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63七絶 23七律 2 95四言 19六言 14古體 775樂府 52 62 59辭賦 16 9其他 74聯(lián) 11
三鵝
上聲 

丿 ??



去聲  [唱和] 崿 [更多…]

業(yè) [嗚咽] [更多…]

礿 [同確]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拼音:yě  韻部:
〈副〉
    (象形。邨的本字。本義:羹魁柄)
  • 亦表示同樣 。如:我高興,你也高興;也可以;也是
  • 疊用,強調兩事并列或對等 。如:她會打籃球,也會打網球
  • 表示轉折或讓步 。如:即使失敗十次,他也不灰心
  • 表示委婉。如:我也只好如此
  • 表示強調 。如:也須(也應當;也應該);連老人也干活
  • 表示選擇,還是
    • 你見我府里那個門子,卻是多少年紀?或是黑瘦也白凈肥胖?——《水滸傳》
  • 又如:也是(還是)
〈語氣〉
  • 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肯定語氣。相當于“啊”、“呀”
    • 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span id="a277vp2" class='label'>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 旋見一白酋…英將也?!?span id="8ogjk3g" class='label'>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 用在句中,表示停頓
    • 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span id="8cbyabt" class='label'>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 用在句末,表示疑問,相當于“呢”、“嗎”
    •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史記》
  • 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頓一下,舒緩語氣,后半句將對前半句加以解說。對后半句有強調作用
    •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康熙字典古文:??

  • 唐韻》羊者切《集韻》《正韻》以者切,??音野。 (馬韻)
  • 語已辭?!墩f文徐註》語之餘也。凡言也,則氣出口下而盡?!?a target='_blank'>玉篇》所以窮上成文也。《廣韻》語助之終。柳宗元曰:決辭也。
  • 又發(fā)語辭?!夺瘏⒃姟芬仓x信曰應疎。
  • 又姓。明也伯先。
  • 又《劉攽》曰詞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讀?!抖鸥υ姟缝i袍也自公,是也。
  • 又《正韻》養(yǎng)里切,同迤。
  • 又《六書正譌》古文匜字。註詳匚部三畫。
説文解字  ?? 秦刻石也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女侌也。此篆女陰是本義。叚借爲語?。本無可疑者。而淺人妄疑之。許在當時必有所受之。不容以少見多怪之心測之也。從乁。象形。乁亦聲。按小徐有乁聲二字。無從乁二字。依例則當云從乁。故又補三字。從乁者、流也。乁亦聲。故其字在十六十七部之閒也。余者切。玉篇余爾切。秦刻石也字。秦始皇本紀。二世元年。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爲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爲之者。不稱成功盛德。顏氏家訓載開皇二年長安掘得秦鐵稱權。有鐫銘。與史記合。其於久遠也、也字正作?。俗本譌作世。薛尙功歴代鐘鼎款識載秦權一、秦斤一。文與家訓大同。而權作?、斤作殹。又知也殹通用。鄭樵謂秦以殹爲也之證也。殹葢與兮同。兮也古通。故毛詩兮也二字、他書所稱或互易。石??。汧殹沔沔。汧殹卽汧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