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許孜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生不可以無宰。俟有道以存之。位不可以無寄?!跤械乱宰鹬?。故創(chuàng)極剖天。張維辟宇。大君有作?!酢酢醵嗽?。多士聿興。仰登山而捧日。可久可大。闡洪業(yè)而非常。立德立功。垂大名于不朽。存而為一時之杰。歿而為一代之英。爰有異人。今可得而聞矣。公諱神慶。字昭祐。其先王氏。太原人也。昔房□以天戈耀象。六英開鳳舞之祥。后棄以星袟興農(nóng)。萬里厝鸞歌之域。帝圖克峻。王道攸歸。周德方隆。剪商以光其業(yè)。齊功可遂。敗敵而有其勛。官族著乎天下。□緒傾乎海內(nèi)。五代祖顯。后魏拜驃騎大將軍。偉德挺生。稟嵩岱之精魄。洪川派別。泄江海之波瀾。特拔千仞。盤紆九野。遂賜姓為乙速孤氏。始為京兆醴泉人焉。有命承家。代功居寵。然后以周畿委輅。奉春異鐘鼎之門。漢殿乘軒。田秋匪圭璋之操?!跗錁s閥。故無得而傳之。曾祖貴。齊右衛(wèi)大將軍儀同三司使持節(jié)都督岐州諸軍事齊州刺史。周上開府儀同三司□附大夫。隨河州諸軍事河州刺史河州總管太子右庶子和仁郡開國公。祖安。齊前鋒都督。周右武候右六府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jié)長州諸軍事長州剌史。隋益州都督。襲封和仁郡開國公。拜前拜后。惟昭惟穆。咸以忠貞之操。并資文武之材。終始一心。雖百君而每合。出入三代。居八命而逾榮。父晟?;食祥_府右武候□廿府左車騎將軍轉(zhuǎn)驃騎將軍。令緒逾崇。高門克大。岳靈鳳德。紹賢哲以相趨。河目龜紋?!豕疃^出。公山資海授。星杰雷英??缢昨v彩。驚時駮矚。雖仲連飛兔。追日電以長鳴。而諸葛臥龍。候風(fēng)云而戢景。俄屬黿鼉駕海。猿鶴淩江。黃神吟而宇縣分。素靈嘆而區(qū)域震。高祖神堯皇帝開天躧步。翼日騰精。偃橫流于九海。蕩洪氛于八極。云雷噴薄。興于晉水之湄。天地氤氳。辟于渭川之涘。于時邑居幅裂。豪俊棋分。鵲起逢時之心。寰中既擾。烏止于誰之室。宇內(nèi)攸瞻。公乃存悟井之深幾。載驅(qū)驪阜。知躍泉之秘跡。言訪龍?zhí)铩*z訟歸禹。不忘于寤寐。歌舞迎周。獨斷于襟抱。以義寧之始。乃奉見于涇陽。初蒙恩命。預(yù)參秦府。從平京邑。授通議大夫。賜物六十段。戎章克峻。雖策勛而既重。國圖伊始。以門冑而方榮。乃取祖長州府君之資任右親衛(wèi)。于時雖地開金策。剪鶉甸而斯安。而池□玉□亂雞津而未靖。公于是奉陪八校。薄伐三川。從討王充。破青城堡。賜物一百段。并袍彩牛等。加勛大將軍。武德元年又征薛舉。二年復(fù)破武周。神兵四舉。每推立于后服。英圖百勝。必賈勇于先登。時宋金剛尚憑地險。更勞天伐。公乃因機(jī)有捷。