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李得胤
共 6 首
玩易齋
明 ·
余學夔
冬至陽氣應,仲夏陰始臨。
陰陽遞往復,寒暑互相尋。
伏羲探元化,易理何其深。
奇耦陳卦象,人文宣至今。
彖爻本周辭,造詣何骎骎。
仲尼續(xù)韋編,斯道寔所任。
藹藹伊川言,泠泠康節(jié)吟。
卓哉朱夫子,眾理會其心。
后賢纘遺緒,鉆仰競光陰。
寄言來學者,視此瑤華音。
寄
李進士克欽
其二
明 ·
樸枝華
五言絕句
公昔少年日,斷欲逾孟勞。
豈不師柳下,俗論徒爾噪。
寄
李進士克欽
其一
明 ·
樸枝華
七言絕句
否泰何嘗并一時,馀生應睹太平基。
窗前賴有梅花樹,喚盡寒香正在玆。
次
李克欽
(德胤)
韻
明 ·
趙憲
七言絕句
人謂先賢道別高,甘心暴棄世滔滔。
多君著意吾儒學,須作當年天挺豪。
玩易齋
明末清初 ·
李光胤
梅窗帶皦日,了無纖塵涴。
開編對圣賢,肅容警昏惰。
覃思俯仰間,疑義何難破。
專心三字符,庶幾無大過。
代挽戴將軍安瀾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此役自馬援南征而后,足令銅柱增光,天聲揚大漢威靈,古有名將,今有名將;
問誰挫蝦夷西犯之鋒,直向鐵關鏖戰(zhàn),熱血為神州揮灑,成亦英雄,敗亦英雄。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作者原注】戴死于鎮(zhèn)南關抗倭之役,其戰(zhàn)處曰鐵關。
時間:1942年5月26日。
戴安瀾(1904——1942),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安徽省無為縣仁泉鄉(xiāng)(今洪巷鄉(xiāng))練溪社區(qū)風和自然村人。國軍名將,黃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yè)。曾血戰(zhàn)古北口,后立下臺兒莊戰(zhàn)役部分戰(zhàn)功(火攻陶墩/智取朱莊/激戰(zhàn)郭里集)、擊敗瑞陽公路日軍第九師團主力(屬武漢會戰(zhàn))、擊退艾山陣地日軍進攻(屬徐州會戰(zhàn))、攻克昆侖關/擊斃中村正雄少將(屬昆侖關戰(zhàn)役)等戰(zhàn)功,因昆侖關一役獲得蔣中正"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之贊譽。是二戰(zhàn)中第一位獲得勛章的中國軍人。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zhàn)。取得同古會戰(zhàn)(殲敵五千余,而日軍兵力4倍于戴部)、收復棠吉等戰(zhàn)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qū)指揮突圍戰(zhàn)斗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北茅邦村殉國。1939年6月17日,授陸軍少將。1942年10月16日,追贈陸軍中將。
馬援南征:(前14年-49年),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陜西楊凌西北)人。西漢末至東漢初年著名軍事家,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曾南征交趾。
銅柱:銅制之柱。 出自《史記·孝武紀》元狩四年:“其后則又作柏梁、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矣?!贝颂幨卤尽逗鬂h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馬援}援將樓船大小二千馀艘,戰(zhàn)士二萬馀人,進擊九真賊征側(cè)馀黨都羊等,自無功至居風,斬獲五千馀人,嶠南悉平。唐·李賢注引《廣州記》曰:「援到交址,立銅柱,為漢之極界也?!?br />天聲揚大漢威靈:漢班固《封燕然山銘》:“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天聲比喻盛大的聲威。威靈,謂顯赫的聲威?!稘h書·敘傳下》柔遠能邇,燀耀威靈。史迪威評價戴安瀾:立功異域揚大漢聲威的第一人。
蝦夷:為北海道的古稱。而蝦夷人則是是古代日本的族群之一。此處代指日本。
鐵關:見【作者原注】,戴死于鎮(zhèn)南關抗倭之役,其戰(zhàn)處曰鐵關。戴安瀾實際逝于緬甸北部的茅邦的
克欽
山寨,非鎮(zhèn)南關,此處與史實不符。
箋:
1. 個人以為此聯(lián)熔古鑄今,以烈寫哀,超邁絕倫,可為全篇之冠。
2. 蔣介石挽戴安瀾聯(lián):
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
馬革裹尸酹壯志,惜大勛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