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詩
溪洞生煙十八重(作者注:「地在諸羅?!梗?/span>,亂山蒼翠簇芙蓉。
誰能望氣探銀穴,便欲乘云上玉峰。
五夜寒潮鳴戰(zhàn)鼓,二更殘日吐邊烽⑴。
風中挾火麒麟颶,奇事還聞犼斗龍⑵。
⑴ 作者注:「臺海頹陽如烽燧遞出,夜深方隱;奇觀也?!?/div>
⑵ (作者注:「見《東番記》?!勾嗽娪州d連橫《臺灣詩乘》)。(江寶釵編校)
仙桃高對佛桑紅,花信難憑廿四風。
百合奇香收鹿港,千年積雪望雞籠。
御冬旨蓄腌番蒜⑴,占歲豐穰驗刺桐⑵。
生性渾渾偏嗜飲,竹筒釀酒學郫筒⑶。
⑴ 作者注:「俗呼番檨??甲謺鵁o『檨』字;《居易錄》作番蒜,從之?!?/div>
⑵ 作者注:「先葉后花,其歲大熟?!?/div>
⑶ (作者注:「番酒,刳大竹釀之;味不甚佳?!勾嗽娪州d連橫《臺灣詩乘》)。(江寶釵編校)
高岸萋萋草似煙,白波青嶂水沙連。
編茅繞嶼千椽屋,架竹浮湖萬頃田⑴。
喚渡津頭劃蟒甲(作者注:「小船名。」),賣鹽市上用螺錢。
行人莫憚藤橋險,別是瀛壖一洞天⑵。
⑴ 作者注:「番架竹木浮水面,藉草成土以種稻,謂之『浮田』。見《番俗六考》。」
⑵ (此詩亦見連橫《臺灣詩乘》)。(江寶釵編校)
信有仙源可避秦,土番半是女真人⑴。
一年海燕常重乳,四季林花不斷春。
倒掛山禽如鳳小,寄居沙蟹與螺親。
敦厖未改鴻荒俗,丁壯扶犁婦負薪⑵。
⑴ 作者注:「元滅金,金人有浮海避兵者,為颶風飄至,遂孳種類。」
⑵ (此詩又載連橫《臺灣詩乘》)。(江寶釵編校)
巖穴曾棲宋客星⑴,勝朝事勢等零丁。
騎鯨人去天難問⑵,夢蝶園荒酒易醒(作者注:「明舉人李茂春隱處?!梗?/span>;
滿樹花開三友白⑶,孤墳草為五妃青;
哀蟬似訴王孫恨,暮雨蕭蕭不忍聽⑷。
⑴ 作者注:「土番,有宋時零丁洋之敗遁亡至此者。見《沈文開雜記》?!?/div>
⑵ 作者注:「鄭延平攻臺灣時,紅夷望見一人騎鯨從鹿耳門入。」
⑶ 作者注:「番茉莉,一名『三友花』?!?/div>
⑷ (作者注:「明寧靖王術桂浮海依鄭氏,王師克臺,王殉國難,五妃從焉?!勾嗽娨嗍沼谶B橫《臺灣詩乘》)。(江寶釵編校)
方言曾亦說臺員⑴,古塔嵯峨拂五云(作者注:「塔名秀峰?!梗?/span>。
斑竹至今悲烈婦⑵,甘棠自昔愛參軍⑶。
野牛馴后犁春雨⑷,蔣鵲飛來噪夕曛⑸。
閒卻朱提無用處(作者注:「臺地不用元寶?!梗?/span>,洋錢買得達戈紋⑹。
⑴ 作者注:「明周嬰《遠游篇》稱臺灣為『臺員』?!?/div>
⑵ 作者注:「鄭氏,監(jiān)國克??妃;夫死殉節(jié)?!?/div>
⑶ 作者注:「陳永華為鄭氏參軍,治臺有善政?!?/div>
⑷ 作者注:「荷蘭時南北設牛頭司,放牧生息。至今山多野牛,縶而馴之,可以耕種。見《小厓外記》?!?/div>
⑸ 作者注:「臺地無鵲,有太守蔣姓者從內(nèi)地購數(shù)百翼放之,今頗孳生;謂之蔣鵲?!?/div>
⑹ (作者注:「布名。」此詩又載連橫《臺灣詩乘》)。(江寶釵編校)
長街花鼓鬧春宵,獨坐荒齋意寂寥。
狷介誰如高士菊⑴,芳鮮共愛美人蕉⑵。
侵簾樹影斜隨月,繞榻濤聲冷帶潮。
料得明朝天氣好,竹溪應赴阮公招⑶。
⑴ 作者注:「臺地少寒,花開無節(jié)。惟菊至冬,乃盛開至二月;東坡謂:『菊性狷介』,誠哉是言也。」
⑵ 作者注:「四時皆開,芳鮮可愛;其花國之妖姬哉?!?/div>
⑶ (此詩又載連橫《臺灣詩乘》)。(江寶釵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