燭云火之高輝。應(yīng)變無方??L(fēng)灰之遠(yuǎn)陣。平寇之后。蒙賜馬及金鞍彩物百段。王充以巨猾窺舋。假位號于成周。建德以大盜因時。竊仁義于全趙。恃連雞之援。以興危邦。托刑馬之盟。方為與國。太宗乃韜龍豹。旅貔貅。黃鉞排天。朱旗斷霧。沸洛川而憤角。震嵩巖而疊鼓。王充以迭食為命。不移蛩駏之心。建德以弱甲相依。無舛螳螂之衛(wèi)。公乃懷奇請奮。受命長驅(qū)。破王充千金堡。并從擒建德。預(yù)軒圣于元符。奉堯績于丹浦。燕趙俄獲。蚌為脯而無遺。虞虢終亡。馬服輿而不失。加勛柱國。賜物二百段。劉黑闥擁銅馬之馀孽。氣蘊圖南。阻金鳳之□川。兵雄趙北。公乃從平清漳洛水二□□因遂俘之。授上柱國。賜物□段。并□馬等。?物一百五十段?;浺猿瑫r之效。恒當(dāng)不次之恩。滿寵受田。殊非異賞。李忠錫馬。遠(yuǎn)多慚色。尋又從破徐員朗。復(fù)著奇勛。既而圣情載洽。念功勞止。特蒙賜□用表深榮。太宗以元云入戶。未改唐侯之爵。白水開錢。猶踐蕭王之號。秦王府妙資左右。公以良家首辟□令長上。仍賜大袍。既而飛燕侵□長虹竭井。雖域中四大。正西北之傾維。而天下一家。有東南之反氣。太宗乃殄茲方命。殲厥流言。推大義以龔行。宏至公而克剪。公以九年六月四日。載靜奸回。因而侍衛(wèi)。十□不□既而汾陽脫屣。代邸承祧。高鳥盡而藏弓。歸獸存而去戰(zhàn)。公乃方從挾策。且欣櫜矢。結(jié)墳籍而為罟。驅(qū)禮義以為禽。然以七德攸歸。五營斯佇。方始執(zhí)鞭之任。式隆初簣之基。以貞觀五年授右衛(wèi)勛衛(wèi)□□□□長上。六年□□七年賜絹一百匹。八年授右勛衛(wèi)校尉。公以懷才樂道。緯武經(jīng)文。□而時習(xí)。顛沛必于函丈。功成不居。終始存乎退尺。每策勛而命賞。常后巳而先人。所以幽谷非遷。望喬木而韜響。澠池徒奮。坐大樹而銷聲。雖薄□之志每深。而厚祿之期終及。十年蒙授游擊將軍。守左領(lǐng)軍長□府□別將。仍于永豐倉留守。佳兵七萃。左帶皇畿。敖庾千箱。傍臨陜服。正壘壁其斯重。瞻海陵其巳陋。聿兼其任。隆寄存焉。十二年以□□璇極西顧。玉鸞東驚。皇輿帝皂。肅龍駕于風(fēng)云。天動神行。揚鳳旗于日月。董司戎禁。載佇忠賢。車駕自東都還京。乃敕公檢校右勛衛(wèi)上府郎將。十七年以震宮養(yǎng)德。乾心佇□乃□詔曰。□□□志懷強(qiáng)濟(jì)。計略沈遠(yuǎn)。勞效著于戎旅。恪勤宣于階闥。宜加榮擢。周衛(wèi)儲闈??墒靥佑倚l(wèi)率府勛衛(wèi)郎將。于是青闈振景。絳地增輝。招搖之桂。連芳共□蒼瑯之竹。比節(jié)同□十九年馬邑愆職。無蹈于驟山之義。龍顏憑怒。有事于遼水之陽。騖雷輜于碣石。洗天兵于海島。時高宗天皇大帝銅樓毓粹。玉裕流溫。雖義在懸弓。宜扈于擒縱。而時方主鬯。實資于監(jiān)撫。乃□□州留守。命公□□奉儲闈。廿年丁驃騎府君憂去職。