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復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8—1157 【介紹】: 宋徐州豐縣人,字師禹。
高宗建炎中,奏陳兵事,被采納,特補修武郎。
假武功大夫使金,為完顏宗弼所執(zhí),一無懼色,終脫歸。
紹興中,作《恢復方略》獻于朝。
秦檜欲將其械送金人,因變姓名為“趙復”,逃亡入蜀。
有《忠嘉集》。
全宋詩
宋汝為(一○九七~一一五七),字師禹,豐縣(今屬江蘇)人。
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假武功大夫奉國書使金,丞相呂頤浩附書致劉豫。
汝為為劉豫開陳禍福,勉以忠義,結果反為豫所拘。
紹興十三年(一一四三),亡歸,上《恢復方略》,添差通判處州。
十九年,金人知汝為泄其機密,追捕不獲,后知已南歸。
秦檜徇金人意,下令捕獲送金。
汝為遂改姓名為趙復,潛行入青城山中,青城令楊喬為營庵于布金院之旁。
二十七年卒于青城縣開先觀,年六十(《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六、一七七)。
有《忠嘉集》一卷,已佚。
宋史》卷三九九有傳。
全宋文·卷四一五○
宋汝為(一○九八——一一五七),字師禹,徐州豐縣(今江蘇豐縣)人。
建炎三年陳兵事,高宗嘉納,特補修武郎,假武功大夫、開州刺史為使金副使。
為兀術所執(zhí),威武不屈。
會劉豫僭立,汝為持呂頤浩書往見之,勉以忠義,竟為劉豫所拘。
紹興十三年亡歸,作《恢復方略》獻于朝,特轉通直郎。
又上秦檜,請降詔親征,不報。
金人知汝為泄其機密,大索不獲,而秦檜將承意而械送之。
汝為遂變姓名為趙復,逃往蜀中。
紹興二十七年,卒于青城縣開先觀,時年六十。
有《忠嘉集》行世。
見《宋史》卷三九九本傳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七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2—1279 【介紹】: 元洛陽人,字公茂,號敬齋,又號雪齋。
少力學。
楊惟中與之見元太宗。
太宗七年,從蒙古軍南下,訪求儒、道、釋、醫(yī)、卜人才。
于德安得名儒趙復,程朱理學書籍始得傳至北方。
為燕京行臺郎中,時牙魯瓦赤行臺,惟事貨賂,遂棄官去。
旋應忽必烈聘,言治國之道。
憲宗欲使忽必烈盡領漢地,樞勸之謝絕,以免他日悔而見奪。
從滅大理,陳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殺一人事,大理民得完保。
世祖即位,授東平宣撫使,改大司農,拜中書左丞。
滅宋之役,又反復陳堅止殺之詔,又請禁宋鞭背、黥面等刑。
官至翰林學士承旨。
卒謚文獻。
元詩選
樞字公茂,號雪齋,營州柳城人。后遷洛陽。少篤于學,自期甚高。宋內翰九嘉識其有王佐略。歲壬辰,楊中書惟中與偕覲元太宗,為燕京行臺郎中,未幾辭去。歲庚戌,元世祖召居潛邸。中統(tǒng)元年,拜東平宣撫使。明年,召拜太子太師,辭不受,改大司農。四年,拜中書左丞。至元五年,出僉河南行省。十年,拜昭文館大學士,詳定禮儀事。十三年,拜翰林學士承旨。十七年薨,年七十八。元貞二年,贈榮祿大夫、少師。至大三年,追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封魯國公,謚文獻。初,雪齋與惟中從太子闊出南征,軍中得名儒趙復,始得程朱之書。后棄官攜家來輝,中堂龕孔子容,旁垂周、兩程、張、邵、司馬六君子像,讀書其間。自板諸經,散之四方。時河內許衡平仲、廣平竇默漢卿并在衛(wèi)。雪齋時過漢卿茅齋,而平仲亦特造蘇門,盡室相依以居,三人互相講習,而北方之學者始聞進學之序焉。許參政有壬曰:皇元啟運,道復隆古,倡而鳴者為雪齋姚公。蓋宋、金之際,兵燹頻仍,版帙散亡殆盡,獨首唱經學,闡明斯道,厥后名儒接踵而出,氣運昌隆,文章爾雅,推回瀾障川之功,論者謂文獻公不在禹下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05—1259 【介紹】: 元弘州人,字彥誠。
金末,以孤童從元太宗。
知讀書,有膽略。
年二十,奉使西域三十余國。
太宗七年,從闊出攻宋,于軍前行中書省事,在襄陽、德安一帶,得名士數(shù)十人,并收伊、洛諸書送燕都,建太極書院,延名儒趙復、王粹等講授,慨然欲以道濟天下。
拜中書令。
憲宗時使河南,擊殺貪鄙殘酷之總管劉福,河南大治。
官至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撫使。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彥誠,弘州人。累拜中書令出為京湖南北路宣撫使卒謚忠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