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季羋
相關(guān)人物:
共 2 位
。
共 2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有觸者犢
(1061年)
北宋 ·
蘇洵
四言詩
有觸者犢,再箠不卻。
為子已觸,安所置角。
天實
畀我
,子欲已我。
惡我所為,盍奪我有。
子欲不觸,盍索之笠。
問蔡肇求李公麟畫觀音德云
(1088年)
北宋 ·
蘇轍
五言律詩
好事桓靈寶,多才顧長康。
何嘗為人畫,但可設(shè)奇將。
久聚要當(dāng)散,能分慰所望。
清新二大士,
畀我
夜燒香。
酬任察推惠石耳之作
(??)
南宋 ·
羅愿
班嗣不借書,劉棻真好事。
慚君輟漢簡,
畀我
充口耳。
胡為有牽聯(lián),蒼石乃遭刵。
平生任公子,百犗供釣餌。
坐令天壤間,厭此江海味。
君今效清癯,我更覺軟美。
挾書擬從游,夢到沙頭市。
寄大庾郭縣尉
南宋 ·
華岳
前年建安縣,始識韓荊州。
一見辱知遇,許我嘗從游
(張校:郎本作稱同儔)
。
尋幽訪赤壁,買笑陪青樓。
有酒即命駕,夜飲忘觥籌。
雪香飄梅花,歸駕仍遲留。
送君城北隅,歲事希一周。
告德雖未久,有懷奚所投。
客來自錦溪,知為藍(lán)田游。
摳衣欲趨隅,其奈風(fēng)馬牛。
方圖拜尺紙,文此不敏羞。
乃復(fù)三不緘,獲戾于君侯。
謫客干典刑,宜爾餐吳鉤。
幸不
畀我
死,殘喘延俘囚。
搜索遍
⑴
中外,釋縛良無由。
始思鹍鵬翼,庇我反手猶。
噓燈拂毫楮,尺素馳星流。
荷公三復(fù)還,惻然添我憂。
許我京闕間,與我為良謀。
于今秋復(fù)冬,俟命猶置郵。
西風(fēng)掠天宇,魚雁俱沉浮。
未審恩波中,許我共濟(jì)不。
我材襪線短,愿公廣甄收。
他日賓幕府,鏖戰(zhàn)當(dāng)焚舟。
公兮不我援,復(fù)駕言焉求。
⑴ 原作偏,據(jù)抄本改
米元章臨顏真卿放生池帖贊
南宋 ·
岳珂
楷正而端方,維顏之長。
軒昂而自善,維米之體。
多嗜而博愛,故能有其態(tài)。
略跡而取神,故不沒其真。
是曰唐放生之碑。
作者書之,能者摹之。
江陰之王,
畀我
儲之。
五御既調(diào),又日驅(qū)之。
于虖后生,誰能如之
(以上同上書卷二○《宋名人真跡》)
。
趙忠簡
(鼎)
送春詩帖贊
南宋 ·
岳珂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
白日昭昭,照下土只。
瘴煙浩淫,雜海霧只。
憔悴行吟,闃島嶼只。
公乎歸徠,無嫪此詩句只。
黎母之居,家炎陬只。
崒嵂盤郁,蔽云浮只。
蝮虺鰅鳙,蜒僻幽只。
人跡闃絕,魑魅仇只。
公乎歸徠,空山不可以久游只。
鳴鳶跕跕,墮滄溟只。
蛟蜃噀雨,晝冥冥只。
折肱見沫,瞻斗星只。
夕照黃濁,波濤腥只。
公乎歸徠,落景不可以久停只。
茅葦叢薄,桃李囚只。
韶容駘蕩,異中州只。
陽和弗舒,金石流只。
短狐秘蜮,起蟄壞只。
公乎歸徠,春不可留只。
卉服椎髻,駢蜓艕只。
咿嚘啁哳,言莫諒只。
烹蛇茹蠱,食且恙只。
眇其愁予,雖
(聚珍版作離)
迥曠只。
公乎歸徠,歡不可并只。
毒洳下濕,既沮疫只。
