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光運

共 9 首
寧期天下士,出自褐衣人。
禮學徵商夏,詩名廁搢紳。
生唯知國母,死不畏權臣。
圣世光褒贈,斯民可作新。
寄慕軒 其二 清 · 吳光運
五言絕句
蒼厓鴨江去,慕軒鳥嶺去。
依依藥山子,獨與黃花語。
我有大梅樹,樹之無何鄉(xiāng)。
上枝拂天桂,下枝接扶桑。
清風吹萬古,馨香動四方。
藥山子盛酒五石瓢,撚花四顧春茫茫。
亂摘星辰著繁英,老查蒼然鰲骨霜。
大兒傅說許取實,小兒林逋教嗅芳。
何遜渠敢齒末席,浩然劣容奉壺觴。
邇來菊老可人意,準擬花下同旁羊。
菊老蓬心嗟未袪,自設藩籬限春光。
匍匐籬邊乞小枝,梅神大笑一哄堂。
有如春滿洛陽城,千紫萬紅爛盈眶。
兒童不識皆我春,要私一枝窺鄰墻。
余適巡檐撫掌道,寧分賓主梅花傍。
騎驢覓驢一何愚,夢鹿訟鹿一何狂。
吾無隱爾爾知否,滿龕月色滿院香。
春在枝頭已十分,何事尋春路彷徨。
梅不遠人人自遠,若人與梅相迷藏。
菊老菊老真可憐,君方醉夢囈何妨。
待得酒醒夢覺時,無邊雪月何蒼蒼。
猛省虛白堂前一樹梅,大庇天下清士影許長。
慳者是美德,君莫笑我慳。
若說天地無慳德,靈區(qū)異境天胡慳。
若說王道無慳德,惟名與器王胡慳。
若說圣人無慳德,性與天道圣胡慳。
除非道骨如淡成,花鳥應慳分華山。
靈均滋蘭九畹內,肯許芳根移阓阛。
元亮采菊東籬下,無人乞花扣柴關。
和靖獨專孤山植,瓊枝豈容俗人攀。
菊圃平生不解慳,士無清濁皆歡顏。
知君貴和學柳惠,敦薄亦自同廉頑。
或恐不如魯男子,一塵易到梅菊間。
菊性恬和尚云可,梅自高絕超塵寰。
縞衣佳人慳一顧,不言不笑意態(tài)閒。
雪為肌膚玉為心,錯落珠璣縈翠鬟。
香淡杯樽春似水,影斜簾閣月如彎。
天生秀色真可慳,俗眼那能容易覸。
愿君歲暮崇明德,不惜西津解佩還。
上之十三年丁巳,上以黨論裂。
必為亡國之禍,命以八月十八日。
大會諸臣,上御仁政門受朝參。
使都承旨讀御制廣諭文,文武百官聽教訖。
三品以下罷退,上還御熙政堂。
只命文臣侍從卿宰以上入對,宣醞。
上曰,不遵予教者勿飲。
飲者歸語子子孫孫勿為黨論也,臣光運十年退居。
不與朝紳為進取,又杜門謝交游。
雖駑下百不肖似,而無黨則自保焉。
特以名忝卿宰之末故,亦與聞于播告之旨焉。
群臣以次飲,至光運。
擎杯越席而伏,略陳勉戒之忱。
仍謂其酒曰太和湯,蓋用邵堯夫語。
而上方欲保合太和故也,上嘉其名。
臣既退,遂賦太和湯賦。
上以頌我殿下蕩平之德,下以愧群臣揚觶前席而忽焉忘之者。
藥山 清 · 趙顯命
五言律詩
勝境迷高興,官廚曉飯催。
要觀箕子國,須上藥山臺。
十里藍輿路,雙行粉■腮。
應知蘭寺近,清磬落云來。
地僻青林合,詩來白足通。
琴書華岳下,瓶錫藥山東。
正爾聽疏雨,脩然有好風。
人間少知己,物外可論衷。
氛昏界里雙眸迥,厭見群龍野血鏖。
密啟天心垂大訓,能將只手障洪濤。
他時黨籍名應重,當世文章價不高。
奉讀哀綸忠志泣,丹旌粉字總恩褒。
餞江竹圃忠章周伯匋(大鈞)之官山東(辛亥) 清末至民國 · 郁曼陀
七言律詩
匆匆杯酒又長亭,南望齊煙九點青。
何處金絲尋舊壁,諸家封禪有殘經。
亂飛官似秋前葉,散處人如雨后星。
今日勸君須盡醉,驛車能得幾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