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376,分1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七言律詩
次韻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相逢倏已別期臨,杯酒離筵肯訴深。
人事百年難會合,臺名千古始搜尋。
菟裘計拙猶堪老,宦海身游莫自沈。
棣萼分輝遮一嶺,來詩三復更長吟。

避風投宿水邊倉,忽憶吾兄在首陽。
千里萍蓬同作客,一天鴻雁久離行。
詩成海運論形勢,興適江漕發(fā)篋箱。
欲問愁城如許大,滿空霜月若為彊。

次玉堂失鶴韻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誰遣丈人墮九天,絲寒縈足繞欄邊。
戲游爽地寧同鶩,驚報寒更欲替蓮。
閒里好隨鑾殿客,夢中真見雪堂仙。
凌風一舉尋無跡,遼海茫茫月滿筵。

矗石樓(癸巳)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落魄江湖知幾日,行吟時復上高樓。
橫空飛雨一時變,入眼長江萬古流。
往事蒼茫巢鶴老,羈懷搖蕩野云浮。
繁華不屬詩人料,一笑無言俯碧洲。

京洛風塵一夢悠,從公聊作靜中游。
江山曉作雙眸畫,樓閣晴生六月秋。
問數可能探理窟,談仙直欲謝時流。
歸來穩(wěn)放輕舟下,自喜猶能近白鷗。
⑴ 公嘗注皇極內篇。積功二十馀年而始就。是日。論內篇及參同契修鍊之法。

臨風樓(七夕)(乙未)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勝事由來天所慳,臨風樓上且偷閒。
樹遮午熱風生檻,云破秋陰日映山。
老鶴飲多如酒渴,寒蟬吟苦欲詩斑。
萬竿脩竹臨池岸,塵土城中自不關。

嶺南樓(乙未)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樓觀危臨嶺海天,客來佳節(jié)菊花前。
云收湘岸青楓外,水落衡陽白雁邊。
錦帳圍將廣寒月,玉簫吹入太清煙。
平生盡有騷人興,猶向尊前踏綺筵。

雨留新蕃縣(丙申)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已見中秋月欲虧,南州行客尚逶遲。
紅云北闕三千里,白發(fā)高堂十二時。
醉別故人風挽袖,愁吟孤館雨催詩。
徒令倦仆知饑渴,屈指歸程并日期。

徙倚西山欲掩曛,平看鴉背閃馀紛。
虛檐夜納胡笳月,碧瓦晴連海戍云。
漸近別懷如水遠,無邊詩興與公分。
但令日日參高座,清暑冰漿不要勛。

縹緲城頭翼瓦齊,登臨唯覺遠山低。
殘云返照迎初席,玉笛瑤琴送早雞。
檻外長江橫似練,空中明月近堪梯。
唐公此意真先得,恰把亭名二字題(亭名唐公皋所命。且書額。)。

書堂。次金應霖秋懷(辛丑)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秋入梧桐撼一年,翻思宿債負山川。
病中猶憶圣呼酒,貧里寧甘兄事錢。
紫氣仙人函谷外,黃冠道士鑒湖邊。
平生謬廁金閨彥,不及渠家養(yǎng)寸田。

讀東國史。用應霖韻(辛丑)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蠻觸乾坤計未良,孰為猛獸孰群羊。
爭疆爛沸雖從漢,開國神明實自唐。
但有名存離復合,不隨形滅臭兼香。
秋風白日書窗下,獨對遺編永憤傷。

夕霽舟上。示應霖景說(辛丑)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不堪盡日群書擁,難負高秋積雨晴。
暮色漸迎山色暝,霞光時倒水光明。
愁連海上孤查遠,興繞江東一雁橫。
暫出瀛洲弄煙艇,何如耕釣赴初盟。

泰安曉行。憶景明兄(壬寅)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① 時兄賑恤敬差在嶺南。滉以救荒摘奸御史往湖西。
郡城吹角夜開門,祇為王途急驲奔。
殘夢續(xù)鞍身兀兀,游光連海月痕痕。
驚人別鶴投孤嶼,趁雨耕夫出遠村。
湖嶺相望隔千里,不知何處戒征轅。

宿清風寒碧樓(壬寅)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半生堪愧北山靈,一枕邯鄲久未醒。
薄暮客程催驲騎,清宵仙館對云屏。
重游勝地如乘鶴,欲和佳篇類點螢。
杜宇聲聲何所訴,梨花如雪暗空庭。

鎮(zhèn)川東軒(壬寅)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菲才直道詎追前,懦性從來合佩弦。
民病欲蘇時雨后,春光都盡客愁邊。
當軒翠樹圍青幄,照眼紅花羃紫煙。
荒政盡由賢守宰,莫令并棄艾三年。

① 時金子裕氏及家兄為承旨。先生仲子架虛為參奉。公干為京畿都事。滉忝舍人。南伯仁為成均學正。又安大寶為刑郎。以豐基鄉(xiāng)人同參。
引退非緣忘主恩,高年自合愛丘園。
一鄉(xiāng)會餞簪纓簇,二品辭歸齒德尊。
天為宵歡收積雨,月因離恨照芳樽。
憑風寄與詩僧道,林下如今可共論。

湖上園亭偶出。效康節(jié)體(壬寅)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何限名園漢水頭,閒來無處不堪游。
白魚切玉家家興,黃菊排金院院秋。
酌酒喜臨高榭豁,題詩愛向曲闌幽。
更知易厭紅裙醉,要學沙鷗浩蕩游。

與諸君同登狎鷗亭后岡(壬寅) 明 · 李滉
七言律詩
斷阜瀕江勢欲鶱,與君登眺暢形魂。
浮云繞堞齊神岳,落日低空近海門。
萬世(世。一本作事。)經營槐穴夢,一時感慨菊花樽。
沙禽豈管人間事,浩蕩風流無語言。

此地乖逢又此行,紛紛離合況平生。
頭因別久欲添雪,愁為秋深更筑城。
鳥過豪英多偉跡,龍蟠形勢稱雄名。
思君坐數同襟樂,祇在山中耦舌耕。


共376,分1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