煩蒸焚惔,交戰(zhàn)迫只。
中郁鬲痞,悼憭剽只。
層冰肅霜,接朝夕只。
公乎歸徠,寒兮無與乎體力只。
長鯨層浪,隔帝家只。
鳥春蠱
(聚珍版作蟲)
秋,送
⑴
年華只。
星河八月,記流槎只。
杳杳萬里,誰還沙只。
公乎歸徠,衰兮不關(guān)乎齒牙只。
公乎歸徠,秦
⑵
川之衍夷,公所生只。
解梁風(fēng)咸,民萃營只。
土厚水深,衎易平只。
洪河大川,坎不盈只。
居之而安,樂不可名只。
公乎歸徠,洛水之繁庶,公所寓只。
龍門伊闕,風(fēng)氣聚只。
葩奇俗淳,康汰阜只。
圖淵書囿,今古慕只。
資之而深,適不可喻只。
公乎歸徠,無嘆乎江上只。
紫蓋黃旗,天所王只。
浮埃蔽蒙,騁遠(yuǎn)望只。
圣主如天,既殛放只。
聊以永懷,無沮喪只。
公乎歸徠,無悼乎天邊只。
資善大議,同諸賢只。
復(fù)讎正義,維萬年只。
質(zhì)乎人心,靡或偏只。
守此正中,無遷延只。
噫嚱詩乎,公以寫我心只。
彼蒼者天,杳難諶只。
吁嗟時乎,天以
畀我公
只。
彼亡者秦,曷克終只。
樂只韶只,舜之昭只。
無議其將,圣維堯只。
讒慝煽兇,同盛朝只。
公乎歸徠,尚予家之招只。
⑴ 送字原在下句記字下,據(jù)聚珍版改補(bǔ)
⑵ 原作尋,據(jù)聚珍版改
淳熙內(nèi)禪頌
宋 ·
王子俊
惟皇上帝,簡在宋德,誕集大命,于我藝祖。厥初造草昧,相時之黔,淪胥于虐,浮頤沈顛,靡所底定。其孰躋之,繄我是恃,寧濡我躬,俾即于夷涂。匪位之懷,我圖我民;匪天我私,惟我有仁。八圣嗣厥理,益以厚厥澤,動植是洽,堪輿是塞。葉氣茲有羨,以溢于罔極。計其攸鐘,是必有甚盛德,使之橫絕今古,焜耀典冊,而后天之報施,乃不爽厥則。惟我高宗,克靈承于茲,屬時陽九,天步用艱。犬羊外陵,狗鼠內(nèi)訌,民罔奠居,皇綱就淪。惟我高宗,克宏濟(jì)于茲,左秉招搖,右提干將,灑掃函夏,復(fù)壽炎箓。茲惟難能哉!典時神天,歷載三紀(jì),民生春熙,治象日舒。曾靡是居,俾圣嗣是荷。茲惟難能哉!惟我壽皇,紹大歷服。圣謨無所事,改慮我則,闡之俾益光;圣治無所事,改為我則,熙之俾益昌。志靡一不繼,事靡一不述。我興問寢,明星在天;我往視膳,麗日在戶。起敬起愛,用家人禮,祀越二十八,曾靡間厥肇,思篤于親,爰釋大位。高宗神孫,伊我圣子,我是用禪,先后惟一軌,皇乎休哉!邃古之茫,赫胥大鴻,橧庥繩書,不可考也已。羲圖炳文,民用有識;孔刪自唐,登載益煥。惟堯圣神,談?wù)呋?。蕩蕩巍巍,匪天弗則,遜于虞媯,首出帝典。重華是仍,亦以授禹。由姒以降,莫返于古初?;蛞灾^臣:堯舜禹之事懿矣,揆之于今,其可儷歟?臣曰:奚直儷之耳!堯陟元后七十載,遭時不易,洚水滋儆,才者十六,未宣乃庸,兇族有四,未麗于辟。日叢萬微,以悴于厥衷。式時元德,歷試罔不績,主祭賓門,天人交歸焉。于廟受終,夫豈其艱?舜生登庸,越其在位,歷載各三十,宅帝即真,又三十有三,稽圖揆齡。九秩式有衍,脫躧萬乘,茲非其時哉!惟我高宗,春秋五十有六,惟我壽皇,春秋六十有三,黃屋赤霄,委以弗留,從容退居,靡俟大耄。以今準(zhǔn)昔,其決孰需焉?以虞易唐,媯變而姒,惟械于位,廑廑釋厥負(fù),乃若為天子父,以天下養(yǎng),后世無傳焉。惟我壽皇,圣孝孔時,力靡遺馀,愛敬既究,熙以鴻號,錫類湛恩,燕及人老,鉅典盛儀,輝赫萬世。惟我皇上,聿駿前躅,日肅輿衛(wèi),來覲來省,翼翼如也,愉愉如也。以昔視今,其孝孰隆焉?故曰奚直儷之耳!臣惟昔者,封禪典引正符等篇,其事至末矣,侈于麗藻,以掞不朽。矧今宏休,軼于古始,頌聲弗宣,不其缺歟?作宋一經(jīng),以駕帝典,顧瞻朝著,將有人焉,臣賤不敢與茲事。堯極立民,康衢有謠,載在萬世,不以賤廢。臣誠不佞,請試效之,謹(jǐn)拜手稽首而作頌曰:
