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辭賦
有周之衰,世極于否。
王綱不張,海內(nèi)委靡。
民墜涂炭,嗷嗷罔依。
世無哲王,孰濟(jì)斯時(shí)。
偉我仲尼,天縱其德。
道揖堯舜,仁并覆育。
責(zé)既重于生民,憂亦大于天下。
謂吾道之將行,施木鐸之教化。
扶民彝于幾泯,澤區(qū)夏于既涸。
夫何卒不得其志兮,空問津以汲汲。
雖志切于濟(jì)世兮,祇以招尤而速累。
想其所有者德,所無者位。
道雖至大,蘊(yùn)而莫施。
十年轍環(huán),東西北南。
卒老于行,時(shí)無知音。
晏嬰止泥溪之封,武叔毀日月之明。
視雁有慢賢之色,受樂無尊德之誠。
滔滔者天下皆是兮,喟枘鑿其奚合。
然圣人未嘗忘天下,席不煖于一夕。
罷弦歌于陳蔡,又應(yīng)聘于楚王。
偶臨河而迷津,渺煙波之蒼茫。
遂停驂而延佇,蹇欲濟(jì)而無梁。
遇沮溺之耦耕,乃使問其津渡。
既不聞其指示,反逢彼之譏侮。
彼固避世之士兮,獨(dú)非圣人而自是。
彼焉知君子之仕兮,乃所以行其義也。
豈不厭世道之幽昧,豈不知可卷而懷之。
惟鳥獸不可與同群,余獨(dú)離世而何為。
矧今天下之溺矣,其敢獨(dú)善于己。
蓋天地高厚,并包萬類。
博施雨露,無一物不遂其性。
圣人之量,與天地并。
四海之內(nèi),吾將施德而陶之。
萬姓之眾,吾將流澤而膏之。
既無不可化之人,又無不可為之時(shí)。
庶幾一行其道兮,俾域中群生。
舉得所而熙熙,豈若小丈夫然兮。
果于忘世,坐視墊溺而不救。
而且賢人不時(shí)出,圣人不世有。
上而為君,堯舜湯禹。
下而為臣,伊周稷契。
彼皆經(jīng)綸宇宙,化育民物。
際天極地,咸受其澤。
當(dāng)今之世,非我伊誰。
生民之休戚,天下之安危。
責(zé)實(shí)在我,其敢不力。
此夫子所以汲汲于斯世,而沮與溺之所未識者也。
豈知大旱之焦土兮,龍無所用其神。
慨司寇三月之化兮,卒未能大施于斯民。
念皇天之生是元圣兮,豈無期于下國。
繼統(tǒng)緒于百圣,開盲聾于千億。
茲寄托之至偉,故賦與之特厚。
胡獨(dú)吝于天位,俾赤子而失乳。
伊龍德之正中,宜厥施之斯普。
竟問津而周流,嘆已極于乘桴。
空懷寶而踽踽一世兮,邈天意之難求。
重曰:二帝世遠(yuǎn),三王跡熄。
繼天立極,誰任其責(zé)。
道大莫容,天下之不幸。
下悲人窮,上畏天命。
遑遑棲棲,不敢自暇。
彼耦耕流,豈知圣者。

惟天之賦此百物兮,各有分而有直。
隋珠魚目之難并,珷玞美玉之異質(zhì)。
賤固不可以為貴,惡固不可以為美。
夫何鞭賈之求售兮,必逾分以索利。
假空空之朽質(zhì),用梔蠟以外飾。
黃與澤其雜耀,足以眩駭于人目。
謂奇貨之可居,持自誇夫珍貴。
價(jià)甚高而難輸,豈千百之可擬。
幸富兒之一視,費(fèi)五萬而不惜。
自以為難得之異物,手寶玩而不釋。
豈知爚湯以一濯,直糞壤之無賴。
節(jié)朽黑而無文,首拳蹙而不遂。
迨東郊之爭道,馬駘銜而顛躓。
忽一擊而摧折,身又隨而傷墜。
是何蚩蚩之一賈,乃罔人之至此。
始知昔日之所寶,直不滿夫數(shù)錢。
