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104七絶 18038五律 8826七律 16680五排 591七排 89 989四言 47六言 224古體 1909樂府 200 18 269 34辭賦 6 31其他 286聯(lián) 252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
拼音:cái  韻部:
  • 見“”。
繁體或異體字:才纔
拼音:cái  韻部:
〈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橫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莖(嫩芽)剛剛出土,其枝葉尚未出土的樣子。本義:草木初生)
  • 同本義
    • 才,草木之初也?!墩f文》
  • 有才能;有本領(lǐng)
    • 試使斗而才?!读凝S志異·促織》
  • 又如:才郎(有才學(xué)的郎君);才哲(才智卓越的人);才雄(杰出的人才);才英(指才華杰出的文人);才杰(杰出的人才)
〈名〉
  • 才力;才能
    • 任人之才?!痘茨献印ぶ餍g(shù)》
    •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逗鬂h書·張衡傳》
    • 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資治通鑒》
  • 又如:才伐(才力門望);才格(才能。一說指才能高低的程度);才望(才能與名望);才理(才力和思路);才筆(寫作的才華);才義(才思和義理)
  • 人才。常寫作“材”
    • 樂里多才?!读凶印ぶ倌帷?/li>
    • 舉賢才?!?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336770'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論語》
    • 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秋瑾《黃海舟中》
  • 又如:唯才是舉;干才;廣開才路;棟梁之才;廊廟之才
  • 天賦的特殊才能 。如:詩才;才調(diào)(才情風(fēng)格)
  • 從才能方面指某類人
    • 管子,天下之才也。——《國語·齊語》
  • 又如:奴才;蠢才;天才;人才
  • 通“材”。材資;本能
    • 非天之降才爾殊也?!?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237279'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孟子·告子上》
    • 才能不及中人?!?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338787'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李將軍列傳》
    • 西門豹,民不敢欺,三子之才能,誰最賢哉?——《史記·滑稽列傳》
    • 五才之用,無或可廢。——《后漢書·馬融傳》
    • 木有用叫做“材”,物有用叫做“財”,人有用叫做“才”。故“材”、“財”、“才”三字同源。——王力《同源字典》
    • 當(dāng)今乏才,以爾為柱石之用,莫傾人棟梁?!妒勒f新語·規(guī)箴》

〈副〉
  • 剛剛
    • 才數(shù)月耳。——《漢書·賈才傳》
    • 遠縣才至,則胡又已去?!稘h書·晁錯傳》
    • 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沈括《夢溪筆談》
  • 又如:剛才(剛要,剛剛);方才(才,剛剛)
  • 這樣遲,這么遲 ——前面有問原因的疑問詞語。如:你怎么才來?
  • 僅,只 ——表示數(shù)量少,程度低
    • 初極狹,才通人?!?span id="tcbzz2u" class='label'>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 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 又如:一共才十個,不夠分;才屬(僅能連續(xù))
  • 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或由于某種原因、目的而能怎么樣。用于后一分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須、要、因為、由于”等詞語
    • 惟正月才生魄?!?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349217'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夏侯湛傳昆弟誥》
    • 才小富貴,便豫人家事?!稌x書·謝混傳》
  • 又如:要多練習(xí),才能提高成績;正因為有困難,才派我們?nèi)?
  • 強調(diào)確定語氣
  • 才+形+呢。主要強調(diào)程度高。如:這才好呢!
  • 才+[是]…。含有“別的不是”的意味。如:這才是好樣的!
  • 才[+不]+動+呢??隙ň渖儆?。如:我才不去呢!
康熙字典

  • 廣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音衫。 (咸韻)
  • 說文》帛雀頭色。一曰微黑色如紺。纔,淺也。
  • 又《集韻》鉏咸切,音讒。 (咸韻)
  • 又所鑒切,音釤。 (陷韻)
  • 又仕懺切,音鑱。 (陷韻)
  • 義??同。
  • 又《廣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 (灰韻)
  • 廣韻》僅也?!?a target='_blank'>前漢·鼂錯傳》遠縣纔至?!对]》纔,淺也,猶言僅至也。
  • 又與財同?!?a target='_blank'>史記·孝文本紀(jì)》太僕見馬遺財足?!对]》索隱曰:財字與纔同。
  • 又與裁同?!?a target='_blank'>前漢·高后文功臣表》裁什二三。《註》師古曰:裁,與纔同。
  • 又與材同?!?a target='_blank'>前漢·杜欽傳》廼爲(wèi)小冠,高廣材二寸?!对]》師古曰:材,與纔同。古通用。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帛雀頭色也。今經(jīng)典緅字許無。纔卽緅字也??脊び?。三入爲(wèi)纁。五入爲(wèi)緅。七入爲(wèi)緇。注。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則爲(wèi)緅。緅、今禮俗文作爵。言如爵頭色也。又復(fù)再染以黑、乃成緇矣。士冠禮爵弁服注。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頭然?;蛑^之緅。依鄭則爵緅纔三字一也。三字雙聲。巾車雀飾注曰。雀、黑多赤少之色。玉裁按今目驗雀頭色赤而微黑。一曰??黑色如紺。句。纔、逗。淺也。前一說謂黑多。後一說謂微黑。不同。鄭注考工、巾車謂黑多。注士冠禮謂微黑。亦不同也。其實雀頭微黑而巳。纔淺亦於雙聲求之。猶竊之訓(xùn)淺也。江沅曰。今用爲(wèi)才字。乃淺義引伸。讀若讒。從糸。毚聲。士咸切。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