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辭賦
河圖賦 明末清初 · 趙緯韓
厥初伏羲,繼天立極。
至化坱圠,神功不測。
乾坤定位,坎離對峙。
眾妙無門,斯文未備。
于時縈河日稷,彩霧祥云。
龍駒躍波,背負星文。
山川獻瑞,神物效靈。
是曰河圖,厥數(shù)縱橫。
一三為奇,二四為偶。
陰成六八,陽著七九。
森布列而不錯,儼相對于十五。
近取為法,天俄可度。
極其數(shù)而測天,達其變而析理。
日月有遲速而道分赤黃,星辰有經(jīng)緯而不失躔次。
二儀扶輿兮雨旸時若,六氣調(diào)和兮風雷順軌。
人文煥然大彰,天道昭乎可紀。
夫豈獨觀乎天文,以化成天下。
亦可以見天地之心矣,然則是圖也。
體天地協(xié)陰陽,具眾理統(tǒng)萬方。
受符于上帝,為瑞于圣王。
覆載以之平成,昏明以之有常。
物得其宜,人得其道。
為綱常于萬古,作棟梁于宇宙。
由是推衍四象,創(chuàng)畫八卦。
參奇偶而表里,合陰陽而終始。
其理則甚微甚妙,其象則至簡至易。
幽而為鬼神,大而為天地。
近而民彝物則,遠而千世之日至。
莫不炳炳焯焯,昭布羅列于方寸之中。
直與洛書并美匹休,同作指南于群蒙。
是知圣人御世,與天為徒。
天不愛寶,地不秘靈。
產(chǎn)祥錫瑞,拔蔀開冥。
輸乾坤于數(shù)點,該萬象于一畫。
主宰于兩儀之橐鑰,元氣于空中之細物。
雖復洪水滔天而不能溺,大旱流金而不能鑠。
后羿之藝而不能射,共工之力而不能觸。
女媧鍊石而不能補其數(shù),蚩尤干紀而不能亂其度。
生天而生地,終古而不老。
帝得之而為帝,王得之而為王。
高辛氏、堯舜氏、大禹氏、殷湯氏,咸得之而不倍,作傳受之心法。
猗歟休哉,靈莫測兮。
雖然,道不常亨,一治一亂。
否泰迭承,污隆相間。
一自姬轅不西,文運告訖。
綱壞紀轢,大業(yè)潰裂。
拋疇范于草莽,磔象數(shù)于戰(zhàn)伐。
皇靈晦蝕,蕪沒于豺虎之埸。
帝象流離,消沈于風雨之域。
以其時考之,天未欲乎平治。
誕生宣尼,文不在玆。
接百王之統(tǒng),繼千圣之緒。
構(gòu)乾坤而樹正氣,廓屯蒙而掃荒穢。
修春秋、制禮樂,而與天下更始。
其為事功,與庖羲以并駕。
將見圖出而鳳至,應玄圣之神化。
天何為而惜此,發(fā)浩嘆于夫子。
我知之矣。
天之生大圣。
豈偶然而已哉。
天既生庖羲于大道未顯之前。
而使彝倫肇修于元始。
天又生尼父于大道既熄之后。
而使彝倫復明于叔季。
則前圣也后圣也。
易地則皆然。
惟彼圖之出不出。
無益損乎上天之載。
嗚呼。
圣人既出。
雖無此圖何害。
圣人不出。
雖有此圖何貴。
圖則為圣人出。
圣人非有意于符瑞。
然其有有圣人而圖不出之時。
未有無圣人而圖虛出之世。
此圖之所以只見于庖羲之御天下之日。
而總皇王兮冠六經(jīng)者也。
厥今黃河清泰階平。
