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之亨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惟茲舄兮稱珍。
受異質(zhì)而彬彬。
其文也合變于君子。
其用也見美于詩(shī)人。
伊昔大匠未知。
含章可久。
棲山隱霧。
或偫或友。
且申威以肅殺。
寧畏險(xiǎn)而鋌走。
豈知獻(xiàn)狀于獠者之身。
入用于屨人之手。
敏手既至。
光華增媚。
兩美必合。
一朝成器。
信常功之嘉猷。
為盡飾之美利。
茍賞善之在我。
甘殺身而不懟。
曲直裁成。
威儀可覿。
若向也獸。
而今也舄。
諸侯所重。
楚子之翠被有光。
王者攸宜。
周官之赤繶無斁。
左之右之。
乍合乍離。
每唯命以進(jìn)退。
將有翼于威儀。
擇地而行。
豈慮泥涂之辱。
有道則至。
尚懷文彩之奇。
故尚書之曳履。
聲則有音。
中郎之倒屣。
義亦為美。
雖措足以同方。
豈能文而可紀(jì)。
則知隨時(shí)應(yīng)物。
順人合度。
克通夫莫往莫來。
實(shí)怪于規(guī)行矩步。
滯阜鄉(xiāng)之自惜。
飛鄴縣之可慕。
愿賓上國(guó)之階墀。
冀吾君之一顧。
夫材俟時(shí)而進(jìn)用。
時(shí)俟材以求索。
彼微獸之有章。
亦飾躬而制作。
慕公孫之幾幾。
恥滑稽以交錯(cuò)。
幸參鹓鸞之行。
無雜犬羊之鞟。
若然者。
則荷夫天衢之亨。
對(duì)斯文而不怍。
四時(shí)配四德,元亨利與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暢茂,是為德之亨。
金利秋向?qū)崳懚粘伞?div class="tyk8yor" id='poem_sentence_3_211134_comment'>
既貞又為元,循環(huán)未嘗停。
天高而地下,陰降復(fù)陽升。
氣理本同運(yùn),天人特異名。
性情即理氣,其義明且精。
元亨利貞理,因時(shí)有足徵。
生長(zhǎng)斂藏氣,依理常偕行。
仁禮義知性,一初同圣氓。
惻隱至羞惡,辭讓是非情。
天人二而一,如射中鵠正。
奈何天無心,人欲易纏縈。
無心自無妄,通復(fù)皆一誠(chéng)。
吁嗟其有欲,天理隨榛荊。
殘忍仁斧斤,貪冒義蝗螟。
禮失之綿蕞,知止于絜瓶。
天人一而二,如水分渭涇。
大哉古圣人,一念天是承。
仰觀俯以察,天降地上騰。
夭桃華灼灼,好鳥鳴嚶嚶。
木德自此盛,我心惟和平。
恢炱行熾景,是月陰陽爭(zhēng)。
天明一暢達(dá),朱光布八纮。
動(dòng)極必生靜,慎哉柔道乘。
金行兆新涼,宇宙日清泠。
萬寶就凝實(shí),群葩委芳菁。
三陰行肅物,戒哉色與聲。
冬至甲子夜,一葉開堯蓂。
凝陰雖已剝,初陽才有萌。
觀天于閉塞,掩身身欲寧。
諸君子其來,我詩(shī)爾其聆。
子能悟此理,見義自瓏玲。
子或昧此理,見義等聾盲。
善根有由檗,端緒微微呈。
觸物動(dòng)惻怛,致愛先雛嬰。
在天元之時(shí),春意方勃興。
