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雍

共 9 首
昔嘗請郡歸東川,衰遲幸會使者賢。
開誠論議簡條目,一境草木沾春妍。
公齋清暇弄詩筆,更唱迭和多長篇。
歲豐民樂尚蠶市,撼罍斗鼓殊喧闐。
東山西寺(文淵閣本作市)頗壯觀,飲帳或在山之巔。
踏青摸石循故事,浣花亦仿成都船。
相從對酒每一笑,聊與遠俗同欣然。
北巖石穴廣似洞,疑是古昔棲神仙。
火云燒空赤日猛,及到此地如冰淵。
清風滿懷興未盡,四望晚景增留連。
平生宦游此最適,不覺弦晦相推遷。
郵筒忽報謫書至,君命嚴重敢不虔。
試思衡岳詢遠近,里堠去蜀凡八千。
蒼黃去郡別我友,一意調琴中斷弦。
回首鄉(xiāng)邦止數(shù)驛,欲頃血淚辭松阡。
藩候迫逐倉使促,爭向墜羽誇鳴弦。
天恩曠湯置不問,投放裔土懲其(文淵閣本作?。?/span>愆。
闔門良賤三百指,孤舟一葉何翩翩。
瞿唐滟滪遍涉歷,內訟過咎歸之天。
洞庭阻淺輒三夕,怒風急兩聲相喧。
此身恐污盜賊刃,不爾定沾蛟鱷涎。
偶逢漁艇相援濟,稍覺神觀來歸還。
長沙既下尤怪駭,半夜雷雹如烹煎。
桅傾纜斷船脊折,四十馀里中流漩。
舟人恐懼難致力,兒孫顧我皆淚漣。
嘗聞死生有定所,頃刻由此歸重泉。
東方漸明浪漸息,忽造平岸逃危顛。
胸中悲愁雖未艾,分外歲月疑少延。
寓居衡陽味亦惡,地接炎荒風氣偏。
每逢三伏如坐甑,突焰已熾猶吹煽。
是時回祿得乘便,取次薰灼須及椽。
回環(huán)四顧求避計,往往啜食不下咽。
深冬屢見溫瘴起,灑作昏霧飄為煙。
勇夫壯士尚抱疾,嗟我衰憊何由痊。
雀羅當門人跡少,賓榻不解塵生氈。
難希杜甫遣秋興,易學邊韶貪晝眠。
碧湘萬頃望不盡(文淵閣本作極),青岳數(shù)峰高莫攀。
江山信不與人事,日送佳景來目前。
長腰縮項兼二美,早晚嘗稻時差鳊。
浮生一飽亦已足,下箸何必求腥膻。
親朋書問寂絕久,杳似隔世馮誰傳。
平居分義重膠漆,一旦爭敢通寒暄。
匪惟物態(tài)尚流薄,抑恐罪戾相攀緣。
古之交情貴賤見,而況利害生其間。
君乎存守異于是,特特萬里郵華箋。
窮通儻來極慰勉,疾疢愈否深哀憐。
高標豈為霜雪減,雅操誠如金石堅。
羨君高堂有慈母,壽發(fā)鬈膩猶垂肩。
?衣趨庭奉燕喜,玉盤潔膳羅珍鮮。
復有佳兒富文史,闊步直登英俊躔。
行聞清廟獻雅樂,伯仲交奏篪與塤。
事親教子兩如意,此外紛紛烏足言。
君在山東我劍外,一書往返須經(jīng)年。
馀生再會諒難必,我往應在君之先。
作詩寄君重感慨,交道多闕君能全。
子孫他日有顯者,勿以衰門相棄捐(以上《凈德集》卷三一)。
圣欽 北宋 · 鄒浩
七言律詩
人生相得貴知心,況復鸰原有斷金。
但使連墻非異趣,何須會面乃同襟。
藥囊警動蒼生念,茗碗招回梁甫吟。
早晚鱸魚促歸去,為君聊駐馬骎骎。
戲答王雍 宋 · 洪芻
七言絕句
臨池端欲寫黃庭,籠贈鵝群重有情。
