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34,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古風(fēng)
嘗聞陶隱居,燒丹白云嶺。
所志在神仙,不落死生境。
至今嶺邊人,相傳事幽屏。
出門見縣吏,退避匿形影。
君今往治之,順?biāo)醉毲屐o。
勿求上官知,而乃事威猛。
威猛民不堪,舉目視前阱。
譬如汲淺井,不煩用修綆。
又如煮小鮮,不煩用牛鼎。
鼎大火易燔,綆長勢難整。
清靜兩言中,味之覺雋永。

少年誦詩書,心恒慕伊周。
蹉跎成老大,白發(fā)上我頭。
作羹不為梅,濟(jì)川不為舟。
金馬石渠間,強(qiáng)陪英俊游。
去年歸故山,幸得兩月留。
坐石聽啼鳥,持杯發(fā)清謳。
豈敢肆雄辯,萬物移春愁。
自從到京國,仍懷杞人憂。
故山不能見,畫中容可求。

長橋跨蛟溪,青山繞四周。
聞君年少時(shí),扁舟泊溪頭。
臨深戒在心,坐臥不出舟。
于今二十年,乃復(fù)思追游。
追游不可得,官職相牽留。
溪上采蓮曲,山中采芝謳。
采芝貴及春,采蓮貴及秋。
秋無蛟龍害,春無虎豹憂。
二者不可兼,問君欲何求。

勿謂吾竹瘦,竹瘦形乃奇。
潛龍?jiān)孪掠?,老鶴風(fēng)前姿。
云丘有帝竹,其種舜所遺。
一節(jié)可為船,維楫將安施。
況我未眼見,傳聞猶可疑。
何如此瘦竹,真作俗士醫(yī)。
挺挺若骨立,森森如直鰭。
萬古孰同節(jié),西山饑伯夷。

嘗聞靈壽杖,似竹還非竹。
天然合尺度,而自有節(jié)目。
漢庭賜孔光,不稱三公服。
今歸羅隱君,始脫泥涂辱。
暫曳過崆峒,終攜入盤谷。
扶顛與持危,要不藉僮仆。
赤藤苦不堅(jiān),桃竹頗類俗。
草木若有知,安能不羞縮。
但恐君力強(qiáng),棄置倚墻屋。
蛟螭見光怪,雷電時(shí)相逐。

蟠桃在海中,去此幾萬里。
西橫一枝來,累累生九子。
九在易之陽,一乃數(shù)之始。
從一至百千,其算猶未已。
陽雖有老少,中各含生理。
祝壽更祈男,畫意或如此。

湘水有白云,飛飛無定止。
朝從水東生,暮向水西起。
東西浩無涯,要不離湘涘。
游子在長安,去湘八千里。
望云云不知,吾寄吾思耳。
他山豈無云,吾親不在彼。
湘水豈不遙,白云長戀此。
朝暮望不休,變化安可擬。
或薄如輕綃,或積如結(jié)綺。
或碎如衣穿,或亂如旗靡。
或如鳥翼張,或如魚鱗比。
或如馬脫銜,或如車就軌。
或如神仙人,冠服盡奇詭。
或如禮法士,弁冕而端委。
郁郁復(fù)紛紛,千里猶尺咫。
高山不礙目,況乃隔城壘。
愿言借長風(fēng),吹我渡湘水。
長風(fēng)軟無力,不能移步跬。
愿言隨飛鴻,直入湘云里。
飛鴻有長翮,我乃無短羽。
望之若可親,即之又不邇。
何日得依云,不以望為喜。
我作飛云篇,聊以代陟屺。

家有二頃田,負(fù)郭仍膏腴。
城有五畝宅,繞屋皆桑榆。
客來一斗酒,不則飯一盂。
僮奴足使令,而不親樵蘇。
高眠日晏起,州縣無追呼。
試問舉族間,盡有此樂無。

吾飲苦不多,不待戒而止。
止不在多言,戒在方寸里。
五斗可解酲,古人紿妻子。
不飲固鮮歡,劇飲亦何喜。
從容五七行,客散主亦起。
飲與不飲間,乃自有至理。
獨(dú)醒似絕人,沈湎必傷已。
有德以將之,庶幾其免矣。
糟丘本無山,酒池焉有涘。
不醉不醒人,寥寥百千祀。

和陶復(fù)和陶,止酒亦云止。
君不慕子云,胡為相表里。
太常日日齋,以禮拒妻子。
君不屬禮官,胡為共悲喜。
紛紛止酒人,暮止朝仍起。
不如吾少飲,終亦無醉理。
文士多尚同,達(dá)人惟任已。
趣舍既殊途,發(fā)言斯異矣。
吾嘗夢醉鄉(xiāng),曠遠(yuǎn)無涯涘。
世復(fù)杜康家,不廢劉伶祀。

君性巧過人,乃自謂養(yǎng)拙。
豈惡人間世,紛紛學(xué)奸譎。
行拙常欲方,言拙常欲訥。
出門拙何為,不學(xué)事干謁。
北窗日高眠,詩書自怡悅。
文格不隨時(shí),自笑肱三折。
朅來試校職,就補(bǔ)贊皇缺。
但得祿代耕,莫問官冷熱。
況此函丈間,論議皆時(shí)哲。
春乘帳下風(fēng),夜立門前雪。
豈無惡巧者,為拙傳衣缽。

