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承天

相關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宋書》樂志曰:鼓吹鐃歌十五篇。何承天晉義熙中私造。
朱路揚和鸞,翠蓋耀金華。
玄牡飾樊纓,流旌拂飛霞。
雄戟辟曠涂,班劍翼高車。
三軍且莫喧,聽我奏鐃歌。
清鞞驚短簫,朗鼓節(jié)鳴笳。
人心惟愷豫,茲音亮且和。
輕風起紅塵,渟瀾發(fā)微波。
逸韻騰天路,頹響城阿
仁聲被八表,威震振九遐。
嗟嗟介胄士,勖哉念皇家
⑴ ○《宋書》樂志?!稑犯娂肥?。廣《文選》十二?!对娂o》四十五。
再和三篇 其一 北宋 · 蘇頌
七言律詩
莫嘆潛鱗久在池,已喧才譽滿朝知。
雄辭自可吞云夢,博識應能對仲師(自注:沈約問劉杳曰:何承天纂文載張仲師長一丈二寸,有何所出。杳曰:事見王充《論衡》。)。
榮辱早諳真采選,競謙不校古儒棋。
使還即見金門召,況有中和樂職詩。
⑴ 自注:后魏游肇制弈法,名曰儒棋,云以崇謙止競。
酬應物見戲 北宋 · 陳師道
七言律詩
扣門賞竹任推排,興盡歸舟挽不回。
平世山林成偃蹇,新年詞句得參陪。
醒心正賴揮毫疾,誤筆仍須送喜來(自注:報中作師遽,讀者為筆誤。)。
書省不應煩乳媼(自注:何承天老為著作,而同局皆少年,目為乳媼。來詩有館殿之句。),一時除目盡英才。
將軍承天寵,建此油幢碧。
喑嗚指顧間,匈奴期伏锧。
堂堂帷幄算,暨暨貔貅力。
填填畫鼓鳴,爍爍紅旗植。
風高戰(zhàn)場古,萬里快驅轢。
軒昂國士知,痛憤平城厄。
兵求結發(fā)戰(zhàn),馬作騰槽躑。
英聲陵鬼方(原誤作不),義氣殫(原誤作彈)禹跡。
書馳羽檄忙,陣布魚麗戢(原誤作濈)。
漫天塵霧黃,照夜戈鋋白。
羌胡那敢斗,枕籍多于簀。
駢頸亟賣(賣字疑誤)降,析骸仍乞食。
君文比武事,雄偉世共識。
顧我敢言勇,殆類殿奔策。
它年后從(疑當作從后)車,萬一效寸尺。
聲名蠻貊間,難避江湖僻(疑當作辟)。
冥心進取地,高節(jié)空介特。
囊錐不可隱,穎脫在朝夕。
麗詞工錦繡,妙語珍渠珀。
何時驅俗氛(原誤作氣),相會不旬隔。
上林花開滿紅紫,林深花簇香塵起。
翠蕊葳蕤翳日華,丹房旖旎飄霞綺。
日華霞綺映明光,馺娑駘蕩通天梁。
露臺窈窕瑤芳爛,星閣微茫錦樹香。
錦樹瑤芳護雙闕,群仙鳴佩靈飆發(fā)。
鳧氏初鳴落曙星,雞人未報懸明月。
月明星曙花連綿,昆明有客何承天
乘槎萬里浮銀漢,懷璧三投到玉田。
玉田銀漢殊清絕,何郎意氣真雄杰。
甘泉賦罷草玄文,郢里歌馀飛白雪。
白雪玄文誰與同,花神消息付東風。
知君采花更采實,春在梅花太極中。
① 元至正末黃河清大圣啟運協(xié)符載辟宇宙為黃河清第一
