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淑均(?~?),字友松,福建晉江人。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舉人,即選知縣。道光十年(1830)應聘入臺,任噶瑪蘭(今宜蘭)仰山書院山長,曾編纂《噶瑪蘭廳志》。十四年(1834)內(nèi)渡,十八年(1838)復來臺主鹿港文開書院。作品見于《噶瑪蘭廳志》、《噶瑪蘭志略》?!紖⒖妓_廉《噶瑪蘭廳志》。編者按:柯培元《噶瑪蘭志略》作「陳洲均」,誤。〗(施懿琳撰)
七言律詩
水流天外海孤懸,幸有恩波及福泉。
港小能容舟入口,帆低不礙石多拳。
斜風撐出濤三尺,細雨收來幅十聯(lián)。
贏得人裝書畫稿,滿江都喚米家船⑴。
⑴ (作者注:「港口過鼻頭山對渡五虎,徑達泉南;每春夏交,內(nèi)地小舟裝販米石?!梗?。(施懿琳編校)
① 西峰爽氣〖作者注:「即枕頭山。」此詩又載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藝文〉?!?/div>
入我襟懷在此間,西峰不獨一員山。
何人解向紅塵灑⑴,對景能消白晝閒。
簾放竹猗⑵秋水碧,欄扶花亞⑶夕陽殷。
披衣興到馀酣處,槳打溪頭弄月還(施懿琳編校)。
⑴ 編者按:「灑」,柯培元《噶瑪蘭志略》作「洗」。
⑵ 編者按:「簾放竹猗」,柯培元《噶瑪蘭志略》作「地繞竹灣」。
⑶ 編者按:「欄扶花亞」,柯培元《噶瑪蘭志略》作「山然花氣」。
① (此組詩收于薩廉《噶瑪蘭廳志》〈雜識〉,又載陳漢光《臺灣詩錄》)。(湯圍溫泉〖此詩又載彭國棟《廣臺灣詩乘》?!剑?/div>
華清今已冷香肌,別有溫泉沸四時。
十里藍田融雪液,幾家丹井吐煙絲。
地經(jīng)秋雨真浮海,人悟春風此浴沂。
好景蘭陽吟不盡,了應湯谷沁詩脾(施懿琳編校)。
石磴盤旋暮色蒼,引人煙景入巖疆。
輕如翠帶拖嵐起,細與晴絲掛嶂張。
幾擔歸樵尋出徑,半林棲鳥抹斜陽。
來朝拂袖登高頂,雅近爐頭捧御香(施懿琳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