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0,分1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古風
嗚呼女中圣,卓乎天縱姿。
昔辛舟梁慶,寔我母臨時。
軌贊先王政,徽嗣圣后儀。
忠孝家法正,道學世范垂。
立愛根于性,自幼動合規(guī)。
典讀五倫行,禮盡三喪期。
奉先蘋藻詠,逮下樛木詩。
敦親戒盈盛,秉心祛偏私。
崇儉德為柄,好生物之資。
澤流俱涵泳,孰非睿陵遺。
嗚呼女中圣,理合壽無疆。
不意巷哭競,大小縞衣裳。
郊路臣舁病,沐雨泣滂滂。
終事慟難更,琬琰敢揄揚。
哲命親克敬,仁德對休光。
嗚呼女中圣,陰化在人心。
可奈限終竟,摧號玄扃臨。
曩年虹倏迸,是夜雷胡祲。
玉欄花相映,銀海月空沈。
霞軿風飆勁,璜佩寂寞音。
白首憂思怲,瞻望松柏森。
操觚慚不硬,紼辭未成吟。
九月露輕清,云軸翳秋陰。
嗚呼女中圣,慟矣千古深。
人生七十古稀年,又過十年平地仙。
平地有仙爭睹先,鶴鳴芝田龜步蓮。
余唱童謠鵲衣娟,老歌相和康衢煙。
多君速我參壽筵,感君要我獻壽篇。
愧我才拙懷槧鉛,敢爾解撰三達專。
自是天翁佑于賢,七旬之前福已全。
德車轉(zhuǎn)轉(zhuǎn)賜繡韉,星發(fā)垂垂趨花磚。
蘭馥芝秀雨露天,珠弄于掌玉種田。
一紀之馀福猶然,圣世優(yōu)老恩誥宣。
我亦因此感懷纏,我家舊事留華箋。
羨君識喜慶纚連,門外車駟來駢闐。
同庚耆會畫圖傳,君今介眉春堂前。
象兕為觥觥作船,酌被春醴醴出泉。
啖棗安期羹雉篯,知君此日祝于千。
八座團團金月懸,愿君折桂舞蹁躚。
筮福仍如方至川,耄且期兮卲齡延。
君服斑斕君發(fā)鮮,海棠花下石公眠。
子子孫孫永綿綿,郭令頷之而已焉。
弧南瑞彩爛瑤躔,壽域春晷長暄妍。
吟舫覓句致君邊,蕪語秪是煙火緣。
表叔履坦亝公星槎之還。得闕里圖與古檜圖。重寶之尊閣之。使余題之。余因考原銘。演成七字。?后人知檜之為靈也已。
哲人萎兮梁木折,敬王四十一年壬戌中。
手澤一檜依舊在,一枯一榮關儒風。
后學參證闕里志,珠衡玉斗耀墻宮。
檜之為物誠難測,歷周漢秦枝葉濃。
永嘉三年一凋落,隋恭義寧復生叢⑴。
貞觀至治庶有驗,乾封再枯牝化雄⑵。
三百七十后四載,康定之榮儒運通⑶。
金胡兵燹無一葉,至元年間又童童⑷。
洪武廿載宿根活,與天地大元氣充⑸。
高過三丈圍四尺,柯葉凌云瑞旭紅。
自周至明三千載,三枯三榮吾道崇。
圣人手植有如此,何幸遺圖及我東。
如探江海本源邈,如彼日月蘇蝕同。
君不見元圣廟前有泉源,一涸一潤驗無窮。
⑴ 晉懷帝后三百九年。陏恭帝丁丑后生。唐興之兆也。
⑵ 后五十一年。唐高宗乾封三年丁卯再枯。武后竊政之兆也。
⑶ 宋仁宗元年庚辰再榮。乃興九儒之兆也。
⑷ 金宣帝貞佑二年甲戌。罹亂無枝葉。后八十一年甲午。為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根重發(fā)。乃明興之兆也。
⑸ 至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凡九十六年。
