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顓

相關(guān)人物:共 9 位
共 3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鴻雁動成序,脊令長在原。
物情各有知,人獨無弟昆。
弟昆本一氣,至愛心所根。
世媮俗云薄,天性幾不存。
伐樹亦何恤,鬩墻或為冤。
昭哉圣有訓(xùn),有耳如無聞。
東陽望蔣氏,詩禮遺子孫。
昆弟篤友愛,怡怡若春溫。
我觀友怡訓(xùn),為爾陳此言。
匪為蔣氏歌,庶使薄俗敦。
我行古劍關(guān)前路,正見岳王墳上樹。
墳前湖水日夜東,萬古不流忠烈去。
汴梁城里胡塵飛,炎精一蔽天無輝。
宮墻煙柳自春晝,畫梁燕子將誰依。
新愁又到西湖柳,萬縷黃金拂人首。
長條折取贈行人,誰酹英雄一樽酒。
四弦彈出陌上花,推手為琵卻手琶。
坡仙有語誰解道,獨歌緩緩妾還家。
往古來今無限思,欲著春風(fēng)恐無地。
杜鵑秪解管興亡,蝴蝶何曾知寤寐。
可憐凍雀紇干山,致身不似艮岳間。
翠華已見去冉冉,瓊佩無復(fù)來珊珊。
西湖信美人間少,彷佛十洲與三島。
獨有荒墳老樹身,拱把如今成合抱。
白云只在山之巔,隨風(fēng)忽墮詩人前。
酒酣載歌白云曲,萬事知心惟有天。
宋家秦檜遇元載,奴計專和前志改。
豈無祖逖空渡江,亦有魯連終蹈海。
嗚呼自壞萬里城,誰挽天河重洗兵。
朱仙靈旗一朝返,中原此恨何時平。
昔聞?wù)芡跤萌私?,鰲極何曾有崩裂。
天之所壞不可支,劍鋒竟染萇弘血。
背嵬將軍萬夫雄,丈八蛇矛成武功。
左傳一篇長在手,正欲運(yùn)籌帷幄中。
大羊腥膻期盡掃,胡虜前徒萬戈倒。
咄哉和議竟盈廷,此理無由問穹昊。
子復(fù)生孫孫有子,移山不信愚公死。
英靈氣在天地問,每到祠前即興起。
升堂再拜有所思,中興奸相真小兒。
良弓遽藏高烏在,萬古千秋傷有為。
皇綱詎可成烏有,誰念青衣類黔首。
堂堂廟貌民具瞻,公論由來在身后。
朅來吊古心自疑,浩歌似有山靈知。
蒼茫雷電動神馬,恍惚風(fēng)云生大旗。
秋復(fù)春兮春復(fù)夏,四時拜掃祠堂下。
也知天定能勝人,列土分茅號王者。
丈夫生死有重輕,死非其地如無生。
吁嗟吁嗟岳少保,自公之死國不寧。
二帝只在黃龍城,眼枯天地終無情。
何如父子麒麟冢,離亂之馀除乘拱。
不教斤斧犯松楸,肯使牛羊上丘壟。
詩人夜宿聽山泉,出戶滿目皆荒煙。
不聞金鼓殷地發(fā),但見玉鏡當(dāng)空懸。
忠臣之志何烈烈,報國惟公心似缺。
明年鹵簿迓為神,湖上花朝春二月。
題映湖樓 元末明初 · 鄭道傳
七言絕句
① 按樓在安東。庚申后往來榮堤時作。
飛龍在天弄明珠,遙落永嘉湖上樓。
夜賞不須勤秉燭,神光萬丈射汀(舊本作江)(按恭憫王自福州還。書賜映湖樓金榜。揭于樓。)。
置酒賓滿堂,起舞歌遠(yuǎn)游。
遠(yuǎn)游亦何方,九州復(fù)九州。
朝枻洞庭波,暮泊易水流。
