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襲

共 3 首
風(fēng)凄凄兮日欲遒,山冥冥兮云含愁。
窅窅懷兮莫余會,瞻曠漠兮淚不收。
先生去兮返無期,薄敘哀兮空夷猶。
青松骨兮寒水神,王襲容兮金凝喉。
聞堯舜之世耿介兮,羌眾芳兮滿九州。
思偏荒兮溷糞壤,皎獨潔(一作悵獨立)兮追前修。
攬薜芷兮山阿,采杜若兮中洲。
扈江籬兮約紉秋蘭,折瓊枝兮為羞。
芰荷衣兮芙蓉裳,冠切云兮佩珵璆。
服飾繁兮爛熳,芳澤雜以紛糅。
將以遺兮美人,倚國門而優(yōu)游。
荃不察乎中情,混同器兮薰蕕。
時俗巧兮追曲,世路隘兮日偷。
固異道之難容(一作安),豈方圓之可周。
喟延佇兮興嘆,曾不可乎少留。
回朕車兮復(fù)路,塊獨處兮山之幽。
聊止息兮蕙徑,亦儻佯乎椒丘。
飲石泉兮蔭松柏,覽余初兮猶未休。
國無人兮莫我知,寧違棄兮改求。
聞上都之赫戲,思駕言兮一游。
令豐隆兮來御,詔飛廉兮騰浮。
八龍駕兮蜿蜿,玉鸞鳴兮啾啾。
帝開關(guān)兮望余,紫薇宮(一作闕)兮黃金樓。
留左右兮共朝夕,勤啟沃兮嘉猷。
開八荒之同春,蕩人間之窮憂。
福眾善兮禍群兇,明日月之雙眸。
吾知先生之此行兮,奮志愿其必酬。
哀小子之挽不及兮,留下都之卑湫。
收馀芳兮佩服,終身世兮愿自由。
天茫茫兮地悠悠,無限情兮寓馀秋。
碑廣五尺丈二長,書卅四行銘八行。
為文二千四百十八字,前后款識一百三十四字皆可詳。
后來廟號追稱閩太祖,當(dāng)時坐爵自拜瑯邪王。
天祐三年王時四十有六歲,前年朱溫弒帝于洛陽。
賊假朝命為駕馭,請于福州立廟資藩墻。
可憐作者于侍郎(兢。),烘霞布彩供鋪張。
及今舊碣豐功未磨滅,偉哉虞詡同張綱(文中語。)。
嗚呼,水西大王廟已圮,王是金輪第三子。
潮蕩巖崩矢口出,請看開門節(jié)度使。
拜劍三動且讓兄,義不帝秦焉用爾。
王家三龍一人勝一人,進封閩王位號真。
雖躡麻鞋守儉約,寫經(jīng)佞佛未免雕金銀。
傷哉劉?父子方立生地獄,不如無遮設(shè)會慈悲因。
好儒求書亦可取,亂世文治乃在蠻夷濱。
乾寧三年王襲位,同光二年乃薨逝。
二十九年守臣節(jié),天與春秋六十四。
后唐神道碑,撰者張文蔚。
開寶所立忠懿祠,即是瑯邪舊時第。
錢昱之碑亦罕傳,漢將軍不稱皇帝。
我聞延鈞殺弟煩老兄,不若先王屢受軍門箠。
吁嗟乎,乃翁好佛兒好道,寶皇傳語仙人笑。
先王夢責(zé)袞冕加,即位飯僧兒不孝。
是時群盜各稱雄,王與錢镠能守忠。
皮光業(yè)撰武肅碑,世有拓本將毋同。
后來和凝亦為文穆表神道,可令李巖陶谷心忡忡。
莫喚浙人作東麂,與爾先王同不死。
五十三年七主更,醉夢兒孫族遷矣。
嗚呼,騎馬來,騎馬去,白馬三郎功績著。
生前廟食剩穹碑,不怕屯軍剖遺墓。
君不見城傾佛壞等泥沙,作者黃滔沒尋處。
留別二師諸生 現(xiàn)當(dāng)代 · 陳述元
七言律詩
宜水清澄好濯纓,千秋王襲許嚶鳴
酒能鼠飲惟求醉,詩本天成不為名。
諸君漫推一日長,而我雅喜三人行。
蟫老螢枯無是處,欣看犀角聳崢嶸。
⑴ 第二師范設(shè)于常寧雙蹲書院,其前為宜水。書院宋時為王習(xí)隱、襲夢錫讀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