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南九萬

共 10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西塞人將發(fā),南云路幾千。
驛亭愁見月,芳草恨連天。
壯節(jié)寧微眇,郎官不棄捐。
須知許國日,是我報親年。
扇景為顧杞廷 明 · 明秀
七言絕句
柴門曉色掃蒼煙,石澗流香洗藥泉。
憶昨南山買茶去,桃花小雨過湖船。
歲在戊申冬十有一月。惟我圣上以相公德邵齒尊。宜加異禮以優(yōu)之。命依梧里李相故事。賜以幾杖。自癸亥以后四十有六年。于今始一見。嗚呼盛哉。又于頒命之日。兼有酒樂之錫。近臣宣綸。中貴押宴。賓席則惟三公六卿政府春官與焉。乃所以侈其賜而尊其禮也。九萬猥以眇末。出入門下。一日相公出示十韻詩曰。此余榮恩之作也。雖非與宴之人。有倡斯和。亦故事存焉。君其為余賦之。九萬再拜起而曰。緝御授幾。詩人所詠。伊耆供杖。姬禮所重。三代盛事。此焉復(fù)觀。歌頌休美。如何可已。乃敢依韻敬次。奉獻(xiàn)臺座。詩曰。
圣代殊章禮老臣,烏皮鳩刻命初申。
雕髹自合先王制,靈壽真宜大耋人。
一節(jié)持危膺福履,三朝倚重渙恩綸。
邀歡槐棘羅賓席,侈燕貂蟬出禁宸。
內(nèi)府香醪盈似海,梨園法曲暖回春。
怡神不數(shù)槁梧適,扶老何論綠玉珍。
緝御佇聞風(fēng)雅作,伊耆復(fù)睹禮儀新。
思尊國體安身日,欲濟(jì)民饑戒噎辰。
攜起拜觴猶敬謹(jǐn),憑來揮翰尚精神。
追攀佳什皆時彥,貂續(xù)還慚及此身(門下侍教生宜寧南九萬再拜)。
白云山 明 · 張純
七言律詩
白云山上白云遮,原是清神道士家。
甲乙艾荒微有字,丙丁姜老更無華。
藥泉細(xì)掬晨蒸術(shù),丹石空明夜走砂。
仙客不知何處去,數(shù)聲啼鳥隔煙霞。
寄薇亞趙藥泉 明末清初 · 李慶全
七言律詩
尺一驅(qū)人意已翩,長安西指杳云煙。
非關(guān)別緒閑多事,只為明時賀得賢。
須識敢言行則道,不應(yīng)能料費(fèi)于前。
唯馀白發(fā)江潭客,汀草汀花倍惘然。
次贈舞鶴倅南公九萬 明末清初 · 吳竣
七言律詩
雪花云葉半離披,鞍馬悠悠出塞遲。
唐岳幸拚燒燭語,巴陵卻似讀書時。
休將賓客愁行役,且為王孫泣路岐。
意氣平生重然諾,秋蓮自有手中持。
朝退志喜(癸卯)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五言排律
三月二十五日。以修改都提調(diào)。同諸提調(diào)奉審永寧殿后?;蛞詾檎钏拈g之西。聯(lián)造六間。東西翼室。各造二間。此乃都廳南九萬之言也。啟言此則便是二宗廟也。先王之制。今不可變。就正殿改造翼室三間。為前后退之意。為主以達(dá)矣。四月初三日引見時。上教以左右翼室三間。并仿正殿新造。領(lǐng)左相及備局諸臣之意皆以為可。臣景奭愚見。獨(dú)以為圣祖建正殿。以奉四祖遷祧主于左右翼室。厥有意焉。似難輕改。而議孤奏單。無以動天。八日。又下正殿盡毀一新之命。玆敢請對入陳祖宗定制已久。且皇明時宗廟后立祧廟。以小于太廟。其制以德祖當(dāng)中。懿祖,僖祖,仁祖及他祧主。分坐東西而以東為尊。我國四祖廟制。似取則于此。分奉翼室位次雖殊。大槩亦同之意??|縷仰達(dá)。天意似異于前。戶判亦以今年雖僅可。大吉年在數(shù)年后。不可不慎擇。上下教以正當(dāng)農(nóng)時材木斫伐事。姑令停役。聞教喜甚。既退。適又雨下。賦六韻以識之。
變禮何能識,祧遷況廟儀。
祖宗曾定制,尊奉永為規(guī)。
或議重新可,無如仍舊宜。
宸襟有感意,民事軫農(nóng)時。
咫尺都俞地,從容密勿思。
委蛇動喜色,忽有雨聲隨。
初源分一派,晚契托中心。
莫若吾同姓,毋教爾玉音。
清時論議重,暮境病憂深。
遙向阮咸道,速宜賡此吟。
松下聯(lián)襟細(xì)酌傳,盤無異味地?zé)o筵。
今年一醉誠為瑞,明日重陽亦可憐。
落木蕭森秋苑里,歸鴉點綴暮云邊。
相迎更有相離恨,記興詩兼贈別篇。
向來臺席暖時稀,公又銜綸儼四騑。
漢代威儀那可見,遼陽城郭亦云非。
風(fēng)高薊樹塵沙漲,歲晏燕山雨雪霏。
十九年前持節(jié)處,治途物色夢依依。
共 10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