逖輟移巷?!醣灬?。絕漿九日。巳摧唐頌之心。茹痛三年。每泣高柴之血。廿三年詔授太子右衛(wèi)率府翊衛(wèi)郎將。犀鉤在飾。鶴□登榮。抑禮援琴。仍奏樂風(fēng)之韻。踰期改燧。更承重日之輝。既而龍躍在天。正銀題于紫極。鴻飛漸陸。振玉羽于元霄。高宗即位之后。授右衛(wèi)郎將。永徽三年除右驍衛(wèi)翊衛(wèi)中郎將。張奐坐帷。奮雄邊之遠(yuǎn)略。馬卿建節(jié)。馳喻蜀之高文。才宦雙美。括囊千載。五年詔授太子右虞候副率。尋加兼太子右虞候副率。徐邈授經(jīng)之彥。師表攸存。卞敦良將之才。閑邪是屬。公之授也。斯實兼焉。俄屬六麟徐駕。御西京之霧雨。五斗遐拂。俯□洛之風(fēng)煙。鉤陳□委。英賢是賴。駕幸東都之日。檢校左領(lǐng)軍衛(wèi)將軍。尋又駕幸并州。敕公于并州先置。還東都日。檢校右領(lǐng)軍衛(wèi)將軍。仍知六閑馬事。溫驪籋云。噴□□于雪谷。瑞□生風(fēng)。銜珠耀于□□職無不理。帝有嘉焉。俄又兼太子右衛(wèi)率。□惟□秩實□茲□□□□□□建功茂仲以主門興績。瞻言故實。英尚斯途。公以儔之。則為優(yōu)矣。方冀有仁必壽。有壽必隆。而位未極于釣璜。□問望周之浦。齒不延于練玉。遽頹觀魯之峰。以顯慶五年八月廿四日。遘疾□□□于□□□□□之私第。春秋六十有二。冕旒興悼。哀榮兼極。敕書垂慰。赗贈逾隆。詔問嗣子行儼等。并賜物二百段。粵以龍朔三年歲次癸亥二月乙酉朔十九日巽時。永厝于雍州醴泉縣履中川。以從先旨。禮也。惟公降辰象緯。誕靈川岳。德光寶璧。舒白氣以成虹。才苞利器。橫紫氣而射斗。昔在髫初。即踰常類。嶷然殊狀。如旭日之吐青山。湛乎深識。若明月之含碧海。克岐日就。至性天成。教以義方。則行之靡失。趨而有訓(xùn)。則奉以無違。承顏必當(dāng)于隱犯。知年每形于喜懼。不愆于德。瞻梓無以措其徽。未嘗有過。折葼無以□其罰。洎乎歷丁艱疚。殆不勝喪。在驃騎府君之憂。公時巳班隆貴。屢將毀滅。痛深朝野。于時乃有巢燕。乳于倚廬。觀聽嗟□古今攸絕。豈止許孜永慕。棲雊翟于虛檐。丁密窮哀?!貘楕D于□沼。若斯而巳矣。加以友于成性?!鯋蹫閼选9柴{無暌。屢極鐘輿之□同衾有慰。每追姜室之歡。兄弟數(shù)人。公為其長。居上斯睦。撫下惟仁。奕奕增映。怡怡可樂。其后五門將辟。三荊遽慘。公乃責(zé)深自箠。悲共氣而無終。訓(xùn)切在原。泣分形而有異。雖同胞竟阻。王修之喻罕遵。而推產(chǎn)不干。卜式之資□給。公以鼎貴馀業(yè)。財逾鉅萬。一無所取。咸以讓焉。遐邇嗟服。宗姻駭嘆。公以幼承教義。早聞詩禮。德思潤巳。學(xué)尚專門。俄屬有隋蕩覆。生人殄喪。擲書劍而事干戈。棄俎豆而修軍旅。故得藝殫弧矢。精極韜鈐。戟枝楊葉。窮取睽之妙。金遺玉堂。盡殪戎之術(shù)。所以革車每次。大憝斯殲?!鯌?yīng)□策。兵無挫銳。非以賞而邀利。寧以功而自伐。然而因時命律。