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古風
十里澄江數疊山,山低江遠橫長煙。
煙銷日出試騁睡,眼前萬象呈森然。
奔峭攢戚忽勒住,蔽虧草樹藏云泉。
泉流百道赴一壑,壑斷豁達回平川。
臨崖有亭號滄浪,帆檣影落軒窗前。
恬波風靜望不極,千頃琉璃倒浸天。
傍對南山前冠岳,憹青淡赭紛爭妍。
小嶼垂楊映柴門,還從水國開園田。
我生夙抱煙霞疾,誅茅勝地知何年。
謾把云山寄夢想,幾勞眉黛描連娟。
偶從數子辦清游,一旬縱覽忘食眠。
始知閒者足主人,雖居塵世真天仙。
促返終違久住計,寫真擬結重來緣。
安得移家老此地,三嘆更和坡翁篇。
君不見團團一片燔泥土,助我筆端蛟龍舞。
筑臺當時充瓦甓,作硯千秋伴毫楮。
膚理滑膩如酥膏,粗頑不數宣端曹。
貞姿只合看作玉,俗眼何能認是陶。
流傳到我亦已久,日夕摩挲不離手。
既別奸雄歸墨客,今榮昔辱渠知否。
蟾滴是季麝煤昆,相隨到處未曾分。
不敢作傳繼毛穎,放教獨步昌黎文。
水墨蒼然畫所貴,脂粉何難寫眾卉。
胸中不有煙云趣,筆下那除甜俗氣。
老杜論書我亦云,世上兒子徒紛紛。
山可神游幻林巒,花要蝶趁疑芳芬。
近日玄齋稱善作,直以高懷縑素托。
片幅能具萬里勢,突然蒼巘呀然壑。
又將敗筆貌花身,紙上嫣然解語人。
何須紅綠巧點染,墨色淋漓也亂真。
顧癡之藝獨殊絕,眾史不啻能超越。
竹邊奇石甚可愛,草底小蟲真疑活。
古色何論僧巨然,潑墨或作米家山。
幾年退筆仍成冢,敗墻張素從爛斑。
放教吾君能獨擅,我嘗染指今還倦。
交契曾從方外游,離隔何由數相見。
軸中收貯只數圖,疏梅敗蕉知幾株。
時時展閱輒開顏,作伴窮居吾不孤。
老圃筆力古來少,今態(tài)遠離仍古貌。
詩成手自寫軸末,兩美相合成至寶。
莫購迂倪與癡翁,囑兒十襲巾衍中。
續(xù)唱題后當跋語,句法何論工不工。
漢陽城中二三月,游賞千人萬人出。
千街車馬塵常暗,萬戶笙歌聲不絕。
就中何處最繁華,彰義門樓眺望賒。
眺望春光正浩蕩,無邊楊柳無邊花。
柳掩樓臺花覆蹊,斕斑眩耀令人迷。
蔥蔥北闕紅云繞,漠漠南山翠黛低。
聯(lián)鑣又向蕩春臺,松檜陰森巒壑回。
沓嶂聯(lián)綿排畫障,清溪激射吼云雷。
縹緲紅亭名洗劍,高占層巖臨絕塹。
沙明石白洞府邃,一點纖塵那得染。
總戒新營更壯麗,飛甍崷崒侵云際。
臨流酌酒坐移晷,懸崖蘿薜相陰翳。
酒盡方歸尚馀興,舍馬緩踏來時徑。
歡笑潭忘紅日沉,齊來重興朱闌憑。
朱闌幾曲映清漪,醉面全醒當晚飔。
塵愁到此覺頓豁,人境應知無許奇。
試拈畫筆?真面,尺幅煙云乍舒捲。
出山情似別佳人,臨去遲徊復顧戀。
列敘時人仍作詩,山陰脩稧真堪追。
醉中草敘筆入神,秪今誰是王羲之。
老去澹無營,棲遲茅屋下。
身世脫拘牽,日月送瀟灑。
棄世世亦棄,自笑無為者。
村俗重新正,兒女誇妖冶。
扶藜還懶動,雪泥怕沒踝。
惟有一架書,相守不相舍。
新年何所為,讀書山窗下。
邱墓隔湖嶺,悲哉闕掃灑。