調(diào)玉燭穆璿衡。
登萬姓于春臺。
囿一世于壽域。
黃龍紫鳳赤雁白雉之屬。
駢進而迭興。
景貺殊徵。
肸蚃而畢集。
所未致者惟圖也。
蓋有之矣。
我未之見耶。
遂作頌曰:于穆皇道。
隱于沕芒。
微莫顯兮。
握乾酌元。
探玄賾黃。
帝所眷兮。
有矯風驪。
超波跳沫。
背負圖兮。
受而為則。
象天圖物。
至德符兮。

海大魚賦 明末清初 · 趙緯韓
余讀雋永,癖于齊策。
至于海大魚之說,未嘗不掩卷而太息。
曰夫君之有過,臣必諫之。
諫而能改,是謂善諫。
雖豚魚木石之皆可感,況人心之不昧。
肆引君而當?shù)?,貴轉(zhuǎn)禍而為福。
故規(guī)諷之非一,在連類而引物。
言罷,潛心蠹簡,揣摩今古。
沈吟不足,援筆成賦。
其辭曰:昔齊宣王有弟曰嬰,翩翩濁世蓋世豪英。
茅分于薛,寵莫與京。
勢逼諸侯,權(quán)傾列國。
是宜殫竭心膂,夾輔公室。
詘縱橫之辯士,贊仁義之鄒軻。
席九合之馀威,紹營丘之遺化。
奈何爭名涇陽,擬富魏冉。
瘠公肥私,不奪不厭。
忘君王之孤立,置國事于度外。
阽宗社于朝露,孰根本之庇衛(wèi)。
尾將難掉,肢大于脛。
將欲圖鞏基于湯沐,作金湯于一境。
鳩土石而筑斯,疲萬姓于奔命。
謂我薛之世有,庶圖存于永久。
于是謳呈皤腹,戒深讎保。
雖孱滕之甚恐,奈強秦之伺釁。
人皆莫欲,公遂拒諫。
爾乃左執(zhí)鬼中,右持殤宮。
戒門以絕,勿使之通。
謀臣卷舌,策士緘口。
客有請進三言,益一則烹。
公和顏色,虛坐而迎。
客入而拜曰:海大魚,遂趨而出。
公甚怪之,請畢其說。
客曰:敬諾。
若有巨魚,縱于大壑。
目若日月,鬐如山岳。
掀鬣則風雷霍忽,掉尾則天地晦塞。
鯨龍奔走而莫抗,鳣鮪倒側(cè)而潛伏。
豫且安敢施其網(wǎng),任公不能投其犗。
時從容而出游,孰有患于銜索。
及夫隨波游戲,蹴浪出沒。
忘洪濤之深淺,忽蕩漾而失水。
橫長身于平陸,隔波濤于尺咫。
將無救于蟻侵,遑有羞于蚖肆。
雖厭食于浙童,顧何補于魚樂。
物雖分于彼此,理無間于得失。
噫公子之有齊,若此魚之處海。
何忘本而思末,乃遺內(nèi)而居外。
況筑城而動民,致青齊之顛覆。
蕞一隅之彈丸,徒見擒于大敵。
毛安傅于無皮,城造天而何益。
盍思夫強干而弱枝,反役志于大其都。
倘鄰寇之大膊,并七十而夷屠。
豈此城之尚保,君獨存兮焉恃。
誠不可以脫淵,與大魚而奚異。
言未卒,公瞿然駭之。
灑然異之曰:余不敏,自恃強圉。
意崇墉之設險,若固有于永世。
彼門下之諓諓,豈深思乎大計。
咸拂辭而擊排,故余聽之邈邈。
今聞至論,霍然冰釋。
微子之言,吾其魚矣。
乃命輟之,祛其儲胥。
歡騰一域,慶浹全齊。
竟使策獻五管,謀甚七珥。
封鄒忌而克魏,隘楚儲而得地。
舉子文而樹后,善貌辯而復位。
利說道而管齊,與宗社而俱血。
由當日之善喻,保后裔于三窟。
嗚呼,人誰無過,能改者善。
改過之道,必資于諫。
雖盈庭之有言,鮮有倫而有脊。
