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86,分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生卒】:1118—1176 【介紹】: 宋信州玉山人,初名洋,字圣錫,學者稱玉山先生。高宗紹興五年進士第一。除秘書省正字。因疏奏忤秦檜,出通判建州、袁州、靜江府、廣州,流落嶺嶠者十七年。檜死,始還朝。剛方正直,遇事敢諫。以敷文殿直學士充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甚有政聲。入為吏部尚書,尋兼翰林學士并侍讀,所撰制誥溫雅典實。在朝多革弊事,得罪中貴,以端明殿學士出知平江府。復連貶官秩,遂辭官家居。卒謚文定。少受知于喻樗,又從呂本中、胡安國、張栻、呂祖謙游,學問博綜,精通義理。有《文定集》。全宋詩
汪應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字圣錫,初名洋,登第時高宗為改今名。信州玉山(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授鎮(zhèn)東軍簽判,召為秘書省正字。九年,因反對議和,出通判建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八)。奉祠,寓居常山,起通判袁州、靜江府、廣州。檜死,召為吏部郎官(同上書卷一七一),未幾,出知婺州。二十九年,召除秘書少監(jiān),遷權吏部尚書、權戶部侍郎兼侍講。三十二年,知福州(《宋會要輯稿》選舉三四之一一)。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除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同上書選舉三四之一四)。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召除吏部尚書,尋兼侍讀,因言事多與中貴不合,力求去。六年,以端明殿學士出知平江府(《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紀》)。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謚文定(《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九九)。有《文定集》五十卷,已佚。明程敏政由內(nèi)閣藏本摘輯為《汪文定公集》十三卷,有明嘉靖夏浚刊本。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文定集》二十四卷,其中詩一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七有傳?!⊥魬皆?,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明嘉靖夏??荆ê喎Q嘉靖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七六一
汪應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初名洋,字圣錫,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紹興五年中狀元,時年僅十八,授鎮(zhèn)東軍僉判。召為秘書省正字,以論事忤秦檜,出為建州通判,后歷判袁州、靜江府、廣州。檜死,召為吏部郎官,遷右司。以親老乞外,出知婺州。入朝,除秘書少監(jiān),權吏部尚書。乞外,歷知福州、成都府,為四川制置使。入覲,除吏部尚書,尋兼翰林學士,復以端明殿學士出知平江府。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謚文定。應辰少從呂居仁、胡安國游,精于義理,張栻、呂祖謙皆深器之。立朝剛正,多革弊端,中貴人皆側目。著有《玉山文集》、《石林燕語辨》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七有傳。
五言律詩
一日復一日,山間已暮春。
人事有怵迫,景物無疏親。
誰知一雨后,滿目皆懷新。
風光欠管領,付與得閒人。
接物初無間,微言獨得聞。
相期深造道,不為細論文。
自有高山仰,誰知半路分。
新阡疑可望,目斷只愁云。
節(jié)義家傳久,艱難始見忠。
一心惟徇國,百戰(zhàn)竟平戎。
環(huán)列周廬肅,官儀道路同。
細看麟閣上,誰得似初終。
太傅元功首,汾陽異姓王。
恩榮兼二美,聲跡遠相望。
名載風云會,神游水月鄉(xiāng)。
維師空贈典,無復見鷹揚。
七言律詩
喜詠高秋此日生,門閭佳氣想充盈。
堂堂體貌千鈞重,凜凜精神一座傾。
暫使遠民瞻玉帳,要知圣主有金城。
兜牟卻作貂蟬去,五筦難淹宋廣平(自注:今五筦皆隸廣右。)。
媯姓從來莫與京,傳家初不為金籯。
只今八桂蒼蒼處,倍覺中臺兩兩明。
南徼不聞刁斗擊,北轅行見袞衣迎。
定知天錫公難老,端與邦家立太平。
俛視人寰但一漚,應緣來作圣時游。
英風蓋世桂林伯,相業(yè)傳家戶牖侯。
號召即看持玉節(jié),姓名已久覆金甌。
他時欲記中書考,簡策應須汗馬牛。
欲知今歲好生朝,召節(jié)翩(嘉靖本作聯(lián))翩下九霄。
便入三槐新位次,空馀八桂舊歌謠。
機神照物宜前列,質(zhì)干參天合后凋。
他日凌煙圖畫處,方瞳炯炯映金貂。
英姿卓犖眾長兼,暫假威名鎮(zhèn)嶠南。
忽報郵音馳尺一,即看躔次近魁三。
照人風采誰居右,致主功名在立談。
遠俗豈知如許事,只言無計駐征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