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仇牧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4 首
春秋死難止三人,皆欲求仁未得仁。
節(jié)義可書惟孔父,勝如仇牧勝如荀。
春秋死難止三人,皆欲求仁未得仁。
仇牧捐軀為君父,不如孔氏勝如荀。
予為王著作《劍歌行》,繼更曰《義俠》。或詢其所以,因?yàn)橹庠唬罕藧贺炗?,禍及天下,大臣?dāng)言天吏,得以顯戮。而著處心積慮,一旦以計(jì)殺之,快則快矣,終非正理。夫以匹夫之微,竊殺生之柄,豈非暴豪邪,不謂之俠可乎?然大奸大惡,凡民罔不憝。又以春秋法論,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不以義與之可乎?又且以游俠言,古今若是者不數(shù)人,如讓之止報(bào)己私,軻之劘軀無成。較以此舉,出于尋常萬萬也。凡人臨小利害,尚且顧父母、念妻子。慮一發(fā)不當(dāng),且致后患。著之心,孰謂不及此哉?然所以略不顧藉者,正以義激于衷,而奮捐一身為輕,為天下除害為重。足見天之降衷,仁人義士,有不得自私而已者,此著之心也,何以明之?事既露,著不去,自縛詣司敗,以至臨命,氣不少挫。而視死如歸,誠殺身成名。季路仇牧,死而不悔者也。故以《劍歌》易而為《義俠》云。著字子明,益都人。少沈毅,有膽氣,輕財(cái)重義,不屑小節(jié)。嘗為吏不樂,去而從軍。后與妖僧高比行假千夫長,歸有此舉,死年二十九。時(shí)至元十九年壬午歲三月十七日丁丑夜也。
君不見悲風(fēng)蕭蕭易水寒,荊軻西去不復(fù)還。
狂圖祗與蝥蛛靡,至今恨骨埋秦關(guān)。
又不見豫讓義所激,漆身吞炭人不識(shí)。
劘軀止酬一已恩,三刜襄衣竟何益。
超今冠古無與儔,堂堂義烈王青州。
午年辰月丁丑夜,漢元策秘通神謀。
春坊伐作魯兩觀,卯魄已褫曾夷猶。
袖中金錘斬禹劍,談笑馘取佞臣頭。
九重天子為動(dòng)色,萬命拔出顛崖幽。
陂陀燕血濟(jì)時(shí)雨,一洗六合妖氛收。
丈夫百年等一死,死得其所鴻毛輶。
我知精誠耿不滅,白虹貫日霜橫秋。
斬頭不作子胥怒,地下當(dāng)與龍逢游。
長歌落筆增慨慷,覺我鬢發(fā)寒颼飗。
燈前山鬼忽悲嘯,鐵面御史君其羞。
龍頭磯 其一 (戊寅) 清末民國初 · 金澤榮
龍頭磯者。俗名采石江。在扶安縣。西海岸之一孤棱也。迤入海中。驤然昂首臨之得北西南三面海。緣磯數(shù)里產(chǎn)采石。五色皆備。不可名狀。作詩二篇以紀(jì)之。
振策騖龍頭,下見渤海黑。
鳥飛天地外,云開齊魯色。
浩浩千萬里,杳杳夕陽直。
秋陰偃蹇浪波高,雪山千丈回鯨鰲。
大島點(diǎn)點(diǎn)如鳧雁,小島汩沒如漚泡。
灌門鐵鎖漭難越,舵櫓摧傾在俄忽。
秦皇漢武望不到,那知此有瓊瑤(指采石)窟。
噫嘻乎水之至此難思量,西風(fēng)淅淅吹我裳。
低頭思人世,稊米在太倉。
一心慕功名,百歲共水忙。
前浪已遠(yuǎn)去,后波復(fù)踵揚(yáng),滔滔日夜歸扶桑。
天輪激轉(zhuǎn)崩濤里,鯨骨如山天雨霜。
我不愿季路仇牧平生任慷慨,又不愿中散步兵忘形到猖狂。
但愿安期羨門遺我白玉漿,耳目聰明百體康。
引海三洗髓,被服潔砑光。
我馬騏驥我車良,手折若木蔽白日,歸墟廣乘遍翱翔。
卒乃見東皇,笑看滄溟一杯水,百憂何由煎我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