我亦年來無復殺,不應怪我太憎生。
古熙策云南飛,庚伏正禪,晴槐無熏,新蜩噪晚,止錫琳宮。仰維宮宰真人江山態(tài)度,風月襟懷,神仙中人,不易得也。嘗摭群仙家譜舊矣,王祺則老聃之蘄者高弟也,王楠則蒙莊之函蘇通契也;郁單無量天則王雍御雷笈,梵監(jiān)須延天則王紹識運歷。魯人王碩煉玉云丹于浮雍山,秦人王喬煉九神丹于天華洞。其后王長、王敏出于漢晉,王茂、王載卿出于魏唐。近世云鶴子作《三一靈篇》,煙松子作《金丹樞要》,逍遙子作《還丹結集》,清虛子和《丹道指迷》,皆其族人也。其門天人隱顯,殆莫一二。且云丹山之鳳必生鸑鷟,赤澤之馬必生麒麟。有如仙裔繩繩,名仙至人層見鱗出,千百歲下挺生真人。坐董洞天,星弁左右。葆毓天粹,扶剔幽奧。咀太元之精,采真一之氣。其治心也如鏡原作苑,據(jù)武夷集、明鈔本、劉本、乾隆本改內像,其應世也如水中月。休功丕德,光前絕后。當世道俗曳手俯額,目爭視,手爭指,莫不曰其道如是,其德如是。乃作洞章以歌之,歌曰:
黃道珠躔闕一點,方寸無人洞門掩。
桑田未變海水減,琪樹開花綠苒苒。
(乾隆本作中)有瑤章落龍虎,月壇香冷宮誰主。
真人飏下神霄鸞,天騶慘慘歸紫府。
千山萬山鎖青煙,三樹兩樹啼斷猿。
風飛楊花三月寒,人在城門煙水村。
生而神靈長威武,笑攜一卷黃庭去。
坐斷琳宮主?粥,星弁霞裙?jié)M堂廡。
四海橫香航燭人,肘行膝步來如云。
愛河翻波渺無際,花生鐵柱酆都春。
把握陰陽一呼吸,長嘯一聲鬼神泣。
仗劍喚雨輕撼環(huán),化篆召雷略舉筆。
當年檄赴內道場,黃麻紫墨星爭光。
歸來百慶(武夷集作廢)喜具舉,規(guī)模輪奐重鋪張。
翻思龍漢元年事,撞破混元識行李。
滿鼎鉛霜火燄飛,綠顏雪齒君知否。
松竹瀟瀟生泠風,白鶴一去草廬空(《海瓊玉蟾先生續(xù)集》卷一)。
蓮榜常思識面初,海村猶記訪幽居。
丁寧舊約鷗波在,倏忽浮生駟隙如。
墳結桂枝羅隱恨,庭留杮葉鄭虔書。
遙憐丹旐翩翩處,雨后愁云鎖草廬。
星聚高陽積德門,貂緋優(yōu)老荷天恩。
?衣嬰戲趨庭子,墨榜科名弄膝孫。
風引驚鴻回舞席,月和浮蟻滿芳樽。
幔亭更見仙家宴,盛事流傳到后昆。
先師葛庵先生棄承學。已十有八年。而官銜還給之命。累降累沮。當寧即位之初。特命復官。又為黨人所尼。金敬伯振伯以當日及門之賢。受南中長德諸公之戒。緘章西上。二弟昌言,成甫實與之俱。蓋將以暴己巳而辨甲戌也。不佞有疾徑歸。逆旅分張。意緒黯然。遂以近體一律留別。
先師本意在扶倫,二疏忠謨質鬼神。
玷玉蒼蠅驅不得,照盆白日見何因。
諸賢自盡生三義,圣主方推視一仁。
應識此行伸積郁,歸時花暖嶺中春。
坨南行復歇,佳蔭得圓松。
譚次評高閣,指頭譜遠峰。
秋晴皆勁氣,夕景頓清容。
勝事堪摸畫,深歡二老逢。
梨花澹宕撲衣盈,紅閣回頭緩泛笙。
牢記歡場圓雅集,粉侯南畔徑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