聲身貫律度,動(dòng)作鏘璜珩。
三千三百儀,皦皦朝陽升。
在天亨之時(shí),夏氣方敷榮。
利物合于義,秋揫味金腥。
貞固守以知,冬藏令玄冥。
一心一太極,彼此無損增。
至哉子朱子,講道于考亭。
若明通公溥,萬古破說鈴。
仁元明可配,禮亨通可稱。
義利公所在,知貞溥所能。
若東南西北,隨方有依憑。
春元東甲乙,夏亨南丙丁。
北貞壬及癸,西利辛及庚。
若震離兌坎,隨用無變更。
火則離玄黃,木則震主青。
秋則兌金說,冬則坎水盈。
四者誠(chéng)昭昭,請(qǐng)細(xì)與君評(píng)。
真精妙凝合,我得氣之英。
所學(xué)背斯理,南轅馳幽并。
當(dāng)其泉達(dá)時(shí),浩浩江河傾。
當(dāng)其火然時(shí),炎炎已煌熒。
萌檗得所養(yǎng),拱把可霄崢。
富貴真浮云,無為羨金籯。
榮華忽飄風(fēng),無為寵辱驚。
鴆妖用之媒,錢神事之兄。
四者茍能充,于利必?zé)o營(yíng)。
厚酒促亡家,冶容擅傾城。
四者茍能充,于欲必先懲。
曉起敞吾門,參前倚輿衡。
晦息安其身,主敬常惺惺。
勿謂闇?zhǔn)野?,囧如?duì)日星。
勿謂閒居閒,凜如警雷霆。
仁暴判舜桀,義利別軻牼。
存心不以敬,焦火寒凝冰。
事惟非與是,一閒谷為陵。
慎勿思鴻鵠,常期肖螟蛉。
復(fù)坐吾語汝,而學(xué)發(fā)新硎。
造道有標(biāo)的,求己見準(zhǔn)繩。
竭力事父母,夔夔謹(jǐn)雞鳴。
同氣曰兄弟,急難念脊鸰。
婦道順為正,子職孝蒸蒸。
友義切以偲,詩(shī)歌木丁丁。
何莫非此德,拳拳服諸膺。
何愧百年身,何慊萬物靈。
四者誠(chéng)存存,心乎鏤為銘。
然而仁與義,又對(duì)立門庭。
知者義所藏,禮者仁所形。
猶之四時(shí)運(yùn),陰陽為之經(jīng)。
春夏陽日長(zhǎng),秋冬陰日凝。
又若仁義中,仁尤莫與京。
元猶五常仁,吾因伊川程。
益信春猶仁,通貫如建瓴。
惟仁為器重,惟知亦不輕。
守之不以知,惟仁莫能勝。
須知守之固,尤在見之明。
若夫信猶土,是猶綱之宏。
圣門戒去信,重于食與兵。
四端斯無違,一心斯有恒。
天行以不息,異乎有欲棖。
日進(jìn)以無疆,同乎一貫曾。
此為義理源,源潔流乃清。
精體兮實(shí)踐,見汝顏之瞠。
密云兮終風(fēng),健順閉兮罔寸蹊之通。
喟葵丘踐土而跡熄兮,矧冀方岐山之與逢。
單棠溪以鑄兵兮,靡遺蒲于董澤。
燕簴無趾而造齊廟兮,楚氓而秦其魄。
斗六王于一說兮,微儀衍之舌而不國(guó)。
嗟若先生兮,雞知時(shí)之不如。
儲(chǔ)唐虞之故冕兮,鬻洙泗之敝裾。
乘方輪與折軸兮,欲先鞭而疾驅(qū)。
豈不家捐而人棄兮,載之萬世之亨衢。
繄素王兮中都,若蘭陵兮圣之徒。
征九伯而佩六印兮,晞二邑宰而不得俱。
儻不欲以天球玉磬而貿(mào)康瓠兮,嗟爾后死者其舍諸。
于赫炎圖,真主勃興,人文其昌。
天開神機(jī),海岳洗氛,龜龍發(fā)祥。
明明廟謨,麾指變更,著于宸章。
十行之頒,六合驛行,動(dòng)罔不臧。
片幅所傳,神護(hù)鬼呵,積于縑緗。