丁酉。內(nèi)舅入燕。嗅梅道人。求余隸書于公。葉笙林黃公子諸人已分去。無以副之。彼懇乞不已。后因使便。書送數(shù)紙。其回。嗅梅寫送二紙指畫。極神妙可愛。今作吟舫中物矣。時時披閱。起感千里墨緣。仍拈十三韻。
畫有意畫而筆畫,意畫無際筆畫神。
先會意中運于筆,意在虛空筆在真。
筆與意遇方可染,意外誰知指下春。
指頭畫法傳來久,元明之際多能人。
嗅梅道士淵源得,非意非筆全用皴。
不似是似自然合,流水枯木尤可珍。
見橋思行船思乘,心渲水墨平遠均。
此之謂得意外法,胸次寬闊點點新。
畫外之畫筆外筆,運會別意作別因。
用筆之處指以用,指前身耶筆前身。
髻灑帚堊俱傳妙,舅氏使我廚不貧。
敢言我筆濃堆墨,與嗅梅指共作親。
君愛我書如我愛君畫,墨緣天涯同比鄰。
如是我聞圣人言,一與醮百福源。
三十有室十五笄,嫁娶家家古禮存。
此禮之常也,年長天合異姓門。
今公白發(fā)行巹禮,交拜錦席繡雙?。
非三十非十五,郎兮婦兮八耋尊。
傍人爭問此何禮,我以答之是回婚。
回婚之禮,昔日之禮今日援。
昔日盛歟今日盛歟,一般青紅拖春軒。
有子有孫然后識此慶,況公嘉祉行又蕃。
專城供養(yǎng)今幾載,優(yōu)老華誥又新元。
壽而康寧曰仙耳,楚南大樹堂北萱。
老萊奉觴春酒熟,德星垂垂和氣溫。
愿言作此畫,分與一門及一村。
孰不永寶而,庸蘄于子子孫孫。
帝居遙在萬國上,瑞日中天正氣旺。
一種邪類入中州,大清天子何處向。
皇城七百里熱河,玉帛朝覲嗟久曠。
我東恭執(zhí)事大禮,奔問行人簡地望。
秋潭判樞膺是命,士友贈言家人悵。
重光春孟揀吉辰,戒裝策馬公獨壯。
崧陽浿江管綺羅,浐水龍灣閱關防。
一帶鴨綠離船時,餉使出餞官妓唱。
折柳樊圃謂之柵,開鑰遲遲鳳城將。
慣耳雞鳴與兒啼,惱煞馬鈴聒店炕。
曉窗吹角起困睡,當廠張蓋慰旅況。
青石會寧镵天角,白塔遼陽豁云嶂。
最是沈陽經(jīng)過地,呼虜舊恨未懲創(chuàng)。
天下第一關四通,不筑而柵別意匠。
清圣忠孝特鐫刻,姜女情恨善形狀。
怪底橐駝運石炭,歪項癭背腹膨脹。
大壽牌樓踰常制,王室先衰外禍釀。
大小凌河颶風晦,古戰(zhàn)場墟塞煙瘴。
盤山桃萼薊門路,醉仙縐衾倘無恙。
通州石涂一舍指,綠窗笙歌咽畫舫。
漢人屋子起無脊,唐女弓鞋繡幾緉。
玻瓈玟琪波斯市,雜東西亦俱蓄藏。
蓬首驅(qū)人折風冠,揚鞭得意前途訪。
侍表官員上頭出,三價次第成輩行。
雙角帽子一眼翎,文的武的形形?。
東岳廟前初齊整,正陽門外幾車兩。
禮部侍郎開衙坐,胥班拾紙爭奪掠。
三拜九叩先肄習,頭角參差闊袖飏。
蹌蹌趨過玉河橋,疇敢侮余共揖讓。
白飯頓吃青鍮器,蟻馬百鞭胡衕傍。
云霞纚纚瑞采織,桷栱相撐蕩瓦浪。
簇簇匆匆眼欲花,三貧宿債我未償。
話短貲乏文又澀,游賞莫詫大跌宕。
獨坐逾覺此身小,一粟搖搖萬頃漾。
玉泉奇觀勸君探,別時吾言能不忘。
大開蔘局許買賣,欽贊窯佛敕供養(yǎng)。
海淀浪鑿火不滅,可惜勝國費心刱。
正大光明水長閣,如今誰識百年王。
鬧熱凋殘頃刻在,乾運陽九龍悔亢。
尖鼻深目犬羊群,鴉芙蓉銀猶怯誑。
遌著東人胡示懦,謂我國強不能抗。
高麗風氣好自大,慎勿輕敵彼詐妄。
癡呆蒙人無禁制,爛熳黃衣掛諸笐。
新屯健兒納履宿,吉林將軍氣不喪。
林沁瑯函日月貫,真贗何辨語實讜。
聞說江南勝保援,近日稍熄氛雨湯。