太初冥冥,孰究孰營。
羲儀圖之,靡麗于成。
有圣惟勛,疏之瀹之。
斧其不條,而
荒度
之。
匪世不阜,匪穹不佑。
可燕可守,而勛以不有。
乃遜于華,與世為公。
何以告之,曰允執(zhí)其中。
華述厥志,亦以命文命。
率克念厥紹,以共闡厥盛。
皇皇惟天,而勛則之。
絕德與功,紹者克之。
我瞻我稽,閱世惟千。
泯泯棼棼,曾莫闖厥藩。
天將開之,必固培之。
厥培以豐,古尚克回之。
豈惟回之,視培淺深。
軼而躪之,視我斯今。
粵歲己酉,二月壬戌。
天仗宵嚴(yán),彤廷曉蹕。
穆穆壽皇,如天斯臨。
群后在位,奉承玉音。
曰予一人,實倦于勤。
退處北宮,以篤于親。
赫是大寶,
畀我
圣子。
圣子惟睿,天命夙以啟。
不吝于權(quán),盍居乃功。
釋焉不居,惟壽皇之公。
壽皇之公,其孰發(fā)之。
念我高宗,中心怛之。
始時春秋,五十有六。
向用康寧,以燕遐福。
亟其與子,于密退藏。
其子為誰,繄我壽皇。
壽皇承之,匪亟匪徐。
二十八年,四方于于。
國是益孚,生齒益蕃。
于野于朝,肅肅閑閑。
圣子重暉,如帝之初。
于千萬年,曾靡或渝。
熟條不根,熟委弗源。
念我高宗,允遜孔艱。
匪高宗是懷,藝祖之思。
洗時之腥,仁涵于肌。
靈旗燄燄,平國惟九。
其酋既貸,矧彼群丑。
吾子吾孫,吾士大夫。
毋刻爾刑,顧質(zhì)之書。
爾有嘉言,爾則我告。
我賞我勸,如彼害何悼。
不以干戈,而置詩書。
維彼槐庭,謂匪儒弗居。
列圣一心,諱兵與刑。
維
鯁言
是聽,惟大猷是經(jīng)。
鐘我高宗,啟我壽皇。
爰及圣上,篤其明昌。
惟是四條,式克至今。
藝祖高宗,壽皇之心。
匪時匪今,振古之式。
式勿替厥度,亦以燕罔極。
帝開明堂,百辟來賀。
四夷攸同,莫敢或訛。
不肅不厲,不震不竦。
焯其舊章,貽我垂拱。
勛迫大耄,乃禪于華。
華逮陟方,俾夏建厥家。
孰如高宗,及我壽皇。
與齡方昌,而遽晦厥光。
帝降而王,功弗德之逮。
庸不列五帝,而祖三代。
孰如我皇,惟德崇崇。
顯號鴻休,蔚其并隆。
維時壽皇,萬壽無疆。
日三受朝,袞冕煌煌。
維時皇上,治益底厥極。
親心載寧,萬邦以無斁。
萬姓謳歌,于室于涂。
微臣作頌,以對于康衢
(宋岳珂《桯史》卷一五)
。
貧病
宋 ·
陳藻
七言律詩
正圖奔走救寒饑,喘嗽那堪力已疲。
意是無錢休買藥,情知有命不求醫(yī)。
舊恩莫報空懷念,新識相逢淡更宜。
多少貧交書
畀我
,觸來又得一篇詩。
送江西曾雪笠歌
(其人以懼齋詩見惠)
宋末元初 ·
陳普
幾人誇詠雪,不如柳一絕。
幾家說漁父,不如柳兩句。
天陰歲晚寒江空,玉花四合為鴻濛。
一片清虛畫不得,孤舟一笠何精工。
凌空厲闊不覺寒,兀坐不動身與竿。
磯頭把竿凍猶立,老妻在中作袁安。
此時意壯何分明,大無垠涯小無形。
的如曾子見一貫,又似葉公初點睛。
十年拋卻吳松江,閩山六月念蔗漿。
