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虎,曹魏時略陽郡巴氐人。《晉書》為唐太祖李虎避諱,改稱李武。曹操定漢中張魯,李虎與杜濩、樸胡、袁約、楊車、李黑等移居于略陽北土,李虎歸附曹操,曹操拜為將軍,其子李慕為東羌獵將。曾孫李雄建立成漢后,追尊曾祖父為巴郡桓公。
人物簡介
【生卒】:248—303 【介紹】: 西晉巴西宕渠人,巴氐族,字玄通。李特弟。好學便弓馬,兄庠為趙廞所殺,乃從李特攻廞,以功拜奮威將軍。西晉惠帝永寧元年,與特起兵于綿竹,攻成都,與益州刺史羅尚相拒。特死,與侄李雄等收遺眾還赤祖,自稱益州牧。再擊羅尚,圍成都,病死。追謚秦文王。
人物簡介
全晉文【生卒】:?—303 【介紹】: 西晉巴西宕渠人,巴氐族,字玄休。惠帝元康中隨饑民流入蜀中。永康中聚眾依益州刺史趙廞,起兵反晉。永寧元年,又攻滅廞。聚眾二萬余,敗益州刺史羅尚,占廣漢,圍成都。太安元年,自稱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大將軍、大都督。次年,取成都少城,年號建初。后為羅尚偷襲,兵敗被殺。子李雄稱帝,建立成國,追尊景皇帝,廟號始祖。
特字玄休,其先本巴西宕渠賓人。曹公定漢中,徙之略陽。元康中隨流人入蜀,后以討趙歆功拜宣威將軍,封長樂鄉(xiāng)侯,為辛冉所寢。自稱使持節(jié)大都督鎮(zhèn)北大將軍,以太安元年自稱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諸軍事、大將軍、大都督。改元建初,其明年羅尚擊斬之,傳首洛陽。李雄僭稱王,追謚曰景王,及僭號,謚曰景皇帝,廟號始祖。
人物簡介
全晉文·卷七十【生卒】:?—約303 【介紹】: 又名仲。西晉襄陽人,字敬之。羅憲從子。少孤。武帝時為尚書郎。荊州刺史王戎以為參軍。武帝咸寧五年,隨王戎伐吳。惠帝永寧元年,趙廞反于蜀。尚為平西將軍、益州刺史赴蜀往討。尚性貪。蜀人言曰:“蜀賊尚可,羅尚殺我,平西將軍,反更為禍。”時李特率流民起事,殺趙廞。旋尚以計襲殺李特。太安二年,特子李雄與特弟李流收余眾攻益州,尚敗,委城而遁,尋卒。
尚字敬之;一名仲,字敬真;獻兄子。荊州刺史王戎引為參軍,歷尚書郎武陵汝南太守。太康末為梁州刺史。永寧初拜平西將軍,假節(jié)領(lǐng)護羌校尉益州刺史。
人物簡介
全晉文·卷八十【生卒】:?—306 【介紹】: 西晉廣漢郪人,字允剛。益州刺史王浚以為州主簿、別駕。從浚伐吳,為參軍。吳平,封關(guān)內(nèi)侯。累遷寧州刺史,封成都縣侯。夷人起事,攻沒郡縣,圍州城。值李雄攻蜀,救援不至,病卒于城中。謚威。
毅字允剛,廣漢郪人。太守王浚召為主簿??橐嬷荽淌罚M別駕,舉秀才,隨府為龍驤參軍,從平吳封關(guān)內(nèi)侯,除隴西護軍,徙繁令,遷云南太守,徙楗為太守,使持節(jié)有夷校尉;尋置寧州、進刺史,加龍驤將軍,封成都縣侯。卒贈少府,謚曰威。(案:《李重傳》別有李毅,字茂彥,太康中為尚書吏部郎,同時同姓名,非即此。)
人物簡介
【介紹】: 十六國時成國人,字武龍。西晉惠帝元康八年,避地入蜀,從成國主李特征戰(zhàn),以勇烈聞,特遂子之。特弟李驤引為帳下督護,數(shù)有戰(zhàn)功。太安二年,李雄都于郫城,晉將羅尚遣隗伯攻郫城,驤迎戰(zhàn)不利,被傷落馬,士眾皆散,賴安救得免。
人物簡介
【生卒】:?—311 【介紹】: 西晉巴西西充人,字順明。譙周孫。少以義烈聞。郡命功曹,州辟主簿,為陰平太守。父為李雄所殺,募兵欲復仇。進據(jù)涪城,為李驤所圍,糧盡援絕,固守不退。城破被俘,不屈而死。
人物簡介
全晉文·卷七十【介紹】: 西晉犍為武陽人,字雋石。李密子。有文才。刺史羅尚辟為別駕。尚為李雄所攻,遣詣劉弘求救,因留為參軍。弘立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興為文,甚有辭理。后為弘遣還。
興一名安,字雋碩,密少子。永興中為太傅掾。
人物簡介
全晉文·卷十七【生卒】:276—303 【介紹】: 西晉河內(nèi)溫人,字士度。武帝子。初封長沙王。惠帝永平元年,助楚王瑋殺汝南王亮、衛(wèi)瓘。瑋誅,貶常山王。永康二年,趙王倫篡位,乂率兵助齊王囧等攻殺倫。齊王囧專權(quán)。永寧二年,河間王颙等起兵反齊王囧,義在洛陽為內(nèi)應(yīng),殺囧。太安末,颙與成都王穎起兵反乂,乂于京郊與颙等大戰(zhàn)三月,后為東海王越潛結(jié)殿中諸將囚之,送颙部將張方,被殺。
乂字士度,武帝第六子。案:《世說·言語篇》注引《八王故事》作:「第十七子」。太康十年封長沙王,拜員外散騎常侍。元康初,坐楚王瑋罪貶為常山王。趙王倫篡位,以匡復功拜撫軍大將軍,領(lǐng)左軍將軍,遷驃騎將軍開府,復封長沙王,拜大都督。東海王越廢之,收送金墉城,尋為成都王穎所殺。謚曰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