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157,分8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生卒】:?—1072 【介紹】: 宋湖州烏程人,字令舉,號白牛居士。仁宗慶歷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復(fù)舉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寧三年,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縣。反對“青苗法”,疏謂其法乃“別為一賦以敝海內(nèi),非王道之舉”,責監(jiān)南康軍鹽酒稅。有《都官集》等。全宋詩
陳舜俞(?~一○七五),字令舉,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號白牛居士,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授簽書壽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陳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觀察推官舉材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授著作佐郎、簽書忠正軍節(jié)度判官公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神宗熙寧三年(一○七○)于知山陰縣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監(jiān)南康軍酒稅(同上書卷二一二)。熙寧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及他書輯為十四卷(其中詩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編。《宋史》卷三三一有傳?!£愃从嵩姡瑩?jù)李刻《宋人集·都官集》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并酌校他書。另從《會稽掇英總集》、《輿地紀勝》、《永樂大典》等輯得集外詩若干,編為第四卷。全宋文·卷一五三四
陳舜俞(一○二六——一○七六),字令舉,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嘗居秀州白牛村,自號白牛居士。少學于胡瑗,年二十一,登慶歷六年進士第,授天臺從事。十五年間,再官于臺、明二州。嘉祐四年,自明州觀察推官舉制科第一。歷光祿丞、簽書壽州判官,宰南陽。熙寧初,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縣。三年,以拒行青苗法,上疏自劾,坐責監(jiān)南康軍鹽酒稅。越五年而卒。著有《廬山集》五卷、《都官集》三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一《張問傳》有附傳,又參本集《上歐陽內(nèi)翰書》、《明州鄞縣鎮(zhèn)國禪院記》、《楓橋詩》、《騎牛歌》等篇及陳杞《都官集跋》等。
五言律詩
閱日(四庫本作目)堂前橘,山僧手自移。
為迎林下客,旋拄路邊枝。
結(jié)實曾防蟻,盈箱不禁兒。
他年應(yīng)記得,蠟屐過門時。
行役意匆匆,淹留計已窮。
夢歸無奈曉,病覺不禁風。
憶橘園垂枳,沉魚夜聽鴻。
悲秋成白發(fā),賴未作衰翁。
高岸聳如陵,秋光著處清。
遙山照眼碧,黃葉逐人行。
莫怪新煙火,曾經(jīng)古戰(zhàn)爭。
深林茅屋小,氣象亦豪英。
水濁不見面,安能照膽明。
還因送流梗,所得計歸程。
日落西風急,秋聲(四庫本作深)積潦并。
清江前約在,賴爾(四庫本作未)濯吾纓。
況復(fù)淹旅泊,情多秋亦悲。
寒云欲垂野,疏葉不藏梨。
斷梗逐流水,歸禽投好枝。
徘徊古原上,應(yīng)有夕陽知。
善作空王子,能探佛祖心。
浮云無定住,流水度光陰。
糲食開盂慣,飛塵壞衲禁。
國城傳法后,倚錫舊山林。
因過下方院,更指上方登。
偃蓋杉松路,包金橘柚層。
清灣從古好,孤榜復(fù)誰曾。
八十年前事,凄涼欲問僧。
七言律詩
春分臘雪未全消,凜冽春寒氣尚驕。
攝事初忻迎社燕,尋芳因得過溪橋。
清浮蟻酒(四庫本作酒蟻)醅初撥,暖入鶯簧舌漸調(diào)。
興味愛君年尚少,莫嫌齋禁(原校:一作齋館)暫無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