結(jié)廬在深巷,瀕水仍栽竹。
豈無閒隙地,可種奇花木。
惡彼競春妍,愛此凌寒綠。
主人好藏書,架插三萬軸。
挾冊就清陰,自課諸郎讀。
業(yè)成獻(xiàn)瑯玕,萬言猶未足。
殺青日無虛,坐見長林禿。

王君名真愚,惡世多狡獪。
千金為卜鄰,喜我愚相類。
彼此兩忘形,送迎嫌瑣碎。
客或不具冠,主亦不束帶。
有時(shí)呼濁醪,對酌取同醉。
殽核隨有無,盤飧戒奢忲。
古人縱真率,要不過吾輩。
君今別我行,拂衣何綷?。
豈憶秋江寒,鱸肥正堪膾。
槜李有青襟,一一待品裁。
既無州縣勞,亦鮮簿書債。
教育得英才,君心豈不快。
嗟我愚無徒,獨(dú)行恐招悔。
剩馥與殘膏,何由復(fù)沾丐。
臨岐對樽酒,不飲發(fā)長嘅。

我觀天下人,一一皆有母。
獨(dú)我無母兒,少小依諸舅。
朅來幸長成,恒不侍左右。
微官遠(yuǎn)鄉(xiāng)閭,薄祿戀升斗。
舅從江南來,出迎急奔走。
扶掖上高堂,百拜九頓首。
開樽呼小童,具饌命新婦。
嬰兒喜牽衣,效我前為壽。
豈是骨肉情,天然知所厚。
歡聲動(dòng)比鄰,自卯飲至酉。
人生百年中,此樂良不偶。
舅呼我來前,我樂汝知不。
見汝猶見娣,意豈在樽酒。
樂極翻成悲,又恐別不久。
秋風(fēng)吹薄衣,斜陽掛衰柳。
恨無魯陽戈,匆匆遽分手。
昔日渭水陽,今朝潞河口。
世異情不殊,所乏惟瓊玖。

結(jié)發(fā)事詩書,常以酒為佐。
買書不論錢,得酒寧復(fù)貨。
書多酒滿缸,不慕官職大。
天寒研生冰,飲劇瓶屢臥。
光陰箭脫弦,豈但蟻行磨。
不飲復(fù)不吟,落莫可能過。
送酒兩鄰翁,對酌相賡和。

董子漢大儒,正誼不謀利。
君為幾代孫,家學(xué)尚未墜。
下帷誦詩書,世事不掛意。
焚膏補(bǔ)日力,汲汲求道義。
先達(dá)每指云,是必清廟器。
安知古鼎彝,不粥今市肆。
計(jì)偕來京師,再就彤庭試。
拜官復(fù)儒冠,刀筆恥為吏。
月俸縱云薄,尚可供糗糒。
何必公與卿,然后可行志。
吾知函丈前,亦自有公事。
師生論議中,豈獨(dú)在文字。
八閩善人多,春風(fēng)應(yīng)遠(yuǎn)被。
象賢古所稱,知君諒無愧。

達(dá)官宜高居,胡為喜卑下。
豈是三命馀,動(dòng)欲循墻者。
天予固甚豐,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廈成,而后虛三瓦。
無梁架榱題,無牖飾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馬。
鬼瞰非所憂,客來可延坐。
看云數(shù)捲簾,看月疑乘舸。
溫燠不知冬,通明復(fù)宜夏。
有書常滿床,有酒常盈斝。
自讀仍自斟,高情還自寫。
豈無數(shù)仞堂,得志弗為也。

鐘聲非不宏,不扣常不鳴。
靈雞本司晨,暮夜乃無聲。
自鳴鐘不祥,夜啼雞遭烹。
在物尚如此,況為物之靈。
處世有至道,片言不可輕。
興戎與階亂,圣訓(xùn)何昭明。
十語九中理,一失禍所生。
所以不如默,終身安且榮。
仰觀卷舌星,俯誦緘口銘。
直欲效瘖啞,匪但守如瓶。

浴鳧 明 · 吳儼
仙人王子喬,舊賜上方履。
雙雙化飛鳧,翱翔云霄里。
吾鳧居水中,只影不相比。
春風(fēng)楊柳堤,秋月芙蓉渚。
新蒲細(xì)藻間,浮游復(fù)容與。
朝在河之洲,暮宿渭之涘。
孰云兩脛短,竟不致千里。
天然性好潔,日日浴不已。
非是惜奇毛,不屑受泥滓。
彼為稻粱謀,唼喋禍所倚。
吾自愛吾鳧,網(wǎng)羅知免矣。

齒落 明 · 吳儼
我年六十一,已落第三齒。
若更活數(shù)年,所存知有幾。
剛風(fēng)著唇吻,利與劍戟比。
豈待入腹中,而后疾病起。
譬若建重門,一扉常自啟。
外侮窺其間,孰禦而能止。
又若筑長堰,隙穴不容蟻。
今已決尋丈,不竭安肯已。
或言死與生,其機(jī)不在此。
不見張相國,齒盡乃食乳。
髫齔若編貝,或有短折死。
此雖釋吾憂,終焉非至理。
齒落竟何悲,不落亦何喜。
但愿不腫痛,叫號動(dòng)鄰里。
食物有所妨,肴核宜棄置。
朝夕啖粥糜,其味固自美。
出言有所妨,對客宜少語。
況我之所病,正在傷煩易。
憶我初落時(shí),掩口含羞恥。
只今落已慣,與不落相似。
作詩記歲月,亦漫戲云耳。


共34,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