筆縱墨濃,奇正迭參,蕓閣之藏。
臣傳此札,字體靜嚴(yán),意態(tài)齋莊。
或指以疑,臣謂不然,各適所當(dāng)。
前朝大臣,帝心所祗,理異尋常。
豈以軍書,龍戰(zhàn)鷹揚(yáng),而可比方。
或敬而咨,或召而親,都俞巖廊。
帝心所形,帝札所存,默寓弛張。
璆瑯鳴琚,佩玉以趨,韜鋒斂铓。
辟闔坤乾,風(fēng)霆云煙,萬世所望。
意其當(dāng)時(shí),左右拱承,日思贊襄。
君臣同心,始于一堂,以達(dá)八荒。
后三百年,來瞻奎躔,猶知激昂。
有偉副車,承平之儲(chǔ),印(聚珍版作即)以含光。
劫火洞昏,玉躞金題,猶識(shí)褾裝。
于昭帝圖,詔于后昆,不愆不忘。
惟天縱之能,惟心之亨,惟斷之剛。
臣得其真,寶以昭之,冠于百王。
應(yīng)龍之神兮。休命之申兮。
利見大人兮。四圣之傳兮。
有筆如椽兮。得龍之全兮。
時(shí)以乘兮。世之熙寧兮。
騫騰兮。天衢之亨兮。
與物維新兮。驅(qū)雷滃云兮。
澤沛無垠兮。旋坤轉(zhuǎn)乾兮。
聲氣自然兮。其合以天兮。
嗟兮。龍兮。
凜兮。遺蹤兮。
歸來兮。漢之宮兮。
⑴ 以上《寶真齋法書贊》卷一《歷代帝王帖》
道心無壞亦無成,只怕微云點(diǎn)太清。
重坎之亨人不識(shí),一輪素月本來明(自注:言習(xí)坎之心亨也。)
黃河一首贈(zèng)胡璉師貢 元末明初 · 王逢
四言詩(shī)
黃河濁流,其源自天。
四方交亂,莫知誰愆。
靡亂弗寧,靡濁弗清。
小人之亨,君子之貞。
君子之貞,惟道是友。
小人之亨,乃罪之首。
雖曰無家,有琴有書。
朝誦暮弦,何樂之如。
鸝黃其羽,集于嘉林。
愿言似之,永懷德音。
題陳憲龍 明 · 楊士奇
四言詩(shī)
云行雨施,陽德之亨
豐穰以成,天下以平。
理內(nèi)蘊(yùn)于方寸兮。外散寓夫萬物。
隨所遇而發(fā)見。若源泉之旁達(dá)。
藹一團(tuán)之生意。在物我而同得。
偉茂叔之先覺。乃有感于庭草。
廬岳峙其巖巖。濂溪流以浩浩。
宮一畝以棲息。日從事乎探討。
尋孔顏之所樂。將以期乎深造。
當(dāng)熙陽之煦育。陶宇宙為一和。
日融融以舒遲。光風(fēng)泛乎池荷。
澹冰壺之瑩徹。又霽月之交加。
極胸襟之灑落。興亦在于自家。
郁窗前之交翠。各隨時(shí)而萌芽。
化時(shí)雨之沾濡。渾自然之無邪。
羌不知其使然。由一元之亨嘉。
妙鳶飛而魚躍。信殊類而同科。
玩無極之至理。究厥本之匪他。
孔興喟于逝者。點(diǎn)浴沂以詠。
而道無往而不在。微圣賢其誰知。
曰余生之苦晚。質(zhì)又陋而迍邅。
芳華倏其不再。春草生兮年年。
攬馀蔭而延佇。思若人兮難忘。
紉幽蘭以為佩。屑瓊?cè)镆詾榧Z。
將往求乎遺跡。路幽昧而且長(zhǎng)。
何所獨(dú)無芳草。聊于此而徜徉。
士子胸襟稷契情,致君堯舜出于誠(chéng)。
危言豈是羞唐介,嘉惠還教吊屈平。
人笑我愚心不改,自知身否道之亨
如今縱值投荒命,他日應(yīng)傳竹帛榮。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