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雙丸:指日月。語出元·朱德潤《題陳直卿一碧萬頃》詩:“日月雙丸吐,江山萬古愁。”明·無名氏《霞箋記·麗容矢志》:“雙丸易轉(zhuǎn)遷,暗里朱顏換?!?/div>
⑵ 羸軀(liqū):羸弱之軀。南宋·陸游《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⑶ 修禊三三:古人于農(nóng)歷三月初三日,有修禊之俗,故稱。即為上巳節(jié)。
⑷ 消寒九九:冬至到,便進(jìn)入九寒天。中國民間將冬至稱為“交九”或“數(shù)九”,即從冬至始,每9天分為一個上“九”,共分9個“九”,數(shù)到81天時便“九盡桃花開”,意卷味著春已到來。九九亦稱冬至開始后的八十一天,民間稱此八十一天為“九九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