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450七絶 27712五律 14968七律 23918五排 1058七排 193 1768四言 325六言 351古體 6155樂府 420 36 424 88辭賦 30琴操 10 102其他 434聯(lián) 438
四支平聲  姿 [作為] [餓也] [參差] 規(guī) 醫(yī) [系累] [委迤,自得貌] [順遷也,類推] [跨馬,動詞] [理也] [蔫也] ? [水索也] [恨聲] [鼻液] [委蛇] [衣下曰齊。又與薺通] [比鄰] [高麗] [水中高地] 鶿 [音茲] [語助辭] ? [音詩] [音夷] ? [群飛貌] [牛駁] [月氏] [九嶷] [生息] [嗚戲,嘆辭] [以箸取物] [犛牛尾也。又與釐通。] [相欺也。遺也] [重也。又與累同] [與逵同] [谷蠡。瓠勺] [蹇也] ? [偲偲,相切責也] [節(jié)也] [舉目貌。又縣名]觿 [口聲] 榿 [我也。悅也。] ? [下也] [梓也]? ? ? [委蛇]? ?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木名] [捕魚具] ? ? [剪齊也] [克也,任也] [荷衣] ? ? ? [?嵯]? ? ? ? ? ? ? ? ? ? ? ? ? ? ? ? ? [山足] ? ? [木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
拼音:lí  韻部:
  • 同“”。

拼音:xǐ  韻部:
  • 古同“”,吉祥。

拼音:xī  韻部:
  • 古同“”,用作謚號。
康熙字典古文:??

  • 廣韻》《集韻》里之切《韻會》陵之切,??音離。 (支韻)
  • 廣韻》理也?!?a target='_blank'>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嬀汭?!妒琛丰嵔担^能以義理下之。《揚雄·劇秦美新》荷天衢,提地釐?!对]》釐,理也。荷天道,提地理,言則而效之。
  • 又《說文》家福也。《揚雄·甘泉賦》逆釐三神。《註》釐,福也。
  • 又治也。《書·堯典》允釐百工,庶績咸熙?!秱鳌丰崳我?。
  • 又數(shù)名。與??、氂??同?!?a target='_blank'>前漢·東方朔傳》正其本,萬事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淮南子·主術(shù)訓》是故審毫釐之計者,必遺天下之大數(shù)。
  • 又《揚子·方言》陳楚之閒,凡人獸乳而雙產(chǎn),謂之釐孳。
  • 又《博雅》耦也。
  • 又《揚子·方言》釐?,貪也。
  • 又賜也,予也?!?a target='_blank'>詩·大雅》其僕維何,釐爾女士?!秱鳌丰?,予也?!队帧丰崰柟绛??!秱鳌丰崳n也。
  • 又山名。《山海經(jīng)》釐山?!对]》按《名勝志》釐山在嵩縣西。
  • 又草名?!?a target='_blank'>爾雅·釋草》釐,蔓華。本作釐。俗從牙作??。
  • 又陟釐,紙名?!?a target='_blank'>正字通》海藻本名陟釐。南越以海苔爲紙,其理倒側(cè),故名側(cè)理紙。
  • 又姓?!?a target='_blank'>山海經(jīng)》大荒之中有大人之國,釐姓?!对]》按《國名記》帝鴻之後也?!妒献逯尽纺媳背嗅嵷W。
  • 又人名?!?a target='_blank'>山海經(jīng)》大皥生咸鳥,咸鳥生乗釐?!对]》乗釐,是司水土?!队帧分仃浿?,有人食獸,曰季釐。
  • 又與嫠同?!俄n詩外傳》鄰之釐婦?!?a target='_blank'>後漢·西羌傳》納其釐嫂。
  • 又《集韻》《正韻》??虛其切,音僖。 (支韻)
  • 福也?!?a target='_blank'>前漢·文帝紀》祠官祝釐?!对]》如淳曰:福也。師古曰:本作禧,假借用。
  • 又《倉頡篇》祭餘肉也?!?a target='_blank'>前漢·賈誼傳》上方受釐宣室?!对]》徐廣曰:祭祀福胙也。應劭曰:祭餘肉也。
  • 又與僖同。《史記·魯世家》季友奉子申入立之,是爲釐公?!?a target='_blank'>史記·匈奴傳》齊釐公與戰(zhàn)於齊郊?!对]》釐音僖。
  • 又《史記·孔子世家》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爲釐姓。《註》釐音僖。
  • 又《五音集韻》土來切,音胎。 (灰韻)
  • 地名。邰或作釐,后稷所封也。
  • 又同?。《前漢·劉向傳》貽我釐麰?!对]》師古曰:釐,力之反,又音來。
  • 又《字彙補》同萊。《戰(zhàn)國策》齊伐釐、莒。
  • 又《集韻》落蓋切,音賚。
  • 賜也?!?a target='_blank'>詩·大雅》釐爾圭瓚。沈重讀。
  • 又《韻補》葉力至切,音利。 (寘韻)
  • 《曹植頌》祇肅郊廟,明德敬忌。陽精積善,鍾天之釐。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家福也。家福者、家居獲祐也。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漢孝文帝紀。詔曰。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於朕躬。如淳曰。釐、福也。賈誼傳受釐宣室是也。如說冣合。應劭注釐爲祭餘肉。失之。師古直謂釐爲禧之叚借字。禧與釐雖同在古音弟一部。然義各有當。釐字從里。里者、家居也。故許釋爲家福。與禧訓禮吉不同。春秋三經(jīng)僖公、史記作釐公。叚借字耳。有叚釐爲氂者。經(jīng)解云差若毫氂、或作釐是也。有叚釐爲賚者。大雅釐爾女士傳曰。釐、予也。釐爾圭瓚傳曰。釐、賜也。有叚釐爲理者。堯典允釐百工是也。從里。??聲。里之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