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魏晉孫綽(共 33 首) 古體 5四言 25辭賦 3 作品不分行

辭賦
天臺山者,蓋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臺。皆玄圣之所游化,靈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所以不列于五岳,闕載于常典者,豈不以所立冥奧,其路幽迥?;虻咕坝谥劁?,或匿峰于千嶺。始經(jīng)魑魅之涂,卒踐無人之境。舉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故事絕于常篇,名標(biāo)于奇紀(jì)。然圖像之興,豈虛也哉!非夫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非夫遠(yuǎn)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余所以馳神運(yùn)思,晝詠宵興,俛仰之間,若已再升者也。方解纓絡(luò),永托茲嶺。不任吟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
太虛遼廓而無閡,運(yùn)自然之妙有,融而為川瀆,結(jié)而為山阜。
臺岳之所奇挺,寔神明之所扶持。
蔭牛宿以曜峰,托靈越以正基。
結(jié)根彌于華岱,直指高于九疑。
應(yīng)配天于唐典,齊峻極于周詩。
邈彼絕域,幽邃窈窕。
近智以守見而不之,之者以路絕而莫曉。
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
理無隱而不彰,啟二奇以示兆。
赤城霞起而建標(biāo),瀑布飛流以界道。
靈驗(yàn)而遂徂,忽乎吾之將行。
仍羽人于丹丘,尋不死之福庭。
茍臺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域中之常戀,暢超然之高情。
毛褐森森,振金策之鈴鈴。
荒榛蒙蘢,陟峭崿之崢嶸。
濟(jì)楢溪直進(jìn),落五界而迅征。
跨穹隆之懸磴,臨萬丈之絕冥。
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攬樛木之長蘿,援葛藟之飛莖。
雖一冒于垂堂,乃永存乎長生。
必契誠于幽昧,履重崄而逾平。
既克隮于九折,路威夷而脩通。
恣心目之寥朗,任緩步之從容。
藉萋萋之纖草,蔭落落之長松。
覿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嗈嗈。
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于心胸。
蕩遺塵于旋流,發(fā)五蓋之游蒙。
追羲農(nóng)之絕軌,躡二老之玄蹤。
陟降信宿,迄于仙都。
雙闕云竦以夾路,瓊臺中天懸居。
朱闕玲瓏于林間,玉堂陰映于高隅。
彤云斐舋以翼欞,皦日炯晃于綺疏。
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惠風(fēng)佇芳于陽林,醴泉涌溜于陰渠。
建木滅景于千尋,琪樹璀璨而垂珠
王喬控鶴以沖天,應(yīng)真飛錫以躡虛
騁神變之揮霍,忽出有而入無。
于是游覽既周,體靜心閑。
害馬已去,世事都捐。
投刃皆虛,目牛無全。
凝思幽巖,朗詠長川。
爾乃羲和亭午,游氣高褰。
法鼓瑯以振響,眾香馥以揚(yáng)煙。
肆覲天宗,爰集通仙。
挹以玄玉之膏,嗽以華池之泉。
散以象外之說,暢以無生之篇。
悟遣有之不盡,覺涉無之有間;
泯色空以合跡,忽即有而得玄。
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于三幡。
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不言
渾萬象以冥觀,兀同體于自然。

望海賦 東晉 · 孫綽
因湛亮以靜鏡,俯游目于淵庭。
五湖同浸,九江叢溉,抱河含濟(jì),吞淮納泗,南控沅湘,西引涇渭。
洲諸迢遞以疏屬,島嶼綿邈以牢羅,殖嵬崔之碣石,構(gòu)穹隆之牂柯。
玄奧之府,重刃之房,鱗匯禺殊,甲產(chǎn)無方。
包隨珠,銜夜光。
玳瑁熠爍以泳游,蟕蠵煥爛以??漲,虛貝含素而表紫,蠳螺絡(luò)丹而帶緗。
青甲芬飆以微扇,玄木杳眇以舒芳。
其卉木則綠苔石發(fā),蔓以流綿。
紫莖菎綜,解以被渚;
華組依波而錦披,翠綸扇風(fēng)而繡舉。
長鯨岳立以截浪,虭?揚(yáng)鬐以排流。
巨鰲赑屃以冠山,烏鳠呼翕以吞舟。
鵬為羽桀,鯤稱介豪,翼遮半天,背負(fù)重霄。
舉翰則宇宙生風(fēng),抗鱗則四瀆起濤。
考萬川以周覽,亮天池之綜緯。
彌綸八荒,亙帶九地。
昏明注之而不溢,尾閭泄之而不匱(《藝文類聚》八)。
石雞清響以應(yīng)潮,慧軀輕遠(yuǎn)以遠(yuǎn)潔(《御覽》九百十八)
三馀孤戲,比目雙游(《初學(xué)記》三十)
文鯉黃鳣(《御覽》九百三十九)。
若乃惟馨陳祈,祝不愧言,或適于東,或歸于西。
商客齊暢,潮流往還,各資順勢,雙帆同懸。
偃如骕骦偕馳,挐如交隼軒騫。
⑴ 《文選》顏延之《應(yīng)詔宴曲水詩》注
⑵ 《北堂書鈔》一百三十八,《御覽》七百七十一

余少慕老莊之道,仰其風(fēng)流久矣,卻感于陵賢妻之言,悵然悟之。
乃經(jīng)始東山,建五畝之宅,帶長阜,倚茂林,孰與坐華幕擊鐘鼓者同年而語其樂哉(《世說·言語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