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引用典故:丹砂井 荊州癭 寓目一蕭散,銷憂冀俄頃。 青草肅澄陂(一作波),白云移翠嶺。 后沔(一作浦)通河渭,前山包鄢郢。 松含風(fēng)里聲,花對池中影。 地多齊后?(一作瘧),人帶荊州癭。 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 心悲常欲絕,發(fā)亂不能整。 青簟日何長,閑門晝方靜。 頹思茅檐下,彌傷好風(fēng)景。 香火一爐燈一盞,白頭夜禮佛名經(jīng)。 何年飲著聲聞酒,直到如今醉未醒。 吾友有王佐之才者,以致君濟(jì)人為己任,識者深許之,因贈是詩,以廣其志云。 引用典故:斬晁錯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 君出臣奉行,謂之握金鏡。 由茲六氣順,以遂萬物性。 時令一反常,生靈受其病。 周漢德下衰,王風(fēng)始不競。 又從斬晁錯,諸侯益強(qiáng)盛。 百里不同禁,四時自為政。 盛夏興土功,方春剿人命。 誰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 峨峨象魏門,懸法彝倫正。 隱者守恬泊,春山日深凈。 誰知蟠木材,得性無人境。 座隅泉出洞,竹上云起嶺。 饑貁入山廚,飲虹過藥井。 前溪堪放逸,仲月好風(fēng)景。 游目來遠(yuǎn)思,摘芳寄汝潁。 向山看霽色,步步豁幽性。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石門有馀好,霞?xì)堅(jiān)掠场?div class="le4vvdd" id='poem_sentence_2_44946_comment'> 上詣遠(yuǎn)公廬,孤峰懸一徑。 云里隔窗火,松下聞(一作間下)山磬。 客到兩忘言,猿心與禪定。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靜。 禪居感物變,獨(dú)坐開軒屏。 風(fēng)泉夜聲雜(一作絕),月露宵光冷。 多謝忘機(jī)人,塵憂未能整。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汝上多奇山,高懷愜清境。 強(qiáng)來干名地,冠帶不能整。 常言夢歸處,泉石寒更靜。 鶴聲夜無人,空月隨松影。 今朝拋我去,春物傷明景。 悵望相送還,微陽在東嶺。 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 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 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 木賜欽高風(fēng),退慚車馬盛。 芭蕉叢叢生,月照參差影。 數(shù)葉大如墻,作我門之屏。 稍稍聞見稀,耳目得安靜。 引用典故:使者星 拜郎登省闥,奉使馳車乘。 遙瞻使者星,便是郎官應(yīng)。 臺妙時相許(一作放言),皇華德彌稱。 二陜聽風(fēng)謠,三秦望形勝。 此中暌益友,是日多詩興。 寒盡歲陰催,春歸物(一作日)華證。 人以身為本,本以心為柄。 本在心莫邪,心邪喪本命。 未能免此殃,何言懶照鏡。 不念金剛經(jīng),卻令菩薩病。 文教資武功,郊畋閱邦政。 不知仁育久,徒看禽獸盛。 夜霰氛埃滅,朝日山川凈。 綽仗飛走繁,抨弦筋角勁。 帝射參神道,龍馳合人性。 五豝連一發(fā),百中皆先命。 勇爵均萬夫,雄圖羅七圣。 星為吉符老,雪作豐年慶。 喜聽行獵詩,威神入軍令。 ① 太和三年,長安慈恩寺塔院月夕,忽見一美婦人,從三四青衣來,繞佛塔言笑,甚有風(fēng)味?;仡櫴替?,白院主借筆硯來,乃于北廊柱上題詩。院主執(zhí)燭出視,悉變?yōu)榘Q,沖天去。 湖水團(tuán)團(tuán)夜如鏡,碧樹紅花相掩映。 北斗闌干移曉柄,有似佳期常不定。 ① 進(jìn)士楊稹,家于渭橋,肄業(yè)昭應(yīng)石甕寺。有紅裳女子,既夕而至,容色姝麗,徐步簾外而歌。稹納之,自稱開元中明皇與楊妃建此寺,封我為西明夫人,乃西偏經(jīng)幢中燈精也。晨去暮還,不止。家人潛伏佛榻窺之,撲滅燈,遂絕。 金殿不勝秋,月斜石樓冷。 誰是相顧人,褰帷吊孤影。 但持冰潔心,不識風(fēng)霜冷。 任是懷禮容,無人顧形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