門門再拜冰玉樹,
畀我
一幅全瀟湘。
宋鐃歌鼓吹曲十二首 太祖生洛陽甲馬營中神光滿室有香郁然經(jīng)宿不散此圣徵先見者也為啟圣徵第一
其一
啟圣徵曲凡二十二句句三字
元末明初 ·
宋濂
臣聞?wù)嫒藨?yīng)運(yùn)而起旋陰轉(zhuǎn)陽協(xié)和神人刬革僣偽期底隆平于時五季之亂已極光岳氣分河海怒溢強(qiáng)臣悍將割土分疆擅執(zhí)節(jié)鉞倒持天柄敢拒帝命莫之敢制我太祖躬屬櫜鞬奉命四征赫聲濯靈所向輒克奸惡授首獻(xiàn)于太廟已而大功既茂天命攸歸乃受周禪即皇帝位璽書誕頒天日昭煥凡厥臣庶莫不翹足延頸以俟太平皇帝若曰皇天既
畀我
有家朕夙夜曷敢荒寧彼螢爝之微僅若一發(fā)欲抗明于日月疇能置諸朕當(dāng)剪其孽芽毋使滋蔓爾有眾尚克協(xié)乃心以底天之罰越建隆元年夏五月丁巳上親征澤潞六月辛巳克其城李筠赴火死冬十月丁亥又親征淮南十一月丁未傅其城未幾拔之李重進(jìn)亦赴火死乾德元年春二月高繼沖遣客將王昭濟(jì)奉表稱臣而荊南平三月壬戌王師入朗州獲周保權(quán)以歸而湖湘又平三年春正月取劍州蜀主孟昶封府庫以降開寶三年秋九月己亥朔伐南漢四年春正月辛未次白田其主劉鋹素服出降七年冬十月王師伐南唐八年冬十一月乙未李煜奉表納降由是天威所加如雷如霆有觸之者靡不殞滅太祖既棄群臣上游帝所太宗嗣厥大寶骎惠前烈文綏武戡唯日不足太平興國三年夏四月己夘平海節(jié)度使陳洪進(jìn)以漳泉二州獻(xiàn)五月吳越王錢俶復(fù)盡獻(xiàn)其國所有地四年春二月甲子上親征太原夏五月甲申北漢主劉繼元率其官屬銜璧入朝自是海內(nèi)群雄皆為臣仆風(fēng)氣宣通罔有限域東西幅員盈三萬里梯山航海獻(xiàn)贄奉琛委蛇而來上實天府戴白之叟垂髫之童皞皞熙熙莫知帝力于是宋興至是已二十年矣臣惟帝王之興自有貞符歷古以來史不絕書我太祖之生也祥光瑞彩流為精英異芳幽馥郁為神氣所居之地紫氣隨之建纛而出白日為暈是蓋上天著厥嘉貺以流耿光于無窮故自唐虞禪受之后鮮不以征誅而得天下其中豈無揖遜而紹位者皆陽予陰奪尋即廢之惟我太祖應(yīng)乎天而順乎人陳橋之戴黃衣之加蓋迫于甚不得已爾由是能大一統(tǒng)臣服四海用作神主圣德神功巍巍堂堂傳至孫子億萬斯年跨漢唐而追三代何其盛哉然而短蕭鐃歌黃帝岐伯所以建威揚(yáng)德風(fēng)勸敵士者也周制因之其在大司樂則王師大獻(xiàn)乃令奏愷樂在大司馬若師有功則愷樂獻(xiàn)于社大抵皆軍樂也古樂久已亡失至漢有朱鷺等十二曲列于鼓吹謂之鐃歌今尚可考見自時厥后代有其辭而唐柳宗元獨準(zhǔn)漢曲仿其篇數(shù)作鼓吹鐃歌以紀(jì)高祖太宗功德及征伐勤勞之事臣雖不佞自幼以文字為職輒取法漢唐窮思畢精作為歌辭以侑戎樂治兵振旅之際得于馬上奏之焜耀鏗鍧震撼無際使有宋之成烈增光于后無讓于前臣死且不朽臣謹(jǐn)冒死上。
啟圣徵,兆載先。
炎精降,爛以鮮。
破重陰,燭層玄。
合之暢,神必宣。
應(yīng)昌期,馭宰權(quán)。
天序葉,地軌甄。
星游渚,白帝延。
氣貫月,永殷年。
質(zhì)往牒,無不然。
惟皇符,熾且騫。
著成烈,在不刊。
共 2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