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吳泳

相關(guān)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沈宏甫,有《齊瑟錄》,吳泳為之序(《鶴林》卷三六《齊瑟錄序》)。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黃子實,名不詳,山谷遠孫。
與吳泳有交(《鶴林》卷三《讀黃子實詩卷》、卷三二《答黃子實書》)。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七○五
潘惟一,字景參,永嘉(今浙江溫州)人。
暨冠,升上庠。
紹熙元年第進士。
慶元六年為湘陰簿。
主利州路帳司文字。
調(diào)知新建縣,未赴,卒。
吳泳《潘知縣墓志銘》(《鶴林》卷三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光緒《湖南通志》卷三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9 【介紹】: 宋池州石埭人,字文伯,號涎溪。丁泰亨子。孝宗淳熙年間進士。寶慶初年官成都制置使,為政寬大,蜀人德之。嘉熙三年元兵趨成都,黼率兵夜出城南迎戰(zhàn),至石筍街力戰(zhàn)死。謚恭憫。
全宋詩
丁黼(一一六七~一二三六)(《鶴林》卷三四《褒忠廟記》),字文伯,號延溪,石埭(今安徽石臺縣)人。
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進士。
歷崇德縣尉、秀州錄事參軍。
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知信州(《西山文集》卷一二《薦知信州丁黼等狀》),遷夔州路安撫使兼知夔州。
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為軍器監(jiān)(《鶴山集》卷八一《贈奉直大夫丁公墓志銘》),因言事被逐。
紹定四年(一二三一)起為廣西制置副使兼知靜江府(《鶴山集》卷四四《夔州臥龍山記》)。
六年,改四川安撫副使兼知成都府(《鶴山集》卷一二《制置丁少卿生日》)。
端平三年,蒙古軍入成都,力戰(zhàn)殉難,謚忠憫。
有《延溪集》五十卷,已佚。
事見明嘉靖《池州府志》卷七、《宋元學案》卷六一,《宋史》卷四五四有傳。
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七三二七
丁黼(?——一二三九),字文伯,號延溪,故徐州人,遷居池州石埭(今安徽青陽南)。泰亨之子。從徐誼學,為真德秀、魏了翁稱重。嘉定七年干辦諸司審計司,九年任太府寺簿。寶慶元年累官軍器監(jiān)。知信州、吉州,皆有治績。真德秀薦之,詔遷江西提刑。尋除夔州路安撫使兼知夔州,移廣西制置副使、知靜江府,復以四川制置副使守成都。為政寬大,蜀人戴之。嘉熙三年,元兵侵成都,黼率兵夜出城南,力戰(zhàn)死之,賜謚節(jié)憫(或作恭憫)。著有《延溪集》、《六經(jīng)辯正疑問》等。見《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八、選舉二一之一四,《宋史》卷四五四本傳,嘉靖《池州府志》卷七,《宋史翼》卷一七。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四三
鐘將之,字仲山,潭州善化(今湖南長沙)人。
震父。
嘗為編修官。
慶元二年,監(jiān)登聞鼓院。
四年,為軍器監(jiān)丞。
開禧二年,為江西提刑兼權(quán)贛州。
又曾為江南路轉(zhuǎn)運判官。
著有《岫云詞》。
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八、選舉二二之一三、兵一三之四四,吳泳鶴林》卷一○《鐘震弟霖父將之贈宣奉大夫制》,《全宋詞》第四冊第二二七七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3—1240 【介紹】: 宋潼川人,字季永,一字季允。吳泳弟。與兄得程頤、張載、朱熹諸書,研讀不倦,后師事黃干。寧宗嘉定七年進士。調(diào)眉州教授,揭《白鹿洞學規(guī)》以教。累拜監(jiān)察御史,彈劾無所避。出為大理少卿,以故工部侍郎出參贊四川宣撫司軍事,改嘉興府,歷贛、婺州,以寶章閣待制致仕。卒謚忠肅。有《儲鑒》、《蜀鑒》等。
全宋詩
吳昌裔(一一八三~一二四○),字季永,號青蓮山人(《咸淳臨安志》卷二四),中江(今屬四川)人。
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進士,從黃干學,調(diào)閩中尉。
歷眉州教授,知華陽縣,通判眉州,權(quán)知漢州。
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入為軍器監(jiān)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
