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許昭公

共 6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菁菁者莪 春秋 · 詩經
四言詩
《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
菁菁,在彼。
既見君子,樂且有儀。(一章)

菁菁,在彼中沚。
既見君子,我心則喜。(二章)

菁菁,在彼中陵。
既見君子錫我。(三章)

汎汎楊舟,載沉載。
既見君子,我心則休。(四章)

按:菁菁者莪四章,章四句。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崔氏有傳曰:崔瑗為汲令。開溝造稻田。瀉鹵之地更為沃壤。民賴其利。長老歌之。
上天降神明,錫我仁慈父。
臨民布德澤,恩惠施以序。
穿溝廣溉灌,決渠作甘雨。
⑴ ○《御覽》二百六十八引崔氏家傳、四百六十五引崔鴻崔氏家傳?!对娂o》八作崔瑗歌。
陶太尉之未達也,孤藐貧悴,折腰下吏,奇蹇未脫于常數,文武不可以自器。
于時方隅騷動,天下恐悚。
帝將付晉以大統(tǒng),錫我以佳夢。
是何天命宥密,感通陰騭。
曜靈薄暮,星芒駢坒。
營魂??恍于中夜,羽化不知其何術。
莫不煙昏霧迷,雨驟風疾。
羽翮為吾而馳張,心膽為吾而曠逸。
崛起地表,翰飛太虛。
目不暇而自窺,心不暇而自圖。
若飛龍駕云而脫泥涂,大鵬乘風而戾天衢。
勢何可止,雄莫之當。
月輪掩映而閃爍,明河沸渭而蒼茫。
不知其夢之為夢也,踐逍遙之涂,屆恍惚之場;
但謂其飛之為飛也,翔坱圠之墟,窮汗漫之荒。
曾莫知其適從,但磅礴而翱翔。
忽長空之豁開,睹天門而在傍。
吾謂是天也,駕元精,乘灝氣,去無不至;
吾謂是門也,排氤氳,鼓洪濛,去無不通。
迅羽而載揚,突雙扉之八重。
關鍵縱橫以離立,闬閎岌嶪以穹崇。
莫不宵露珠落,殘霞墮紅。
織女投梭而錯??,纖阿失轡而怔忪。
天左旋而且右,斗西建而遽東。
若長鯨之透禹門,而燒尾于春雷;
龍梭之化屋壁,而鼓鬣于狂風。
徒觀夫逞雄飛,恣心曲,吸沆瀣以滿其志,舞星辰以快其欲。
女媧仰視而顛仆,盤古傍觀而拭目。
方將以造化之氣為流,而刷其毛羽;
以混元之窟為巢,而棲其爪足。
何其四方熒熒,大明東生,馀樂熙而未已,殘夢倏其如驚,羽翰雖復于手足,魂魄猶翔于杳冥。
曾虛實之不辨,何有無之足馮?
謂其實也,變化之力,飛揚之跡則不可得;
謂其虛也,騫騰所自,耳目所記又何如此?
蓋靈符之先朕,天命之不秘,俾我材為大國之器,道為萬世之利,功若舉而無所不至,命若飛而無所不遂。
故范逵有吹噓之象,張夔有羽翼之備。
然則總斧鉞之任,受師旅之寄,三軍負羽于左右,奇兵翼張于要地,實若周尚父有鷹揚之號,漢將軍有飛將之勢。
則知自地升天者,起家居三公之位;
天門八重者,元戎董八州之事。
豈必若簡子神遇,帝享之以鈞天之樂;
繆公夢回,天錫之以鶉首之次也哉?
送程給事知越州 宋 · 沈希顏
七言律詩
帝恩耆德帥江東,銅虎分符錫我公。
侍從暫辭仙殿秘,蕃宣聊擁使麾雄。
過吳衣錦誇鄉(xiāng)曲,人越褰帷廣聽聰。
莫戀湖山經歲住,早歸黃閣亮天功(宋黃康弼《續(xù)會稽掇英集》卷三)。
登高 北宋 · 張耒
懷不展兮居無聊,默誶語兮浩長謠。
寫我心兮登彼高,陟萬仞兮捫九霄。
命清風兮披浮云,瞰四荒兮視天垠。
