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黃樹谷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黃山黃 明 · 智舷
五言絕句
黃山有黃連,甘美類蘋果。
不是性味移,頭陀能忘苦。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黃連部
林影灘光靜自如,向寒人意轉(zhuǎn)清疏。
真疑落木臨皋路,更憶浮暉霅上居。
煙外有山渾入夢,月中著句未曾書。
歸來短發(fā)飄蕭甚,敲火石橋聞夜?jié)O。
⑴ 淮南子云月之光可以遠望而不可以細書
黃翁江門跋,褚法評嬋娟。
陳許論師法,若褚有辥焉。
空山靜得氣,乃在香之先。
是中吾臭味,所蘊誰與宣。
楞山七矮幅,幅幅體眾妍。
皆以縱筆為,此獨含邈然。
半紙弗落墨,留俟我拙篇。
見吾善者機,即此同心言。
以該彼眾妙,等視非言詮。
蒼然古篆韻,一入禪偈圓(昨于歲除題楞山弟子許江門寫生諸幅,有黃松石題語,是以及之。而此冊又有丁龍泓手跡。予謂題此二幅足以概之矣。)。
成都寶刻,鳳羽虬鱗,護經(jīng)香球璧。
祧唐綿宋,憑證取、嘉祐開成沿革。
殘珉潛曜,幾胝沫、先朝耆碩。
問等閒、豐劍荊弓,尚帶滄桑顏色。

前塵雁影齋空,憶酒畔春鐙,醉啟瑤笈(光緒中于李亦元席上見之。)
云煙嘆逝,輸鄴架、百衲天教成集。
晨星傳本,只一二、遺珠難覓。
卜勝緣、珊網(wǎng)終收,更許十經(jīng)題室。
貨殖與游俠,厥道不并昌。
二者孰能兼,徐公真堂堂。
富國重棉鐵,議始南通張。
萬緒待繹?,君實持其綱。
江淮作霖雨,足振天下尪。
惜哉未竟施,僅用蘇其鄉(xiāng)。
再起柄鹺政,補救窮千瘡。
寧謂眾人知,而以國士當。
徙薪失至計,群論翻揚湯。
歸挹淞浦波,浣此功名腸。
識君自嗇老,障海方種桑。
渠成未利秦,蓽縷空開疆。
事急求豨苓,痼已中膏肓。
廿年痛定思,話舊增慨慷。
知君郁奇意,有托逃于商。
志業(yè)老彌勤,寸寸弓挽強。
駐顏豈有術(shù),六十鬢未霜。
我老如櫟樗,君老如桂姜。
與君共皖水,一勺曾分嘗。
平生位山翁,私淑致瓣香。
誦芬述祖德,念亂哀鄉(xiāng)邦。
已見赤縣赤,敢踏黃山黃。
策勛舊府桃符呈,人材襪線皆公卿。
摩訶池旁鴛衾夢,刊經(jīng)太學(xué)徒啖名。
金相輪壞成都亂,猶出孤拓如寒瓊。
乃知不朽在紙墨,況以六籍為干城。
三經(jīng)昔寶陳(芳林)松石(晉齋),忽藉大力資合并。
健之作健抱殘本,神物所燭明窗明。
我生苦晚受傅笥,遭際寇盜傷熹平。
碑林國子闕講肄,弦誦近復(fù)空庠黌。
與君昔為府中客,別后幾換長安枰。
五年一諾盛索踐,謀句顧取墻隅檠。
自言谷梁踵新獲,購買斷缺憑精誠。
磨牙頻歲望蜀道,議瓜隨地悲秦坑。
問君抱此將安適,康回正使東南傾。
君言齋居意廣大,膝下犀玉誇豐盈。
披圖或題任氏苑,傳世不鑿晏君楹。
酬君此詩坐嘆息,世兒碌碌求金籯。
黃山歌 現(xiàn)當代 · 馮其庸
我夢黃山五十年,黃山夢我亦當然。
畫圖幾識春風(fēng)面,文字曾參筆底禪。
我昔曾見梅瞿山,遺貌取神棄俗眼。
嶙峋突兀清到骨,秀出天外兩峰間。
古松蟠屈如臥龍,欲待云雨飛上天。
此老精神元不死,妙筆長留后人參。
又有山僧名石濤,元氣淋漓筆如椽。
縱橫捭闔不可擋,變幻莫測如云煙。
我昔見其山水幛,懸之壁間氣森然。
此畫至今不能忘,閉目如對山人顏。
又復(fù)見其湯池圖,吟詩欲上蓮峰巔。
此翁一去五百載,巨名長令后人憐。
近代畫黃欲數(shù)誰,舉世皆知黃黃山。
賓老用筆如錐沙,瘦硬干枯透紙背。
墨色黝然深且秀,此境得之晨夕間。
世人看山取皮毛,欲賞黃畫難更難。
豈知山靈現(xiàn)神處,正在雨后夕照清風(fēng)明月間。
虹叟看山九十載,得此真意誠難哉。
可惜世人都不識,令人千載發(fā)浩嘆。
當今畫黃誰第一,毗陵老人劉海粟。
九上黃山氣如虹,巨筆掃出天都峰。
潑墨潑彩皆隨意,筆墨已同造化工。
最難風(fēng)雨雷電日,此老竟在最高峰。
鋪紙揮毫和雨點,煙云飛入畫圖中。
忽見虬龍欲騰去,卻是海老走筆潑墨所畫之古松。
我對此老欽且佩,縱橫今古無與對。
千年育秀誰之功,自是黃山七十二奇峰。
我今游黃第五回,冒雨直上鯽魚背。
天公憐我癡且頑,頓開笑顏掃陰霾。
蓮峰露出半面妝,耕耘、玉屏肅相待。
四顧茫茫皆云海,忽然身在飄渺間。
次日復(fù)登蓮花峰,極目欲盡東海東。
蒼山萬重皆錦繡,青天削出瘦芙蓉。
游山歸過桃源亭,忽逢海翁作煙云。
清風(fēng)故人不期遇,相視而笑莫逆心。
海翁命我題新圖,揮毫我亦膽氣粗。
題罷擲筆仰天笑,世間癡人翁與我。
千載此會難再得,惟恐天風(fēng)海雨吹去無蹤跡。
歸來濡墨不暇思,走筆吟此黃山詩。
憶昔米顛只拜石,我與海老卻拜山。
愿乞海翁如椽筆,畫取雙癡拜山圖,留此驚世駭俗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