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63七絶 23七律 2 95四言 19六言 14古體 775樂府 52 62 59辭賦 16 9其他 74聯(lián) 11
三鵝
上聲 

丿 ??



去聲  [唱和] 崿 [更多…]

業(yè) [嗚咽] [更多…]

礿 [同確]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繁體或異體字:
拼音:què  韻部:

〈動〉
    (形聲。本作“卻”,俗字作“卻”。從卩,谷(què)聲。卩(jié),象人下跪的樣子,即腿骨節(jié)屈曲的樣子。從“卩”與腳的活動有關。本義:退)
  • 同本義
    • 卻,節(jié)欲也?!墩f文》。按:“退也”。
    • 卻行仄行。——《考工記·梓人》
    • 吾行卻曲?!?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487376'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莊子·人間世》
    • 怒戰(zhàn)栗而卻。——《戰(zhàn)國策·秦策》
    • 卻下而載之?!秲x禮·既夕禮》
    • 卻騏驥以轉運兮。——《楚辭·愍命》
    • 北救而卻秦?!妒酚洝の汗恿袀鳌?/li>
    • 已卻
    • 持璧卻立?!妒酚洝ちH藺相列傳》
    • 曳笏卻立?!?span id="nl51xur" class='label'>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 又如:退卻(向后撤退;畏難后退);卻走(退避;退走);卻還(退還);卻避(退避);卻歸(退歸);卻略(退身);卻去(后退;離去);卻生(后退貪生);卻立(后退站立)
  • 除;去
  • 又如:卻扇(古代婚禮行禮時,新娘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卻惑(去邪;消除疑難);了卻(了結)
  • 避;避免
    • 是時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妒酚洝し舛U書》
  • 又如:卻老(避免衰老);卻死(避死)
  • 拒絕 。如:卻情勿過(礙著情面推辭不掉);卻絕(拒絕);卻妝(拒受嫁妝)
  • 回轉;返回 。如:卻回(回轉);卻望(回頭遠望);卻顧(回顧,回轉頭看)
  • 反復 。如:卻論(反復論難);卻顧(反復考慮)
〈連〉
  • 用在偏正復句的正句中,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動作、行為或狀況,表示轉折,相當于“但”、“但是”、“可是”
    • 一連數(shù)日,施恩來了大牢里三次,卻不提防被張團練家心腹人見了。——《水滸傳》
  • “反而”“然而” 。如:這個嚇得膽戰(zhàn)心驚、惶惶不安并滿腹牢騷的人…卻具有掌權和發(fā)號施令的能力
〈助〉
  • 用在動詞后,相當于“掉”,“去” 。如:冷卻;忘卻;失卻信心;拋卻舊包袱
〈副〉
  • 固然
    • 好卻十分好了,只是一件,這孩兒生下來,晝夜啼哭,乳也不肯吃。——《喻世明言》
  • 又如:卻又(再);卻再(再)
  • 還 。如:卻是(還是)
  • 才 。如:卻才(方才)
  • ?。徽?。如:卻好(恰好;正好);卻如(恰如;好像);卻待(恰待;正要)
  • 剛剛 。如:卻才(剛才)
康熙字典

  • 唐韻》俗卻字。 (藥韻)


  • 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 (藥韻)
  • 說文》節(jié)欲也。從卩,谷聲?!对鲰崱分挂?,不受也?!?a target='_blank'>孟子》卻之爲不恭。又《廣韻》退也?!?a target='_blank'>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对]》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a target='_blank'>韻會》俗作卻。又訛作?。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卪卻也。各本作節(jié)欲也。誤。今依玉篇欲爲卻。又改節(jié)爲卪。卪卻者、節(jié)制而卻退之也。從卪。??聲。去約切。古音在五部。俗作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