積稔論兵。受而莫違。當(dāng)厚惠而居百夫之長。推而不有。委榮名而辭萬戶之侯。卓矣高蹤。魯連豈唯于蹈海。安平卑位。曼倩遂勞于執(zhí)戟。大雅君子。斯之謂焉。子國子明經(jīng)高第朝請大夫行綿州司馬行儼寧遠(yuǎn)將軍守岐陽府長上折沖行均游擊將軍守甘泉府左果毅都尉行方等。或傳經(jīng)綜業(yè)?;蛄脊妹?。誠在孝而斯勇。實致果而為雄。仁者安仁。心無昧于觀行。將門有將。理不差于必復(fù)。既而匪莪嬰酷。悴柏纏哀。攀蠹索而增慕。循鑿楹而載感。于是乃與昆季。聚族興言。以為陵谷難恃。風(fēng)猷易絕。云臺入畫。莫究遺芳。天祿藏書。方成蠹簡。欲垂不刊之跡。必存無愧之辭。于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庶使波溢渤澥。識墮淚于千齡。麓徙瑯琊。傳受辛于萬古。其詞曰。
立功立德,惟武惟文。
銘戈著范,勒鼎昭勛。
名懸日月,氣稟風(fēng)云。
誰其克紹,卓矣夫君。
緒派伊笙,□隆淮筮。
肇錫官族,即榮昌裔。
袞服有輝,旗章靡替。
明德斯謀,高門是繼。
英英亮狀,灼灼瑰奇。
不愆于道,無忒其儀。
光含巨闕,彩振長離。
公□比驥,呂望非螭。
運屬時屯,道參人杰。
鵬圖鳳舉,云迥風(fēng)烈。
濟(jì)水秦亡,登山趙滅。
功成百勝,途夷九折。
巳建宏勛,俄膺懋寵。
期門甫陟,羽林初奉。
帝庾斯衛(wèi),儲兵載擁。
宇省才高,司偕位重。
官連四萃,望越五營。
聲芳漢將,器表周楨。
未登召室,遽掩佳城。
哀纏國寶,痛結(jié)人英。
樹慘王哀,松凋許泣。
九泉長送,百身何及。
鶴兆方兼,烏墳永戢。
山秋月思,野寒風(fēng)急。
傳鉤令緒,待漏英才。
蘭期奄隔,楸思俄開。
圖芳隧路,紀(jì)德泉臺。
九原徽烈,萬古風(fēng)埃。
鹿賦 北宋 · 吳淑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當(dāng)仲夏而解角,稟瑤光之散精。
秦人既失,天下皆爭。
仲堪則表其正色,黃觀則疏其淫刑。
魴鱮甫甫,麀鹿噳噳。
白茅入詩人之詠,黑骨作仙家之脯。
其跡速,其子麛,或騰或倚,掎之角之。
雖一金之不直,非六馬之能追。
若夫賜周穆之黃金,執(zhí)漢庭之皮幣。
許孜為之而作冢,謝鯤牽之而斷髀。
至若馀干大質(zhì),云南兩頭,挾鄭弘之轂,解石勒之囚。
犬戎致周穆之獻(xiàn),王母薦黃帝之休。
又有與陶淡而偕隱,突邙山而出圍。
惡趙高之指馬,譴吳唐之愛兒。
釋楚國之耕稼,助伍襲之哀悲。
又若迕菹臺之乘,整黎丘之駕。
甡甡既聞于興詠,濯濯更形于風(fēng)雅。
別有荊門浮水,扶南駕車。
諫吳則游于姑蘇,諷漢則禦彼匈奴。
觸盧度之壁,狎褚量之廬。
資鄭人之走險,驗《易》象之無虞。
燦光輝之五色,紀(jì)休徵于瑞圖。
