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黃鉞

相關人物:共 6 位。
共 6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曝書同謝蘊山賦(癸未) 清 · 翁方綱
君不見去年前年秋陰霾,終日飛雨如輕埃。
蝸涎篆垣綴薜荔,濕云蒸礎生莓苔。
幾案浸濡度白晝,枕簟沾黦成黃梅。
縱有露螢可照字,對日展卷何由哉。
今年立秋霖雨降,噴瀉梧竹傾瓊瑰。
昨雨又逢秋甲子,城南池館喧螗蛙。
豈知連朝卻開霽,曉暾照院新磨揩。
涼風翛翛灑露葉,清影時落榆與槐。
衣桁晶明凈如浣,窗欞穿漏光如篩。
滿床殘帙雖未整,隨風已復闔且開。
我昔貪多騖涉獵,五車四庫無津涯。
家少藏書購又窘,借讀終未能償懷。
非無手抄與舊誦,如藝眾卉初抽荄。
翻見蠹魚謂可喜,漫與鄴架誇同儕。
敝帚時復珍篋衍,傳薪未忍遺菅?。
腹笥便便焉敢道,聊復爾爾真堪咍。
方今館閣富典校,綈囊玉軸陳蘭臺。
清秘堂西劉井北,兩壁鎖匱高崔嵬(翰林署中藏《永樂大典》數(shù)萬卷。)。
丹鉛文董已散佚,次第甲乙猶編排。
花陰八磚時共曬,藜火萬卷誰能該。
惟子與我同好古,日傍鳳沼鳴雍喈。
金書玉字未研勘,何以遜業(yè)端模楷。
秋高爽氣拂庭戶,雨既潤液晴亦佳。
會當對坐書匱下,一一散帙揮塵塺。
中秘琳瑯吾輩職,非子勤敏誰當偕。
不獨抄歸誇善本,但似朱十名其齋(朱竹垞有曝書亭。)。
⑴ 內(nèi)有董文敏、文衡山所抄二本,已失之。
葉隱巢鶯,池眠宿鷺,一樣渒西風景。
云煙奇弄,山水清游,能鼓臥游高興。
偏奈老木幽蒼,點染丹黃,易生凄冷。
嘆秋心吹入,鸰原煙草,夢都難醒。

還賴是、斜照多情,招逑命侶,來向欄桿同憑。
晴開屋角,秋借墻頭,獻出幾峰端正。
定憶京華,有人拄笏,看馀鄉(xiāng)關能省。
好午陰散直,鈴索恰搖花影(謂召林師黃左田學士,余門人也。)。
黃生通籍久,而乏仕進意。
郎官才半歲,堅欲潔歸計。
乞閑書既允,偃臥無一事。
歸日萬斛濤,空明洗胸次。
黃戶部鉞乞假還蕪湖 其二 (乙卯、丙辰) 清 · 洪亮吉
筑屋古鳩茲,于焉可終老。
苦無江上田,可刈霜前稻。
仍然攜襆被,遠復客江島(時將游皖江。)
一世無相知,何人識饑飽。
聲嘈嘈,馬騰槽。
火炎炎,龍上天。
去年秉黃鉞,今年加九錫。
龍旂十二旒,天子在頃刻。
桃花源,武陵船,問魏與晉何茫然。
按:魏武帝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之,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埂鹛┦荚?,晉王炎稱皇帝,廢魏主為陳留王。
綿上 清 · 劉大觀
五言律詩
事征盲左書,行忽至山隅。
古殿癯僧下,秋風野鳥呼。
漱泉香入胃,投麓翠生膚。
焚溺酬忠藎,天南望左徒。
左田詩后 清 · 劉大觀
五言律詩
使君游興發(fā),抄寄紀游篇。
險語驚山鬼,柔毫浣寺泉。
夢醒花落后,茶熟鳥啼先。
時復一吟詠,此心何曠然。
磊磊晉祠環(huán)晉水,森森周樹始周時。
去年樹下攜公袖,今歲祠邊寄我詩。
杯斝山川供嘯傲,古今憂樂動嗟咨。
秋宵讀罷生遙感,誰劃惠卿書裕之。
幾日思君瘦可憐,蒲州雉堞隱蒼煙。
半宵寒雨濯山綠,忽有君詩落眼前。
萬固寺山尋水脈,王官谷壁剔苔痕。
寄來詩似秋巖瘦,足慰司空墓底魂。
共 6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