夫鼓吹鐃歌之作肇自有熊所以象成功昭盛美凡圣王受天明命摧陷廓清之烈非此亡以被諸聲容粵自商周以征伐定天下一時播告之章勿可睹已漢鐃歌十八曲其辭迄今尚存雖文義訛脫難以盡諧歌中之辭亦匪專為武功而設至味其音節(jié)隱然發(fā)揚蹈厲之風視漢諸古詩優(yōu)柔馴厚者迥絕不倫則鐃歌所由作可知已兩漢而下魏繆襲吳韋昭晉傅玄宋何承天唐柳宗元代相擬襲趙宋無聞則皇明宋濂氏嘗追述之尋諸家制作即風格詞藻未能抵掌西京一時可頌之績固咸取以被諸樂章矣高皇帝提三尺起淮甸掃邊塵而遏絕之大荒之外此其勛德巍巍亡論湯武即軒轅氏不無遜心獨鐃歌之作諸文章家往往缺焉間一二僅見而辭義寂寥音節(jié)迂緩未足以揄揚大造垂示無窮夫魏吳偏閏唐宋下衰繆韋何傳于騷壇未槩作者彼且黽勉步趨以自侈一時殊際焉明臣子目擊高皇帝震古無前之偉樹以安享二百祀之太平即草莽山林疇匪帝力而默默終身不能效一辭之贊甚非所以效康衢擊壤野老細人之義也應麟不敏呻吟佔畢馀二十年蠡海管天頗測毫末謹按我圣祖發(fā)軔之初以迄于四方底定之日敘次其事為大明鐃歌曲一十八章誠知謏聞谫識上不足以鳴昭代之鴻庥下不足以騖西京之遐軌以較唐宋諸家庶幾近之綴屬既成不忍焚擲爰錄笥中附諸康衢擊壤之末異時鴻生碩彥制作迭興盛演歌辭登諸鼓吹俾圣神勛德永揭千秋此或為之嚆矢云爾鐃歌本二十二曲其四曲亡魏吳所擬僅十二曲說者咸以十曲仍用舊名然其辭亦不復傳何也今止據(jù)存者十八曲擬之考諸家詞惟繆韋傅常被施用承天宗元輩率私作之以備異時采擇者而憑依名義流播迄今故敢竊取其例焉
黃河清,圣人出。
應昌期,誕至德。
著戎衣,奮三尺。
靖四方,建都邑。
干戈偃,弧矢戢。
統(tǒng)九有,主社稷。
神與鬼,咸受職。
烽煙掃,爝火熄。
維大明,照中國。
萬千祀,與天一。
別離今古難,同姓春秋重。
公收三年血,顛發(fā)已種種。
余抱斷行悲,草宿中山冢。
相逢相慘沮,人事蛾變蛹。
況玆漢竹分,異昔毛檄捧。
風樹既不待,何心雙旗擁。
惟我任真公,奪筆何義勇。
卓然所樹立,貞松秀高隴。
至今聞姓名,懦夫為之竦。
堂堂先大夫,臺閣承天寵。
東窗北地作,慷慨節(jié)彌聳。
世德有如此,詩禮公其踵。
溫溫如玉姿,沖雅洗蕪冗。
少年筆鋒勁,思若泉之涌。
其音合管弦,可使魚龍踴。
良驥斥不御,豈曰高駕覂。
棲棲五十載,被褐懷圭珙。
薄宦晚為貧,俊沈尊阘?。
飄搖寄百里,杳渺辭禁甬。
嶺危風雪饕,天寒鳥獸氄。
是邦士冀北,弦誦家連栱。
仁賢之所于,儒化宜為俑。
惠鮮罷羸驩,披摘奸蠹恐。
平生冰蘗心,執(zhí)之金石鞏。
愚弟久伏匿,中夜看星拱。
虞窮有著書,賈哭憂病腫。
深扉暫啟關,征袂俄解奉。
行矣繼音信,毋以山川壅。
題影宋鈔新儀象法要(乾隆乙未)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梁代渾儀已制之,失傳蘇頌乃重為。
有經(jīng)有緯述前驗,具說具圖期后垂。
亦曰用心究鉤股,即看影槧悉毫釐。
大成圓象精錙黍,皇祖鴻貽萬世規(guī)。
