nèi)風(fēng)流歇,世業(yè)傳家只閩越。
林陳鄭沈多故人,春蘭秋菊長無絕。
君家傳經(jīng)比賀劉,豈但詩句陵滄洲。
山中舊宅松竹好,眼底浮云風(fēng)月秋。
新篇舊制落吾手,應(yīng)勝與君三日留。
長江浩蕩白鷗冷,南州冬樹青青影。
歸舟乘月過君山,猶似吳船酒初醒。
陳翁蕓敏之父。) 清末民國初 · 王闿運(yùn)
對聯(lián)
高志絕塵蹤,暫別海云旋跨鶴;
緇帷促星駕,獨令洛士阻登龍。
少日失逢迎,相逢各老成。
滄溟古詩派,北海大書名。
秋色圖中老,登高別后情。
鵲華與烏石,舊事共崢嶸。
除夕雜詩 其一 (戊寅) 清末至民國 · 陳衍
五言律詩
豈有名山業(yè),端居又一年。
家貧分爨后,人老祭詩前。
騎省凋皮市(仲眉。),元龍臥木天蕓敏。)。
滄江汐社侶,回首散聯(lián)翩。
試禮闈畢寄伯初家兄江南(乙未) 清末至民國 · 陳衍
七言律詩
又著麻衣待至公,六年燈燭剎那中。
故人臺省垂垂盡(謂蕓敏、弼宸諸人。),后起文章漸漸工(謂晚翠。)。
寒食夏畦荒冢綠,江南春暮雜花紅。
并將時事滄桑感,憶弟空齋想復(fù)同。
駢文刻意效孫洪,浙派詩推厲太鴻。
到底仲宣傷體弱,續(xù)經(jīng)義考未成功陳蕓敏給諫。)。
共 1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