朝陽匪徒果然殲,大處傳聞難必諒。
士氣何如奇握溫,江蘇杭浙毅魂愴。
風塵搖攘客懷悲,幾度艱危王靈仗。
言還幸遄乾隆年,上國覃惠偏邦仰。
兩國俱詡陪臣禮,子之呈文言甚當。
多君膂力為四方,一心誠勤非勉強。
再傳平安公私幸,意外消息先證向。
使役告竣無他役,馀暇何事而摒擋。
三慶演戲金難換,今古威儀各設張。
天寧花肆神木廠,圃入于玄苑探閬。
親王墓前架松街,百二十間如覆盎。
白馬關帝最神靈,歷拜文相祠何妨。
岳王殿庭秦檜縛,人來人去任一謗。
石經(jīng)石鼓璧宮圓,雍和吾游誰獨障。
廛里璣火連珠炮,上元已過東萊餉。
虎圈已空恣狐兔,燕窩太澹費鹽醬。
蘆溝太行蒼云劈,海亭明月仙鐘擋。
于人幾處大方家,開拓胸襟萬古暢。
事不踰法懸關和,人皆入規(guī)譬精鋼。
童豎不欺言不貳,真氣發(fā)于蓄五臟。
星田老矣為帝師,樹齋已與雨帆葬。
葉君生沒杳難辨,只馀周友開畫帳。
寶弆珍庋入摹仿,今人品藻古人伉。
覃溪古鼎竹垞石,零金個個揀沙壙。
倏忽光陰廿載間,心函莫憑我悵悢。
君結(jié)新契亦幾人,白頭傾蓋多倜儻。
五鳳樓上不見帝,但領賞賜心怏怏。
何人備駕德勝門,復睹華夏際明亮。
連山饌吏傳書日,較勝鴨船彼岸放。
紛紛相賀若元朝,家國太平喜無量。
反面仰副圣主眷,文繡玄豪奉天貺。
當今夷務應善覘,備禦良籌達黈纊。
歷歷山川皆舊顏,歸路日新相推蕩。
鶯制春衫鈴彯帶,蘭君迎拜麗暉鬯。
同社我亦候郊亭,亭柳斜斜綠已漲。
痛飲臥念中原事,清水洞里賢宰相。
維戌之年王春孟,相國登第舊甲慶。
法樂一等荷殊遇,恩綸十行宣教命。
是日圣上御紫極,重頒丹花儀節(jié)盛。
烏幾鳩杖仙童侍,香醞酌下國老敬。
長君腰犀孫導朱,頷之而已眾子姓。
天上上壽人間福,生老太平逮四圣。
我贅公門同參列,官守若鐵百里夐。
遙想御溝車馬闐,五云垂垂祥暉映。
人瑞于國慶于家,故事合補周官政。
憶昔未述重巹詩,留待今日二難并。
海產(chǎn)鹵薄無為壽,一雙仙鶴翅羽勁。
嘹亮清音花樹下,千六百年定形性。
公今倚杖隱幾坐,巍然二紀秉勻柄。
文章儒雅青邱誦,德業(yè)義理丹史正。
熙朝盛事宜畫圖,畫圖不盡詩以詠。
君我生長山之南,居然六十鬢發(fā)白。
君甲先我六年早,倒算干支我為伯。
君居去我一舍遠,遙望天門我近尺。
君是鄉(xiāng)氓我少年,噱噱大笑肩一拍。
君今自居回甲老,福祿君家為君摭。
調(diào)瑟于床配設帨,橫經(jīng)于筵子通籍。
一門六柱三軒駟,宅相卿月又嬌客。
是春含飴載弄璋,兆眹先見幾聯(lián)璧。
家國同慶慈恩覃,犀鞓崇秩亞赤舄。
外此清福君知否,清斯樓前一泓碧。
人生世間兩難兼,非我之言自古昔。
鑒湖一曲,奉敕秘監(jiān)承恩澤。
平泉甲乙,賜暇宰相品奇石。
若彼之盛今安在,不如一日醉三百。
三百日有六旬六,十萬八千開樽席。
君不見東鄰西社爭懸弧,朱門繁華列畫戟。
多君高臥清江上,遠岫彷佛謝眺宅。
謝眺未聞毓吉祥,德門慶集而善積。
華國文章掌邦禮,參籌雅望見石畫。
有腳陽春何處是,嶠鎮(zhèn)遺愛湖南亦。
擺脫科臼歸田園,國憂馀日資身策。
暮景無如知心在,寒江釣魚一笠屐。
坐臥不買惟風月,消遣猶賢是博奕。
我今退居林下廬,所與友者惟袯襫。
此去百年一瞬間,請君莫違叢桂夕。