① 有孝行鷹雉棲其梁鹿虎擾其庭交頭同游不相搏噬所居號孝順里
能感猛鷙類,都無搏噬心。
同游至鹿虎,共宿有鳩鷹。
銀瓶嶺畔剪蒿萊,誰盜墳傍土一壞。
榻外豈容人鼾睡,眼中剛遇我歸來。
青山到處堪埋骨,古墓邊頭忍斫培。
慚愧許孜招感事,空垂血淚撫松栽。
杞哭莊歌世共悲,幾年偕老遂前期。
桑榆暮景今同穴,桃李初歡舊結(jié)縭。
殘藥只應(yīng)馀手澤,塵奩終是欠容輝。
傳家舉世推王濟(jì),負(fù)土新阡屬許孜
三花插向膽瓶中,天品雖殊韻格同。
微雨一簾春晝靜,眼明相對簿書叢。
峽路迢迢雨未開,楚城南畔又秋回。
佳期誰似河?xùn)|女,不負(fù)年年一度來。
廣川有孝子,三載泣寒茨。
夫豈矜姱節(jié),象賢實在斯。
深松五六里,鬼愛人詎知。
強(qiáng)床風(fēng)屢折,陶穴荒不治。
皤皤巳黃發(fā),孺子啼何悲。
我聞古人事,猛獸不杞枝。
猗歟李氏子,將無今許孜
秉懿人所同,誰不嗟嘆之。
遺俗俗乃貴,逃名名更追。
大夫重風(fēng)義,編出揚聲詩。
偉元居城陽,簡之在丹徒。
古人廬墓有至意,獨我未得心煩紆。
東西南北亦人子,豈知天路還崎嶇。
奮矛躍馬一到此,營地半畝先人隅。
筑室三楹戶南向,前對日月開規(guī)模。
舊栽松樹無觸鹿,惟有老柏銜悲枯。
憶昔曾蒙至尊詔,共姜名字懸三吳。
至今東平冢上木,枝枝西靡朝皇都。
爾來天地春意絕,不見君父重嗚呼。
一身去國無所泊,類此鴻雁三秋徂。
陰風(fēng)怒號白日孤,吁嗟此室千年俱(晉書殷仲堪為桓玄所害子簡之葬于丹徒遂居墓側(cè)后率私僮客隨義軍躡桓元元死簡之食其肉魏書傅永嘗登北邙山奮槊躍馬回旋瞻望有終焉之志遂買左右地數(shù)頃遺敕子叔偉曰此吾之永宅也晉書許孜于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時有鹿犯其松栽悲嘆曰鹿獨不念我乎明日忽見鹿為猛獸所殺舊唐書褚無量傳丁憂廬于墓側(cè)其所植松恒有鹿犯之無量泣而言曰山中眾草不少何忍犯吾先塋樹哉因通夕守護(hù)俄有群鹿馴狎不復(fù)侵害晉書王裒常至墓所攀柏悲號涕淚著樹樹為之枯)。
昔君作吏長淮北,升堂拜母歡相得。
石濩湖頭別幾秋,寄書竟乏南飛翼。
去年奉母廣柳車,麻衣徒步歸里閭。
倉皇未得走相唁,炙雞欲裹空咨趄。
近聞馬鬣已就封,何以樹之梓與松。
白石為垣茅作屋,晨昏上食如飧饔。
素冠欒欒淚??,涕痕灑處繁英死。
夜半空山雷電過,母也無驚兒在此。
小人有母早相捐,音容髣髴留杯棬。
生兒未得一日養(yǎng),萬鐘忝竊嗟徒然。
君不見顏烏之冢高于山,群烏銜土血斑斑。
又不見東陽許孜攀枝哭,猛獸聞之殺麋鹿。
至性由來動鬼神,蓼蓼者莪堪再讀。
北平郡志遭烽燧,忠孝無徵罪長吏。
今看墓側(cè)產(chǎn)芝馴白兔,我將大書特書記其事。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