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葉楚傖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乙卯北第同賞芍藥(1075年) 北宋 · 韓琦
七言律詩
維揚嘉種發(fā)清和,灼灼吾園盛孰過。
紅玉斗成樓突兀,白云爭簇髻巍峨。
仙容世必推茅嶺,醉艷人誰敵苧蘿。
不是栽培功未至,年年何苦轉枝多(自注:去年千葉者,今歲多轉為單葉。)。
⑴ 自注:茅山冠子、醉西施,皆嘉品。
素妝留殿眾芳空,未易扶頭艷曉風。
笑汝白紅緋下品,惱人心眼意三中。
團來粉薄虛憐蝶,墜處陰多靜倚桐。
徑擬揚州翻舊譜,冶情只索畫圖通(劉貢父《芍藥花譜》:一種粉紅退白者,名素妝殘。凡三十一種,皆使畫工圖寫之。又后序云:緋單葉、白單葉、紅單葉者,不入名品之內。張子野,人稱為三中,謂「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
游普圓院(乾隆庚子)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永福資嚴屢易號,茲仍溯始普圓稱。
峰標石筍陵云獨,泉冽金沙落澗層。
(子瞻)(閱道)游蹤尋已泯,屠(?。?/span>徐(弘基)題額見何曾。
重看修葺供吟眺,未識予心益愧增。
按:此院開山于劉宋元嘉時至石晉天福間顏為普圓院又名資巖南宋咸淳間改為永福寺資巖無所取義寺何資于山巖乎意謂西湖志誤書嚴為巖遂以訛傳訛耳蓋父謂之嚴君作寺者必因資其父之冥福遂以資嚴名寺耳且雷峰塔下別有顯嚴院亦即作寺者取顯揚其親之義足為資嚴誤巖之證雖梵書有莊嚴之語但單書嚴則不成文佛以慈為本無所用嚴也因為訂正并識于此
冰肌徹骨黯香酥,舫字紅梅換碧蘆。
太廟郎曾千葉誤,月沙祠又一株無(昔年。俞君鼎柱贈余以單葉者。亦千葉也。余舊有紅梅單葉國中無。月沙祠前但一株之句。今聞此梅亦已枯矣。)。
卉中西子修生到,禪破花光著色圖。
夾雪窗紗爭放艷,胭脂為臉蠟為趺。
人參 其四 清 · 多隆阿
七言律詩
益及人人性最仁,不同人莧僅名人。
柔莖定續(xù)蒸黎命,大補能回天地春。
此草味甘原異俗,其根年久更通神(俗評人參單葉名把掌雙葉曰二甲三葉曰燈臺四葉五葉曰四披葉五披葉比雙葉三葉者倍價)。
三椏五葉須詳考,勞汝岐黃作外臣。
南鄰開落獨憐遲,才見一陽來復時。
當日文章棋有賭,至今家世玉如姿。
梨花不與朱鉛夢,桃葉無情酒暈肌。
正喜畫蘭乾凈土,寸心長對大明枝。
東槎歸路訪疑遲,似昔師襄入海時。
尚喜王春扶世運,可憐國色屬仙姿。
蕊珠不散繁華夢,絳雪微醺綽約肌。
莫向成都問古事,大明日月在枝枝。
名相廟前一樹梅,百年不盡點紅開。
清香遍滿東方在,奇種猶傳萬里來。
韻士新詩頻諷詠,山齋近日好移栽。
殘縑政欲題花史,凡卉芬芳莫敢猜。
買陂塘(甲寅) 晚清 · 李慈銘
單葉封、沈瘦生暨詩舫、勉齋至蘿庵收理書史。單、沈二君并代為束裝,日夕下山。時桃花凈盡,綠葉成蔭,徘徊渡口,為悵惘者久之,因賦以寄意云
便年年、仙源依舊,天涯老盡崔護。
亂紅一晌風前嫁,憔悴花枝無主。
難遣處。
那樹上流鶯,分付他何去。
癡情漫訴。
但嫩綠陰中,雨絲繚繞,流水學人語。

還記得,香雪盈盈載路。
緋霞天外齊吐。
傷春只有花同我,悵說斜陽遲暮。
嗟我誤。
悔不勸啼鵑,再四留春住。
知花怨否(府)
想魂化揚煙,和愁和恨,泥我畫船渡。
水仙花詩奉家君命作 其二 (戊戌)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律詩
白石清泉足雅供,賞春休倚醉顏紅(花最忌酒。)。
滿堂金玉饒仙福,近水樓臺總化工(花千葉俗曰重臺,單葉曰單臺。)。
高絕聲華香茗附(建茶有名水仙花者。),等閒出處素蘭同(水仙與蘭均建產。)。
年年一現天人影,不在凡花色相中(一花不再花,故歲須易種。)。
共 2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