謝靈運詩曰。雖非休憩地。聊取永日閒。陶淵明詩曰。相命隸農(nóng)桑。日入從所憩。余嘗誦此兩句。意作一園亭以名之。奉賀李公命余作莘憩堂三字扁。余曰莘即信之音也。憩即休之義也。公平生不以號稱。今此三字人呼之。則從而為號。與李白之北宅偃憩。樂天之青門行憩。有異矣。其書奉也。以一詩效七字頌體。庸伸追賀之忱。而其未能知謝,陶詩韻。能合于公之所憩也。
李公六十有八歲,致仕朝請圣明世。
國人皆曰賢無儷,我則謂公得晚計。
跡公妙年折蟾桂,五朝舊臣盛遭際。
六部三臬留威惠,冢宰一節(jié)存私諦。
平素淡然養(yǎng)榮衛(wèi),仙骨瀅澈本清脆。
望若芙蓉出水蒂,即之溫玉貯櫝礪。
履信推心能普濟,隨處用工自通藝。
鄉(xiāng)黨矜式者愷悌,弟兄友愛及妹娣。
賢配偕老百年帨,嗣子承恩一命筮。
未休之前車已稅,自修其內(nèi)門常閉。
白刃爵祿一言蔽,初非與世鑿而枘。
一片虛舟如不系,靈運何須益勉勵。
中原山水夙有契,玉浦滾滾日夜逝。
灘頭獨立尋??誓,云間高舉伴鶴唳。
昌后繁枝成陰翳,貽厥稽田作菑蓺。
蟬聲益清積雨霽,百里函書走髫隸。
命我試作門楣揭,濃堆墨字曰莘憩。
知公之志我自慧,我心如瀉滌泄泄。
莘野遠矣悵莫逮,獻酬莘莘交不替。
休文權(quán)憩后明睿,弘景移憩身委蛻。
羨公先我遂意銳,我亦有志竟一例。
斬釘截鐵結(jié)紆勢,為公揮灑愧造詣。
疥公壁上蘭與蕙,丑妍莫逃明光晢。
何時贈我璚琚制,往事一夢白玉砌。
禁苑午日花氣麗,金門曉漏霜靴曳。
臥念閱歷幾晴曀,馀生煩公莫相滯。
吾輩俱是喬木裔,進退江湖勉相繼,西望觚棱云迢遰。
圣上己巳。石居金侍郎回甲也。侍郎素清貧。禁家人洗腆之具。而一世士友多贈詩章駢儷之文。俾侈宴席之儉。侍郎尤厭溢。蹙蹙如也。橘山某曰。杯酒之豐悅于人。而文章之奇。造化之所系也。侍郎之意。亦自文章中出來。余豈忍飾其辭而負其意哉。略綴平日心所欽服者數(shù)語。庸補軸末之缺云。
古人之壽三有說,為君一道長生訣。
王澤之壽箕疇演,聲聞之壽正葩列。
夫子雅言仁者壽,壽民旨義上下徹。
太平之世多脩長,稟和氣兮正數(shù)迭。
蓋人正數(shù)百年是,聃篯寧卲何優(yōu)劣。
六十一歲石居翁,從此庶幾耄且耋。
凍梨皺皺容色古,霜花點點頷毫結(jié)。
個中昂藏不老狀,匪謂齒金而牙鐵。
眼如晨星氣堂堂,神凝秋水象朅朅。
朝齏暮鹽退之若,一斗百篇白也埒。
燈下細字三千卷,織之以心耕以舌。
跌宕風流能不挫,慷慨談論剩有屑。
善與人交多款曲,獨行己志尚高潔。
壽必有道三說在,小別光陰又大別。
經(jīng)幄郡府佐貳卿,總賴谷神亦卓絕。
聲容朗緩舉朝服,一段慎謹自守拙。
安心靜嘿得上壽,混跡塵間何所涅。
固知福源有由來,詩禮名門積慶烈。
從此蟬嫣優(yōu)馀景,瑤琴玉樹相怡悅。
耆英同甲五老會,旨酒湯餅次第設。
是時四友最可親,人壽硯壽葆晚節(jié)。
硯者石也石以居,南極老人頭似雪。
悟來愿學久視術(shù),篋中無用作生碣。
余友石儂趙善卿,重光之歲春季生。
寶瑟調(diào)和玉樹皎,白眉最良君家兄。
和氣融融盈一室,擬古無減阮咸名。
艷君重回生年月,設席紛紛獻壽觥。
我是舊契遙莫致,援筆成章以寫情。
髧發(fā)如昨今白發(fā),十年重逢相對驚。
