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98七絶 3093五律 2306七律 4048五排 158七排 28 91四言 13六言 46古體 639樂府 47 3 36 11辭賦 4 8其他 86聯(lián) 90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拼音:áo  韻部:
〈象〉
    (形聲。從口,敖聲。本義:哀鳴聲)
  • 同本義
  • 又如:嗷然(大喊大叫的樣子)
  • 叫呼聲;喧雜聲
    • 聲嗸儗以寂寥兮。——《楚辭·惜賢》。注:“呼聲也?!?/li>
    • 讒口嗸嗸?!?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339099'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劉向傳》。注:“眾聲也?!?/li>
  • 又如:嗷嘈(吵鬧);嗷騷(喧擾,不平靜)
康熙字典

  • 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 (豪韻)
  • 說文》本作嗷,衆(zhòng)口愁也。
  • 又《西京雜記》紛紜翔集,嘈嗷鳴啼。
  • 玉篇》作嗸?!?a target='_blank'>韻會》通作囂敖謷熬。嗷字從口??聲。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眾口愁也。董仲舒?zhèn)?。嚻嚻苦不足。食貨志。天下謷謷。陳湯傳。熬熬苦之。皆同音假借字也?span id="22uozyr" class='xlarge example'>從口。敖聲。五牢切。二部。按此字五經(jīng)文字、玉篇、廣韻、經(jīng)典釋文皆下口上敖。本說文也。今說文作嗷。後人所??改。詩曰。哀鳴嗸嗸。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