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222七絶 11078五律 2755七律 3293五排 25七排 3 3684四言 379六言 558古體 72306樂府 450 51 488 211辭賦 45琴操 7 110其他 776聯(lián) 761
十四英
陰平 風(fēng) 經(jīng) 爭(zhēng) [興起] 應(yīng) [應(yīng)當(dāng)] [相從也,合也,兼也] [稱贊] [正月] [酒鐺、茶鐺] [菜名] ? [同縆] [更多…]

陽(yáng)平  [行走] [縱橫] 營(yíng) 誠(chéng) 評(píng) [駕乘] 軿 [縫衣] [盛受] ? 魿 [更多…]
組詞:詞首
用韻:句末
對(duì)仗:對(duì)語(yǔ)
漢語(yǔ)字典
多音字辨析:
栟 英韻,平聲 (bīng):
栟 恩韻,平聲 (bēn):

拼音:bīng  韻部:
  • 〔~櫚〕古書上指“棕櫚”。
康熙字典

  • 俗栟字。 (庚韻)
  • 唐韻》府盈切《集韻》《韻會(huì)》??盈切《正韻》補(bǔ)明切,??音幷。 (庚韻)
  • 說(shuō)文》栟櫚,椶也?!?a target='_blank'>正字通》栟櫚木高一二丈,葉如蒲扇,葉下有毛如鬉,故謂之鬉櫚。亦作椶櫚?!稄埡狻つ隙假x》楈??栟櫚?!独钌圃]》皮可爲(wèi)索。《唐書·南蠻傳》訶陵國(guó)雖大屋亦覆以栟櫚。
  • 又作幷?!?a target='_blank'>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卽栟櫚也。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栟櫚、逗。椶也。各本奪椶字。今依韻會(huì)本補(bǔ)。廣雅、劉逵引異物志皆曰。栟櫚、椶也。上林、甘泉賦字作并閭。南都、吳都賦字作栟櫚。許書有栟無(wú)櫚。櫚因栟之木旁而同之耳。從木。??聲。府盈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