徒謇諤而逆耳,祗招殃而沽直。
必也法莊游藩,師墨抵巇。
與天為徒,掩其忌諱。
懿荀息之警語,多晏嬰之規(guī)箴。
此齊客之所以得其旨而入則鳴,能繩愆而弼違,俱得其歡心者也。
獨惜乎言貴得正,辭必忌諱。
淳于滑稽,圣人斥之。
朔皋詼諧,君子羞之。
彼客言之三字,得不幾于徘優(yōu)。
雖善道而廓迷,豈知乎陳善閉邪之道歟。
我固知靖郭之聚客,盡權(quán)謀而術(shù)數(shù)。
垂馀教而肯構(gòu),蓋貽厥之有故。
玆孟嘗之魚客,僅一人于雞狗。
雖然,世無史魚,圖有鸞徼。
般紛紛諛佞之盛習,孰迨往而無詔。
偉若人之魚諫,溯往牒而罕覿。
顧何論其言之正不正乎,深有取于薛公之弗咈也。

嗚呼,人蹶于垤,不蹶于山。
舟覆于潭,不覆于灘。
禍伏于豫,患生所忽。
樂不可縱,安不可佚。
凡人傲怠,尚有佚罰。
矧爾人主,其敢于逸。
宴安懷鴆,盤游產(chǎn)害。
興亡判玆,理亂若契。
所欲者細,所系者大。
世之人辟,奈何不戒。
嗚呼,一日萬機,厥位艱哉。
俯臨元元,高寄巍巍。
負宗社重,佩安危責。
夷狄旁狺,何以卻之。
奸邪競進,何以斥之。
一念之差,千里之謬。
蕩逸則亡,勤勞則久。
其機若此,盍自猛省。
罔念克念,作狂作圣。
世之人辟,奈何不警。
嗚呼,彼昏不知,惟逸是耽。
荒樂無度,愆十風三。
目厭華奢,心窮侈忲。
淫于原獸,蠱于蛾黛。
浮云邦政,越視國事。
蕩情極欲,蠹心肆志。
國其殆而,身安得保。
鼎魚之游,堂燕之呴。
往轍孔昭,來軌可探。
世之人辟,奈何不監(jiān)。
嗚呼,酒池牛飲,夏祿告訖。
長夜忘日,商宗不血。
阿房高枕,一炬焦土。
金掌撐空,海內(nèi)虛耗。
羊車才稅,錦帆迷津。
蓮枯齊步,草沒臨春。
滔滔皆是,惟逸之故。
歷考往牒,班班可譜。
與其逸亡,孰若勤興。
世之人辟,奈何不繩。
嗚呼,殷憂啟圣,勤篤資洽。
堯瘦而瘁,舜墨而羸。
唐虞卓乎,俗臻雍熙。
夏基四百,禹脛無胈。
殷創(chuàng)七百,湯敬慄慄。
中宗寅畏,武丁舊勞。
文心翼翼,武德日昭。
勤家儉邦,罔敢或豫。
玆惟享年,多歷年所。
世之人辟,奈何不法。
嗚呼,立王生逸,不知稼穡。
周公告王,戒以乃諺。
宋璟進圖,俾知勞勤。
知民疾苦,所其無逸。
誰能引逸,自就滅德。
天道周流,自強不息。
陰陽屈伸,日月往復。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惟其日運,是以悠久。
世之人辟,奈何不悟。
嗚呼,盤盂有銘,幾扆有刻。
念切丙枕,心存夕惕。
舜雞是孜,禹陰當惜。
兢兢宴閑,業(yè)業(yè)幽獨。
如持盤水,若御朽索。
縱逸之心,何從而闖。
驕忲之欲,何緣而侵。
三王可四,五帝可六。
乃知逸者,治化螟??。
世之人辟,奈何不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