出參贊四川宣撫司軍事。
后知婺州。
理宗嘉熙四年卒,謚忠肅。
事見《鶴林》卷三五《待制侍郎弟壙志》,《宋史》卷四○八有傳。
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七四一四
吳昌裔(一一八三——一二四○),字季永,潼川府中江(今四川中江)人,泳弟。
師事黃干,究心程朱之學。
舉嘉定七年進士,歷仕州縣,皆有政聲。
端平初,入為軍器監(jiān)簿,改太常少卿,復兼吳、益王府教授,拜監(jiān)察御史,剛正敢言,頗著直聲。
遭讒,出知贛州,遷浙東提刑,改知婺州。
以寶章閣待制致仕,嘉熙四年卒,年五十八,后謚忠肅。
著有《蜀鑒》、《四書講義》、《諸老記聞》、《容臺議禮》、文集、奏議等,惜皆不傳。
見《宋史》卷四○八本傳,吳泳鶴林》卷三五《待制侍郎弟壙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江軍新淦人,字無疑,號云巢。曾三聘弟。少有詩名,尤尊經(jīng)學,屢從朱熹問辨。孝宗淳熙中三舉鄉(xiāng)貢,當補官,不就。嘗著《新舊官制通考》及《通釋》。部使者薦于朝,授承務郎。理宗端平中,召為秘閣???,除太社令。
全宋詩
曾三異,字無疑,號云巢,臨江軍新淦(今江西新干)人。
三聘弟。
孝宗淳熙間鄉(xiāng)貢進士。
年七十,授承務郎,差監(jiān)潭州南岳廟(《鶴林》卷七)。
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除秘書省正字,二年,為太社令(《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
奉祠歸,卒年九十。
有《宋新舊官制通考》(《宋史·藝文志》)等,今惟《同(一作因)話錄》一卷傳世。
事見《鶴林玉露》乙編卷五,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府建陽人,字尊固。師從陳傅良。光宗紹熙元年進士。理宗時知常德府,稱循吏。
全宋文·卷六四六三
袁申儒,字尊固,建陽(今福建建陽)人。
學于陳傅良,登紹熙元年進士第。
(《南宋館閣續(xù)錄》云「紹定二年黃樸榜進士出身」,恐誤。
)開禧中提轄文思院,以臣僚言其「初無實歷而得美官」,詔與合入差遣。
嘉定中知真州,改知衢州。
十三年十一月,為左司諫王元春論列,以宮觀罷。
后復用,官至湖北提刑。
端平元年三月召為秘書郎,同月為史嵩之劾罷。
次年二月再除是職,四月遷著作佐郎。
又嘗任考功郎官兼檢評,知寧國府、常德府。
在常德創(chuàng)學宮及貢士莊以贍多士,頗有政聲。
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三七、職官七五之二七,《蒙齋集》、《鶴林》、《東澗集》所載除官制,《楚紀》卷四一,《宋元學案補遺》卷五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寧建安人,字幾仲,號湛廬。以迪功郎知婺源縣,有惠政。理宗端平中嘗充使北使展謁八陵。后除軍器監(jiān)主簿,兼權(quán)知惠州。
全宋詩
朱復之,字幾仲,號湛盧,建安(今福建建甌)人。
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
歷知婺源縣,太府寺簿(《蒙齋集》卷九《朱復之除太府寺簿制》、卷一二《婺源縣思政堂記》)。
理宗寶慶中知高郵軍(清道光《高郵州志》卷八)。
端平中使北展謁八陵,使還遷軍器監(jiān)簿(《平齋文集》卷二一《朝謁八陵朱復之除軍器監(jiān)主簿制》)。
知惠州(《鶴林》卷九《朱復之授軍器監(jiān)主簿兼權(quán)知惠州制》)。
有《盱翁詩集》(《永樂大典》卷二八一三),已佚。
事見《江湖后集》卷一一。
今錄詩十九首。
全宋文·卷六九八二
朱復之,字幾仲,號湛廬,建安(今福建建甌)人。開禧元年進士。歷知婺源縣、太府寺簿、軍器監(jiān)主簿、知惠州,有政聲。端平中嘗使北展謁八陵。見《蒙齋集》卷九、卷一二制詞,《平齋文集》卷二一制詞,《鶴林集》卷九制詞,《宋詩紀事》卷六五,《宋詩紀事補遺》卷六九,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九。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沈平,字澹然,自號東皋子,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理宗嘉熙初曾訪吳泳于百寮山。
有《東皋唱和集》,已佚。
事見《鶴林》卷三六《東皋唱和集序》。
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沈平,號東皋,嘉興府崇德(今浙江桐鄉(xiāng)西南)人,一說烏程(今浙江湖州)人。雅好作文,鄭清之、吳潛皆與之游,薦于朝,欲官之,辭疾不赴,人稱沈處士。著《東皋遺稿》、《烏青記》四卷。見《烏青文獻》卷九,《吳興備志》卷一二。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