君備諸福我不羨,君卜江南我未營。
數(shù)椽屋子僅旋馬,門前楊柳大江橫。
大江之上重疊巘,松柏郁蒼吞潮聲。
半畝方塘香草暗,一望水田秧針明。
棬竹為籬槲為架,碧梧陰涼柿葉赪。
躑躅山茶與木筆,并入紙窗品藻評。
草榻踞坐兒孫戲,瓦樽有酒無濁清。
二鶴迎賓茶童睡,主人自起一盞傾。
壁上古琴醫(yī)人俗,案上真書助人精。
如是行樂六十載,七十八十福來成。
寔是積累垂吉慶,亦由平素率心誠。
清福不與三公換,繄君于我疇輸贏。
堪笑埋沒紅塵事,坐看云煙心太平。
毋擾毋勞抱而處,玄牝之理必有禎。
從此衡宇載棲止,萬事人間自利亨。
藥以為欄花以徑,稻以為飯魚以羹。
家家機杼麻絲枲,女而織兮男以耕。
江南產(chǎn)業(yè)稱第一,我欲從之末由行。
愧我謏見守株兔,欽君卓識止隅鶯。
昔與同君游名勝,敦墅張園秋雨晴。
張園雅集七士友,四友先見壽詞呈。
今君生日那無語,更尋騷壇舊時盟。
此去三載兩人又,我與周溪即同庚。
時當續(xù)修七老契,吾輩咸作圣人氓。
圣上壬申。元老鄭經(jīng)山相國九十歲也。月城李裕元獻言曰。壽者脩也。與金石同其脩也。昔劉太尉寔。篤學不倦。壽九十一。文忠烈彥博。出將入相。壽九十二。顏侍中含。以孝聞。壽九十三。劉文靖健。行淳履正。壽九十四。榮逸士啟期。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壽九十五。應尚書大猷。有子八人。孫曾六十人。壽九十六。蕭太史德言。裒百王事。贊帝德。壽九十七。高中書允。年漸期頤。知識無損。壽九十八。陳道人元植。好積陰德。壽九十九。皆周漢以后逮皇朝善人也。有其德故享其壽。今相國之壽將無窮也。先以九人之壽敘之。復以九十字。仰頌九五福之一。
維經(jīng)山老人,九十足歲壽。
不倦篤于學,出入將相首。
其孝則誠敬,其行也淳厚。
鹿裘兮鼓琴,疇與之為友。
曰子子孫孫,式克昌厥后。
裒次百王事,日贊我圣后。
期頤識無損,積德祉多受。
而國之人瑞,在家之耆耇。
視此九老德,古有今亦有。
歸去來兮歸去來兮,我林繁茂胡不歸。
我心既足身亦足,無所喜時無所悲。
神仙何處降,不遠我欲追。
春秋閱六十,??先知吾非。
近宅青山屹,薛荔搴為衣。
不必問前路,朝暮滴翠微。
水流還多事,迎我胡競奔。
喬松閒覆垣,垂柳又對門。
乃瞻彼室堂,而琴書尚存。
僮仆卸山御,稚子攜酒樽。
老樹陰陰惟翳身,故園納納可解顏。
昔年茅棟成,偏為今日安。
交苔石徑知無人,棲燕蓬戶故不關。
筇屐隨行止,春意回靜觀。
閑花自落旋自開,山鳥飛去更飛還。
登高一長嘯,忽憶龍山桓。
歸去來兮歸去來兮,請與之子以遨游。
冥行而擿埴,何戀復何求。
百年倏忽一瞬,間繄少樂多憂。
祁寒暑雨皆怨咨,世情寄田疇。
或駕小車,或乘虛舟。
好說桑麻循彼野,先種槚杉樂斯丘。
蒼蒼山環(huán)立,村村水抱流。
盈虛物有數(shù),流行感不休。
已矣乎已矣乎,今我不歸待何時。
曷不托跡吾所好,胡為乎營營將安之。
出處吾自知,理順不敢欺。
初心負致澤,夙計遂耘耔。
空窺經(jīng)濟策,漫賦管蒯詩。
其志已先定,何待圣人以質(zh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