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611七絶 24286五律 15403七律 27688五排 1468七排 296 2595四言 243六言 478古體 4852樂府 370 42 430 140辭賦 16琴操 3 82其他 467聯(lián) 498
一先平聲  綿 堅(jiān) 權(quán) 便 [安也]聯(lián) 穿 [地名] [與旋同] [研究] [乾坤]沿 [濺濺,水疾流貌] [俗船字] 軿 [平平,辨治也] [曲也] [與圓同] 篿 ? [先零,西羌也] ? [扁舟] ? [單于]? [與眠通,又弓名、菜名] ? ? ? [猶全也] ? 孿 骿 ? ? ? ? ? ? ? [更多…]
組詞:詞首
用韻:句末
對(duì)仗:對(duì)語
漢語字典骿
拼音:pián  韻部:
  • 1. 〔~脅(xié)〕兩根肋骨并長在一起。
  • 2. 古通“”。
康熙字典骿

  • 唐韻》部田切《集韻》《正韻》蒲眠切,??音騈。 (先韻)
  • 說文》幷脅也。晉文公骿脅?!对]》徐曰:謂肋骨連合爲(wèi)一也。骿胝字同,今別作腁,非。《晉語》聞其骿脅,欲觀其狀?!对]》骿,幷榦也。《左傳》作駢。
説文解字骿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骿脅、逗。幷榦也。依左傳正義訂。肉部。脅、膀也。肋、脅骨也。廣雅。榦謂之肋。是脅骨一名榦。故韋注國語云。骿、幷榦也。杜注左傳云。騈脅、合榦也。其字左傳、史記作騈。國語、吳都賦作骿。論衡作仳。騈仳假借字。從骨。幷聲。形聲包會(huì)意也。部田切。古音在十一部。晉文公骿脅。見左傳僖卄三年、晉語。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臣鉉等曰:骿胝字同。今別作胼,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