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4,分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古風
有樹芃芃兮山之阿。
樹枝欲靜兮天風多。
風不停兮柰爾何。
兒有祿養(yǎng)兮為親怡。
親不待兮將何為。
感皋魚兮淚空垂。
我語天風兮莫吹彼樹上烏。
彼烏能反哺啞啞引其雛。
嗟嗟我生兮不如烏。
挺挺霜崖松,泠泠古井泉。
伊人秉貞潔,可以況清堅。
芳齡二八馀,于時移所天。
白首谷同室,豈云中道捐。
結帨甫六載,矢心期永年。
遺息方在哺,顧影常悲憐。
從茲屏膏沐,孝養(yǎng)志惓惓。
蔬食每不足,姑嫜飽肥鮮。
殷勤脫簪珥,為粥簡與編。
幸侍二親老,繼復歸重淵。
艱苦已備嘗,家立子且賢。
高堂坐華旦,?衣舞蹁躚。
抗節(jié)世多有,孰保終始全。
景行人所欽,青史容無傳。
椿萱嗟已零,棣萼繼凋喪。
永佩過庭言,無復倚門望。
始賴伯氏存,亦祔泉臺葬。
子立復何依,旦夕增悽愴。
皇皇沒世悲,耿耿終天悵。
愿言守厥身,名宗庶能亢。
盛年結縭時,擇配良偶諧。
將期共白首,遽云中道乖。
大義往從之,豈復惜馀骸。
仰思親在堂,俯痛子在懷。
茹蔬保貞潔,蓬首仍無釵。
從一志靡移,寧如枳逾淮。
竭力奉姑章,孝養(yǎng)誰能儕。
青燈課兒學,賢希參與柴。
壽今過古稀,德光詎終埋。
赫赫頒旌書,昭昭下天階。
綽楔表高門,榮寵垂無涯。
千古共姜節(jié),清風與之偕。
青蒲翳拳石,秀碧浮東海。
龍骨自糾纏,霜須更瀟灑。
九節(jié)信通靈,四時常不改。
不遇九疑仙,中流復誰采。
憶昔中村居,名流盛詩賦。
百年何所馀,合抱當時樹。
良疇盡膏腴,豐年詠多稌。
況負邑城南,相違一舍許。
桑麻遂敷榮,牛羊樂孳乳。
累累近古墳,宰木煙云昏。
日落雙鐘畔,惟應狐兔蹲。
欲持一杯酒,往慰千載魂。
承家有賢令,馀慶知長存。
尚期守茲業(yè),綿綿在兒孫。
浦城潘君景瑞為吾應天教授節(jié)庵李先生之婿也景瑞為館甥時嘗與予講學于玉兔泉東書樓之上情好甚洽尋以遭乃尊鴻臚府君喪扶柩還閩遂爾別去邇來十有馀年矣每一思之未嘗不引睇南望也適其姻婭余正術考績來京始得詢其起居之詳然予聞之古人之交友有曰金蘭契者蓋取易同心之語也茲正術歸無以為景瑞贈因求中書希純吳先生作為墨蘭并題數(shù)語于上托正術以寓景瑞庶以附于古人交契之義而伸久別之忱云予之所望將必有徵于他日也
叢蘭在幽谷,濯濯冰雪姿。
霜筠共貞操,楚楚瑯玕枝。
光風汎疏穎,白露凝華滋。
清芬被百草,豈為無人知。
我欲結為佩,采芳薦彤墀。
怊悵隔澧浦,路遠莫致之。
悠悠十年別,迢迢千里思。
含情托毫素,永固同心期。
嗣皇謹時思,烝祀烈祖考。
攝行遣貴戚,分陪及微眇。
陛辭赴三陵,出郭天乍曉。
員精升旸谷,晴暉散林杪。
況當一陽生,便覺春意早。
仰顧天壽山,巍巍倚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