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陶澍

相關(guān)人物:共 14 位。
共 10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駐蹕趙北口作 其二 (乾隆丁丑)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往來三閱月,瀟灑一憑窗。
了識隙陰速,未能塵意降。
風(fēng)漪青草接,沙渚白鷗雙。
欸乃云汀外,漁舟唱晚腔。
惺庵中丞贈雙鶴賦此奉酬(丁未) 清 · 翁方綱
七言律詩
公自仙音鳳嘯聆,許陪軒檻寫新銘。
餉來素羽華亭種,胎息黃庭內(nèi)景經(jīng)。
芝草成田霏露瀣,松花如雪下云汀
小齋正有蓬山句,我與先生共眼青
⑴ 中丞軒名「鳳嘯」,而吾齋名「蓬鶴」也。
行吟(丁未) 清 · 黎簡
五言律詩
螢光知竹處,露白見蘆林。
越國云汀闊,漁家鐙火深。
江虛懸穩(wěn)月,山寂上驚禽。
物性無全靜,吾思亦有吟。
魚塘海(戊申) 清 · 黎簡
七言律詩
空蒙山影互云汀,一漲湖光十里青。
尺半魚游故鄉(xiāng)水,上頭風(fēng)打斷根萍。
花飛蘆荻寒兼月,露下芙蓉夜見星。
憶是信舟攜酒處,遠(yuǎn)天橫玉叫秋溟。
江勢東奔欲撼城,連山北折與江爭。
登臨便有投鞭想,形勝非徒半壁撐。
當(dāng)日干戈馀舊跡,祇今草樹識威名。
遙知旌旆臨飛觀,懷古悠然動遠(yuǎn)情。
裨瀛在天地,稊米在太倉。
以此維正供,役彼百谷王。
銜尾千百艘,逐一鳧雁翔。
直抵析木津,疾若天船行。
天吳粲然笑,羞彼淮與黃。
前事得龜鑒,涉險(xiǎn)嗤鼉梁。
帝德侔造化,王路窮梯航。
籌海資勞臣,擘畫周且詳。
非徒天儲供,及時(shí)成浩穰。
非徒河堤使,藉可力浚防。
東南民力竭,司牧多孔瘡。
嗷嘈樓船聲,叫噪未渠央。
藉茲暫息肩,徐與平料量。
壯哉洵遠(yuǎn)游,通變乃久長。
高臺矗海澨,翹首極混茫。
此時(shí)勞臣心,遠(yuǎn)與云帆將。
揚(yáng)界淮海包江湖,錯綜疆畎浮比閭。
壅即一川可騰沸,利則萬派安徐趨。
豐兇苦樂總由此,諒哉管子言水樞。
河堤使者每失指,解弦膠柱昧舉隅。
朝議或類臧三耳,道謀況載鬼一車。
前年支祁作無賴,穿漕敢遏天倉租。
公膺帝簡特移節(jié),百輩劫劫公魚魚。
海王惕息效將送,牽挽豈必資長渠。
夾碣遠(yuǎn)師神禹智,括船立破儒生迂。
內(nèi)河平行小苦滯,吳淞泥淀百里馀。
今年下令急浚滌,萬夫荷鍤聽指呼。
先時(shí)綢繆握成算,往事夏??論P(yáng)鋪。
稽經(jīng)周史胸若鏡,景山度隰躬登墟。
細(xì)參呼吸辨潮性,舊設(shè)障間盡掃除。
帆檣爭湊估客樂,旱潦有備民安居。
長歌浩然繪偕樂,快若決漢蕩積淤。
頓令煙波入想像,徑欲泛艇撈莼鱸。
鯫生家住北江尾,入江渚港殊盈枯。
中間孟河最關(guān)系,為公前席雍容揄。
此河自唐迄明代,昔通峨舸今乾嶇。
京江東堵月河塞,商舶賴此為委輸。
兩厓之田復(fù)高仰,一滴水比天漿濡。
工經(jīng)久廢事本鉅,急思借帑計(jì)轉(zhuǎn)愚。
其西呂城有浦瀆,下游相接堪鬟梳。
若通斯河工較易,功成為利當(dāng)不殊。
敬臚芻言乞清燕,別白一是求分區(qū)。
土民望公如望歲,香花旦晚迎公輿。
⑴ 附呈士人鄭良弼、言啟方二文以備芻蕘之采。
字詩還不記,閒境厭勞神。
痕飲無如我,落花何與人。
盡教風(fēng)雨過,卻照別離新。
門外多芳草,經(jīng)過猶是春。
不待招邀至,心交若有神。
高歌將進(jìn)酒,留醉未歸人。
落筆幽香遠(yuǎn),登樓霽景新。
桃花兩三樹,猶得駐芳春。
竹塢云汀藏矮屋,一灣緊束雙溪。
疏簾清簟罷彈棋。
結(jié)茅遺白石,載酒聽黃鸝。

柳外池塘鸂鶒睡,小橋斜渡花堤。
閑扶藤杖課春畦。
草堂明月上,稚子讀書歸。
按:國朝常州詞錄卷三
共 10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