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北齊文·卷七【生卒】:515—572 【介紹】: 北齊朔州敕勒部人,字明月。斛律金長子。工騎射,初為侯景部下,后事高歡。稱“射雕手”。高澄為世子時,光為親信都督。北齊時歷位太子太保尚書令。屢敗周師,高湛河清三年,大敗尉遲迥于芒山、高緯武平元年,破宇文桀于宜陽。周人懼憚之,以功拜左丞相。后被祖珽所讒,高緯疑之,被殺。
光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人,左丞相金子。神武擢為都督,遷征虜將軍、衛(wèi)將軍,封永樂縣子,進爵為伯。齊受禪,加開府儀同三司,別封西伯縣子,除晉州刺史,歷朔州刺史,加特進,乾明初除晉州刺史,皇建初進爵鉅鹿郡公,大寧初除尚書右仆射太子太保,河清中為司空,遷司徒,進太尉,又封冠軍縣公,天統(tǒng)初轉(zhuǎn)大將軍,除太保,襲父金爵咸陽王,別封武德郡公,遷太傅,武平中又封中山郡公,加右丞相、并州刺史,拜左丞相,又別封清河郡公,為祖珽所譖誅。周武入鄴,追贈上柱國、崇國公。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齊清河人,字彥玄。世為三齊大族。北魏末,官至中書侍郎。東魏孝靜帝興和三年,兼通直散騎常侍,使于梁。北齊文宣帝天保初,以議禪代,除給事黃門侍郎,加國子祭酒,直內(nèi)省,典機密。清儉勤慎,甚為文宣帝所知。武成帝將禪后主(高緯),諫以為不可,出為南兗州刺史。后除中書令,加開府,待詔文林館,監(jiān)撰新書。卒年六十六。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齊西平酒泉人,字舍洛。壯勇善騎射,北魏孝莊帝時,高歡為晉州刺史,珍以帳內(nèi)從歡。后隨歡在山東起兵,所在征討。東魏孝靜帝武定末,封富平縣伯。北齊文宣帝天保初除晉州刺史。后主(高緯)武平初,遷豫州道行臺、尚書令、豫州刺史。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二 義解科(二)【生卒】:522—605 【介紹】: 隋僧。趙郡平棘人,俗姓郝。年十一出家,登具前即通講《涅槃經(jīng)》。繼習律學,終習諸經(jīng)論,窮性體義,以華嚴為歸。北齊后主武成間,詔于太極殿講《華嚴經(jīng)》,時以為榮。北周時返俗。隋時仍為僧。文帝開皇七年,詔征入京,謁帝于內(nèi)殿,為時六大德之一。卒于長安空觀寺。
趙國平棘郝氏子也。年十一出家。講涅槃即如法。既具戒品。而研究毗尼。久之受智論十地華嚴般若等經(jīng)論。年四十欲疏華嚴。然未易筆削。于是遁居鵲山。澗飲木食。謝絕塵累。以精思其義。而仰希圣證。為決所惑。忽夜聞空中有聲云。是是。齊武成請于太極殿開闡。盛極一時。周廢教。因亦屏跡。隋初仍事薙染?;袞|川。開皇七年。詔六大德。俱赴京師謁見。于承明殿。敷揚微奧。允恊上心。禮待殊渥。詔住空觀寺。沙門智穩(wěn)僧朗法彥等。請弘金剛般若論。藏標異新理。統(tǒng)結(jié)辭義。言無浮汎。稟益之徒。皆崇敬焉。大業(yè)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以疾卒。壽八十四。弟子奉遺命。陳尸林麓掩骼。修塔于終南山。沙門明則制文勒碑。續(xù)高僧傳·卷第九 義解篇五