鄉(xiāng)里舊風存,紛紜拜歲者。
兒女競踏板,村妝事艷冶。
老翁相扶攜,新衣長及踝。
案頭有舊歷,依依不忍舍。
春回才幾日,冰消響幽澗。
憐爾復南為,天涯縻薄宦。
蕭蕭動班馬,遙遙背征雁。
詎作三日惡,遠別心已慣。
唯應兩地夢,不道山川間。
北風蕭蕭鳴竹葉,四山依微映積雪。
平林煙暝棲鳥定,前郊日落行人絕。
相留何必待轄投,偶集無勞煩簡折。
循除冰澗乍嗚咽,隔樹村燈遠明滅。
莫辭清夜共留連,幸無俗務相牽掣。
土爐氣薰春意回,蠟燭光搖醉眼纈。
開箋興豪灑金壺,揮塵談清霏玉屑。
又看此歲秪數日,可惜流光真一瞥。
物外優(yōu)游自可樂,人間榮落君休說。
且待梅花賦新句,未害廣平心如鐵。
肩輿偶出淮南村,秋高氣爽清心魂。
霜楓葉脫見山多,海松林密當晝昏。
翠屏之臺盡幽絕,徑欲于此營田園。
臨歸再三回首望,一路斜暉透袂溫。
朱弦與手語,知音□□汝。
中曲正低昂,□□撫一場。
倏爾柔□□□壯,乍若沉潛乍飛揚。
滄海吟老龍,昆山叫彩凰。
子弦掩抑而凄切,大弦和緩而雄強。
希音洗箏笛,高調壓簫簧。
自余初學彈,出匣長置床。
歡弄手若舞,悲悶涕為滂。
斯須不可去,令我洗盡塵土腸。
偶閱列朝詩集中此詩。此際兒子來傳盛惠竹杖。其大小長短。實合作簫杖。因即鑿成。事非偶然。奇哉奇哉。次其韻冀和。
蒼蒼老節(jié)苔痕古,此君乃生南溟浦。
煙雨森森翠葉瘦,風霜摵摵秋聲苦。
喜君一干向我施,要我提攜作筇枝。
我聞黃癡曾有杖,杖頭穿竅為簫吹。
參差圓眼應星七,抑揚清韻諧鐘律。
唯將一條鎮(zhèn)隨身,卻笑孤桐長在膝。
當時簫杖錫嘉名,一曲時弄千山青。
蛟龍滄海深蟄吟,鸞鳳云霄相和聲。
行云遏絕石欲裂,朔風颯颯吹飛雪。
一縷馀音裊將收,萬里霜天儼寒月。
黃癡本是列仙流,詩篇繪素傳千秋。
我得此杖效作簫,撫弄聊以銷塵愁。
石峰千尋碧玉聳,海波萬頃鋪銀汞。
我時飄然逸思發(fā),一聲寥亮林巒動。
始知此事非虛言,謝子之詩至今傳。
悠悠難遇好事者,此簫無聲知幾年。
鸞驂杳杳無消息,虛報車箱去吹篴。
秪應聞此或來過,曲終時望長空碧。
黃癡簫杖傳自古,當年得之于湘浦。
既能有功顛而扶,且喜飛聲凄復苦。
唯簫與杖各異施,二者得兼但一枝。
長愛鏗鏗石徑響,一弄颯颯悲風吹。
長齊一身盈尺七,音和編鐘具六律。
和時妙韻巧隨指,坐處枯條橫在膝。
而吾一生抑高名,今朝偶得瑯玕青。
誰知葛陂老龍形,忽作秦樓孤鳳聲。
一曲將終管欲裂,尋梅又踏前村雪。
摩挲節(jié)節(jié)老飽霜,吟弄聲聲圓并月。
提攜暇日臨清流,怨咽商聲悲素秋。
穿云度曲聊快意,登高作伴應無愁。
調奇欲絕復高聳,身輕不待餐鉛汞。
窮愁聽此可全破,病腳從今嫌懶動。
始知是器妙難言,莫向世人輕相傳。
肯數天祿燃藜日,笑他唐殿催花年。
手撫口吹一太息,俗耳徒欣喧鼓笛。
君不見無限美材不作簫不作杖成虛棄,煙雨千竿空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