按:璣衡雖昉自堯時其制法今昔異同則不可深考后世儀象若洛下閎若張衡若李淳風若一行皆有所作而賈逵蔡邕王蕃陸績何承天輩議各不一自元時郭守敬造為渾儀后人因之明代相沿不改若西洋法明中葉即入中國頗有宗其說者而徐光啟李之藻推之尤至率格于眾議不果行我皇祖洞見西法之精審學焉而會通之益知其可垂永久乃敕靈臺專行弗失既而欽定數(shù)理精蘊儀象考成諸書實足為天下后世法予雖未習其事然幼聞皇祖閎論因得篤信而敬守之即如明以前之法每日以百刻計而西法則以九十六刻計夫一時八刻其理明簡易曉不待智者而知之聞本朝初曾有訟西洋人私竊四刻者時刻乃一定之數(shù)竊將安往不亦大可笑乎又如日出入之早晚節(jié)氣之長短薄蝕之分數(shù)今每驗之輒不爽銖黍非其法至精至密曷克臻此或云堯時璣衡之法西洋得之其說當存而弗論第自皇祖表章以來迄今百馀年行之無弊雖百世不易可也此蘇頌所撰新儀象法要以其影抄宋刊且為錢曾述古堂所藏之物因視為舊籍而題弆之又豈見異思遷乎詳識詩后用示來許
尹子云:漁之為事,有罛、罶、罟、罩、梣、笱、??、梁、罨、箄、??、铦之具。讀徐鉉《初學記》及《廣雅》諸書,謂取鱭用罨,取蝦用箄,取蟹用??,取黿鼉用铦。而铦之器未可識。案何承天纂文云:『铦,鐵有距,施竹頭以擲黿鼉。』則取黿之用铦也為近古。又考《抱樸子》:『黿潭為魅,有戴道炳者,以越張封泥遍擲潭中,大黿浮出?!粍t無所謂铦,而直以他術制之者也。戊申之夏,余系船江湄,聞江有捕黿者,觀之,則一人垂長絙百尺,乘艑艖十里外而下。絙之末弓鑌鐵,飾倒須為鉤,罥豚臠以為之餌。餌畢,盤渦擁沫,黿銜絙而逝獅之南、象之北。舟隨黿而上下者飯頃。捕者出鐵物如兜鍪,鍪之內距鉤數(shù)十,循鍪之口貫絙而下,須臾間覺漁者之舟凝重如碇,漁者系絙戙間,唱歌鼓楫,泊其舟于北固之下,而其徒屬已三四成群,設交木為鋸解之具,牽絙呼邪,黿已蹣跚蹩蹙,步步趨趨,入交木中而受鋸矣。蓋黿之初餌也,張吻唼舌,四足為用。及兜鍪之下,箍其喙而莫可開,帽其目而莫可視,奮力靧面,而居前之兩足復膠黏于鍪口之內,距黿愈疼而足愈棹,足愈棹而首之戴鍪也愈固。隨絙進退,負力而無能展?;蛑^此捕之之法,必有所祖述者?!对茲≌f》:金陵上清河之崩,洪武詔民捕黿,黿猝受釣,即以前爪扒沙,入深不出。于時老漁者諳黿之性,鑿缸穿底,從綸下貫,頭目被覆,不復扒沙,引之,盡戮。則法之相仍于今者如是。嗟乎,黿之力,牛可斗,虎可格,及受制于漁者之餌,則僂行登岸,幪頭而就死地者,何耶?余序捕黿之事,憫其膏血之釁也,繼以詩。
繄?zhí)斓刂酰樘渡三?,先龍?span id="vzpekqb" class='link' onclick='ShowWordComment("poem_sentence_0_1324342", 1324342, "Clauses/2/Comments/0")'>玄黿,介蟲三百六十黿為尊。
江崩河潰猛以神,廣陵白牯生可吞,宣城虎死含創(chuàng)痕。
龍魚可友蛟可昆,洞庭之主為君臣,靈龜天屬繁子孫。
何為隨蟬逐月望,咫尺來江亹。
江頭漁父,行年八十老如猬,得之費肩豚。
君不見齊士古冶子,左操馬尾,右挈黿頭,食桃一死營三墳。
黃河之水黑且渾,黿不死,死桓溫。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