四顧騁遐燭,想像雍熙秋。
翼翼唐虞都,崇崇夏殷丘。
歲月曾幾何,邈矣不可求。
登車復(fù)行邁,翩翩逝宗周。
峨峨靈臺高,靄靄祥云浮。
鳳凰鳴高岡,關(guān)雎在河洲。
綿綿千載后,綽有無疆休。
繼世何莫述,王風(fēng)日以渝。
祖龍呀其口,一舉吞諸侯。
阿房與天齊,兀盡蜀山頭。
禍在魚狐間,一朝輸項劉。
孰非出民力,得失如薰蕕。
徘徊感今昔,日晏旋我辀。
滿堂賓未散,舉酒相獻(xiàn)酬。
高歌未終曲,雙涕為君流。
⑴ 按后人評曰。此言靈臺,阿房俱用民力。而興亡相懸。
⑵ 按后人評曰。終至于流涕而道之。諷之深切。
克承先烈儼垂衣,二紀(jì)升平庶績熙。
撥亂恢恢安國祚,柔聲翼翼奉慈儀。
畏天述職遵侯度,尊祖明禋篤孝思。
今日龍湖攀不得,小臣瞻望涕漣洏。
予與西原李公。同事恭憫王。公充宿衛(wèi)。予持筆橐。雖文武異途。而于朝夕相與左右。義若兄弟。況吾韓氏之姻婭也。其恩情尤篤焉。時其家尊義谷先生尚康寧。王以其耆儒舊德。特加禮貌。親書義谷清鄉(xiāng)四大字以賜之。牧隱相國為之贊。又于公承渡二字。其名也。渡本度字。乃寓舟楫之意而改之。其期望不淺矣。未幾。王棄群臣。公亦繼逝。嗚呼惜哉。嗣子佐郎仲蔓抱以來曰。吾祖若父皆受恭憫親札。于吾祖敬之。故以字。于吾父愛之。故以名。吾祖既得牧隱之贊。而吾父名迄今未有贊之者。后世孰知其宸翰哉。吾子辱與吾先人游。敢請。恭憫筆法之妙。李氏世德之美。牧隱言之盡矣。予不敢贅。第念夫予知君家三世矣。俛仰之間。奄忽三紀(jì)。追思曩昔。永懷存沒。奉玩之際。不勝感愴。乃為贊曰。
于昭云漢,著象于天。
其光下被,品匯(一作匯)賁然。
仰瞻奎畫,維寶之傳。
孰應(yīng)殊錫,維臣之賢。
舟楫之渡,期望匪輕。
唯其有實,是以有名。
名存事往,感愴于情。
子孫世守,永保令聲。
落日簾旌灝氣多,倚樓愁思亂交加。
逶迤湖水秋通漢,轂轆柴車夜向家。
光射汀洲星斗額,香生林薄蕙蘭花。
月明更想前朝事,唯有鹙鸧叫斷槎。
飛雁山高洞壑幽,昭陽勝處試來游。
江城畫角哀殘夜,玉帳清風(fēng)冷晚秋。
旅夢肯為云雨惱,高懷終與月波悠。
雅歌自是吾儒事,休道昌黎一笑留。
安漢公,將進(jìn)酒,蝮蛇蜿蜒持在手。
未央宮中日將酉,一杯才入君王口。
六宮便作招魂啼,太后朝來號王母。
君不見申氏子,伶其身,內(nèi)庭侍宴將及晨。
坐中起為壽,刃此手足親。
申氏子,長眉顰,奪取一吸如飲醇。
肝腦不惜涂宮裀,吁嗟此意寧求伸。
不忍他人害兄弟,何況自己忘君臣。
安漢公,非得計,四海孤身葬無地。
早知今日反羞伶,何似當(dāng)初莫稱帝。
又次拱北樓韻 明 · 沈彥光
五言律詩
信馬西原路,春城麗景初。
桑麻新雨露,風(fēng)俗舊詩書。
否往還成泰,盈來本白虛。
當(dāng)時諸扈從,探勝孰如余高麗恭憫王。嘗登拱北樓。命從官制詩。故末句及之。)
共 3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