茍?jiān)缭囉谖F?,折何待于三年?div id="ogr34j9"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16_1458403_comment'>
既不辨于厥初,竟何益于追悔。
予觸類而長之,悟奸詭之欺世。
羊質(zhì)虎皮之儔,蹠行孔語之輩。
務(wù)梔貌而蠟言,要賈技于一代。
志不在于小官,窺卿相之華秩。
巧飾偽而邀譽(yù),遂馴致而有得。
居天下之無虞,亦可以持祿而保位。
逮國家之有事,未有不至于敗毀。
臨危無應(yīng)變之才,處亂少捍禦之略。
卒名頹而位仆,國亦以之而岌岌。
是何異鞭賈之假飾,敢欺人于白日。
始越分以收價(jià),竟難掩其庸鄙。
噫末世之澆訛兮,何寡真而多偽。
昔上古之天下,民不識夫詭譎。
物有貴賤之殊直,各隨分而自足。
士有賢愚之異職,亦隨品而無越。
人皆懷寶而尚志,孰欺世而自鬻。
曰自大樸之既喪,慨世道之日薄。
徒外飾焉是逞,無一分之廉恥。
市上爭利之賤夫,固無怪于如彼。
彼為士而尚爾,豈非可愧之尤者。
然邪正之在彼,蹇用舍之在我。
茍?jiān)绫嬗谖慈?,彼何自而矯誣。
是知鞭之欺人,買者之愚。
人之欺世,用者之昏。
格物知人,要在清源。
理窮心正,物何能惑。
我明此義,用規(guī)人牧。

世有禍人之家國,固厥類之非一。
遠(yuǎn)而蠻夷之窺覬,近而奸兇之僭竊。
爭投間而抵隙,迭為蟊而為賊。
然鎮(zhèn)撫制服之有道,是亦無足以為憂。
安知不測之禍患兮,直藏于憸利之口頭。
類猛獸與毒藥兮,未有不至于碎裂。
始甘言而卑辭,固未見可畏之跡。
迨亂政而敗度兮,始覺為禍之慘烈。
誰料高墉之顛覆,由鼠牙之穿穴。
原厥禍之所來,自三寸之利舌。
惟切切而善諞兮,縱駟馬而不及。
舞一心之奸回,巧迎合而喋喋。
每倒言而逆說,紛辯詐之百出。
進(jìn)一售于君側(cè),甘若醴而易入。
是非善惡之轉(zhuǎn)易,白黑薰蕕之倒置。
陷賢哲于朋黨,指正直為奸偽。
不辨鳳凰與鹖雀,孰察明珠于薏苡。
君心以之而?;?,國政于是而敗毀。
若醇酎之入口兮,嗜其味而忘其醉。
遂衰亂而莫振,致危亡之立至。
胡天下國家之巨患,而生夫人之牙齒。
發(fā)于口之甚微,禍于人者至大。
倘非明主之灼見,舉未免于受敗。
利口之惟賢兮,商辛用以覆亡。
口辯之無實(shí)兮,嬴祚為之不長。
速隋氏之分崩,乃裴矩之釀孽。
致唐祚之中絕,實(shí)林甫之口蜜。
是何一舌之嘵嘵兮,禍卒至于此極。
念人主之居位,孰無意于善治。
庶警戒于無虞,將萬世而不墜。
然徒事于外憂,眛大患之在內(nèi)。
或窮兵而勤遠(yuǎn),絕暴橫于榆塞。
或高城而深池兮,禦外敵之覬覦。
謂備患之既密,百無一之可虞。
反不知殿陛之下,秘覆邦之巨猾。
比大木蠹生于心腹,鮮不為之顛越。
故圣人之為國,務(wù)必先乎遠(yuǎn)佞。
進(jìn)嘉言之輔理,斥讒說之殄行。
既至明以照奸,百利口兮奚為。
偉仲尼之一語。
誠有國之深規(guī)。
重曰:想彼憸人,有舌如刀。
毀道傷理,為昏為妖。
亂之初生,孰非由茲。
戒哉人主,去之勿疑。
一開其口,邦其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