大海蕩潏兮潛龍鯤,吐吞日月兮制明昏。
醞釀元氣兮函星辰,羽載四海兮芥浮坤。
四岳列峙兮嵩中蹲,牽連脈絡兮子復孫。
草蔓木布兮升降如朋,障南蔽北兮東散西分。
如掌列塊兮盤羅豆樽,黃流中貫兮發(fā)源昆崙。
東騖大海兮縈如繚紳,南方炎炎兮火之所宅。
朱鳥屹峙兮丹膺絳翮,騫飛以翔兮煇煌爛赫。
從擁萬羽兮紛羅羽翼,煌煌尊嚴兮有斗在北。
升降玉都兮運量帝側,呼吸陰陽兮秉持禍福。
真仙逍遙兮澹不可挹,西有王母兮戴勝穴居,壽歷萬古兮忘終泯初。
超遼恍惚兮獨與道俱,驂友日月兮群靈走趨。
既又左而東顧兮觀大明之始生,震沸九淵兮麗天升精(呂本作以升)。
披攘群陰兮重幽昭明,有神司馭兮朱裳絳纓。
呼造物以致問兮吾將考乎太初,彼天地其孰始兮日與月其代除(呂本作誰驅)。
四荒漫其何極兮人胡為而中居,火何為而南宅兮水孰使其在北。
安知東之主生兮西配刑而主殺,斗建寅而氣分兮疇為四時之消息。
世徒知其已然兮遂推類而立說,彼厥初其誰造兮孰布施而殊別。
抑其不得不然兮或者私智之所設,將忽然而自爾兮遂已成而不可絕。
造物為余究察兮曰此曷可以言陳而意悉,彼混沌之一氣兮吾不知誰合而為一。
忽洞達而兩分兮夫亦安知其誰辟,爰升清而降濁兮水赴陰而火陽。
東升氣而敷生兮西或成而害戕,強名之曰自然兮曷足以究其必至。
謂不得不然者愈疏兮尚安取于私智,莊周誕而妄推兮夏革愚而臆對。
世號予曰造物兮予亦曷有所主尸,茍待予而后造兮彼造予者復誰。
姑置之而勿校兮任萬物之自成,游小智于太初兮何異夏蟲之語冰。
曠任之而勿疑兮萬里會而一平,夫何造物者開予兮神飄飄而不居。
我將赴而遠游兮招神圣以為徒,騰九螭之奔輪兮追飛電而攬奔風。
周萬里于一息兮堂西極而有九區(qū),叩玉闕之九關兮覲上帝于絳都。
酌瑤尊之芳酒兮招赤松而友彭祖,既錫我以難老兮黜嗜欲而襲靈虛。
爰侑我以秘藥兮合千簫而吹萬竽,樂吾心之洋洋兮舒五體之與與。
降復還于我室兮聊彌日而一娛。
⑴ 原作放,據呂本改
弱齡秉永向(一作九州非我鄉(xiāng)),撰念游蓬瀛。
騰蓋玄圃臺,投轡赤霞城。
紫府五香馥,丹丘四照縈。
班龍何夭矯,青鳳來相迎。
道逢王子喬,手曳芙蓉旌。
靈風襲霓裳,邀我謁瑤京。
天帝坐叢霄,群仙列兩楹。
羽節(jié)自飄揚,眾樂鏘然鳴。
授我金龜秘,錫我玉室名。
渴漱沆瀣漿,饑餌橘樹英。
忘形思入玄,道在豈求贏。
流覺神驅盡,逍遙云翮輕。
棗花千歲結,桃核萬年成。
海水揚塵竭,天衣拂石平。
祈年本無分,望仙徒自營。
寄謝樊籠士,那知遺世情(清魏大名嘉慶《崇安縣志》卷八)。
① 紹興十三年,初舉郊祀,命學士院制宮廟朝獻及圜壇行禮、登門肆赦樂章,凡五十有八。至二十八年,以臣僚有請改定,于是御制樂章十有三及徽宗元御制仁宗廟樂章一,共十有四篇。馀則分命大臣與兩制儒館之士,一新撰述,井懿節(jié)別廟樂曲,凡七十有四,俱匯見焉。
八音克諧,降神出祇。
風馬云車,陟降在茲。
錫我純嘏,我應受之。
一人有慶,燕及群黎。
(圜鐘為宮)離明御正,德協(xié)于火。
有感其生,維帝是何。
帝圖炎炎,貽福錫我
鑒于妥虔,高靈下墮。
按:圜鐘為宮
惟時素秋,肇舉元祀。
禮備樂作,降登有數。
洋洋在上,神既來止。
神之格思,錫我繁祉。
穆穆在堂,肅肅在庭。
于顯辟公,來相思成。
神既歆止,有聞無聲。
錫我休嘉,燕及群生。
共 6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