釋慧藏。姓郝氏。趙國平棘人。十一出家即流聽視。未登冠具屢講涅槃。剖折深奇符契文旨。及律儀圓備更業(yè)毗尼。行等明珠解逾前達。未聽智論十地華嚴般若等經(jīng)論博見之舉人誰肯推。但深窮性體義難抑伏。皆仰謝高斷罕不師焉。年登不惑乃潛于鵲山。木食泉漿澄心玄奧。研詳雖廣而以華嚴為本宗。洞盡幽微未測邪正。仰托圣助希示是非。登即夜降靈感??罩新曆允鞘?。既聞斯告因撰義疏。躬自傳揚。絓預學流普皆餐揖。齊主武成降書邀請。于太極殿開闡華嚴。法侶云繁士族咸集。時共榮之。為大觀之盛也。自爾專弘此部。傳習彌布。屬周毀經(jīng)道。刬跡人間。遷息煙霞保護承網(wǎng)。隋初開法即預出家。講散幽旨歸途開悟?;詵|川風行草偃。行成達義德以誘仁。冰玉方心松筠等質(zhì)。故法雨常流仁風普扇。致使道俗慶其來蘇。蒙心重其開獎。開皇七年。文帝承敬德音遠遣徵請。蒲輪既降無爽綸言。藏乘機立教利見大人。杖錫京輩仍即謁帝承明。亟陳奧旨。凡所陶誘允副天心。即六大德之一也。有敕加之殊禮。故二紀之內(nèi)四時不墜。后以般若釋論群唱者。多至于契賞皆無與尚。時有沙門智穩(wěn)僧朗法彥等。并京室德望神慧峰起。祖承舊習希奉新文乃請開講金剛般若論。藏氣截云霞。智隆時烈。將欲救拯焚溺。即而演之。于時年屬秋方。思力虛廓。但控舉綱致。標異新理。統(tǒng)結(jié)詞義。言無浮汎。故稟益之徒恐其聲止。皆崇而敬焉。以大業(yè)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遘疾卒于空觀寺。春秋八十有四。臨終誠心曠濟。累屬露骸。弟子奉謹遺訣。陳尸林麓。掩骸修塔。樹于終南山至相寺之前峰焉。立銘表德鐫于塔。后沙門明則為制碑文。見之別集。
人物簡介
【生卒】:?—566 【介紹】: 北齊宗室。高澄第三子,封河間王。武成帝河清三年,北周軍與突厥入太原,帝將避之。孝琬叩馬諫,請委兵出戰(zhàn)。周軍退,拜并州刺史。后主(高緯)天統(tǒng)元年累遷尚書令。其兄河南玉高孝瑜被武成帝(后主父)鴆死,孝琬大哭而出,怨執(zhí)政,為草人射之。天統(tǒng)二年,和士開、祖珽譖之,后主怒,使武衛(wèi)倒鞭撾之,折其兩脛而死。
人物簡介
【生卒】:?—569 【介紹】: 北齊宗室高歡第十二子。文宣帝天保元年封博陵王。武成帝河清初,出為定州刺史。后主(高緯)天統(tǒng)五年,語人云:“計次第亦應到我。”后主聞之,陰使人殺之。
人物簡介
全隋文·卷十三
之推字介,瑯邪臨沂人,晉侍中含九世孫。仕梁,為湘東王國左常侍,加鎮(zhèn)西墨曹參軍,出為世子方諸掌管記。元帝即位,以為散騎侍郎。江陵陷,入周,為陽平公李遠掌書翰。尋奔齊,除奉朝請。河清末,為趙州功曹參軍。尋待詔文林館,司徒錄事參軍,遷通直散騎常侍,領中書舍人。武平中,除黃門侍郎,出為平原太守。齊亡,入周。大象末,為御史上士。隋開皇中,太子召為學士。有《家訓》七卷,《集靈記》二十卷,《冤魂志》三卷,《集》三十卷。
人物簡介
全北齊文·卷六【生卒】:?—573 【介紹】: 北齊博陵安平人,字叔正。有文才,善音樂,精醫(yī)術。年十七,為州主簿。高澄輔政,轉(zhuǎn)大將軍中兵參軍。澄進書魏帝,輒由季舒修飾通之。東魏孝靜帝稱其為奶母。高湛(武成帝)居藩有疾,奉文宣帝命為之治病。北齊時,歷官將作大匠、侍中、尚書左仆射,出為西兗州、膠州刺史,屢坐事免官。后待詔文林館,監(jiān)撰《御覽》、國史。在官,推薦人士,獎勸文學,遠近稱美。后主(高緯)時,韓長鸞以為祖珽黨,言于后主斬之。
季舒字叔正,昂族人,為州主簿。神武引為大行臺都官郎中,文襄輔政,轉(zhuǎn)大將軍中兵參軍,擢拜中書侍郎,轉(zhuǎn)黃門侍郎。齊受禪,以為將作大匠,遷侍中兼尚書、左仆射、儀同三司、乾明初以母喪去職,起為光祿勛兼中兵尚書,出為齊州刺史,太寧初拜度支尚書開府儀同三司,出為西兗州刺史,免;武平中除膠州刺史,遷侍中、開府,加左光祿大夫、特進,以諫被斬。周滅齊,追贈開府儀同,大將軍、定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