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矩修。 人間務(wù)生事,耕種滿田疇。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引用典故:陽侯 去年湖水滿,此地覆行舟。 萬怪吹高浪,千人死亂流。 誰能問帝子⑴,何事寵陽侯⑵。 漸恐鯨鯢大(鯨鯢:見卷1《賽神》注。),波濤及九州。 ⑴ 帝子:指湘水之神湘夫人,相傳湘夫人為帝堯之女,故稱?!冻o·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div> ⑵ 陽侯:古代傳說中波濤之神?!稇?zhàn)國策·韓策二》:“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則舟覆矣?!滨U彪注:“說陽侯多矣。今按《四八目》:伏羲六佐,一曰陽侯,為江海,蓋因此為波神歟?” 引:梵言沙門,猶華言去欲也。能離欲,則方寸地虛,虛而萬象入,入必有所泄,乃形乎詞,詞妙而深者,必依于聲律,故自近古而降,釋子以詩聞于世者相踵焉。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清;由慧而遣辭,故粹然以麗,信禪林之蘤萼,而戒河之珠璣耳。初鴻舉學詩于荊郢間,私試竊詠,發(fā)于馀習,蓋榛楛之翠羽,弋者未之眄焉。今年至武陵,二千石始奇之,有起予之嘆,以方袍親絳紗者十有馀旬,繇是名稍聞而藝愈變。閏八月,余步出城東門謁仁祠,而鴻舉在焉,與之言移時,因告以將去,且曰:「貧道雅聞東諸侯之工為詩者,莫若武陵,今幸承其話言,如得法印。寶山之下,宜有所持。豈徒衣薍之中眾花而已。余聞是說,乃叩商而吟成一章,章八句,郡守以坐嘯馀詠,激清徵而應(yīng)之。師其行乎,足以資一時之學矣。 看(一作學)畫長廊遍,尋僧一徑幽。 小池兼鶴凈,古木帶蟬秋。 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① (一作宿誠禪師山房題贈)。(一作白居易詩) 不出孤峰上,人間四十秋。 視身如傳舍,閱世似(一作甚)東流。 法為因緣立,心從次第修。 中宵問真偈,有住是吾憂。 引用典故:東人望 杞國憂 任賢勞夢寐,登位富春秋。 欲遂東人幸(一作行),寧虞杞國憂。 長楊收羽騎,太液泊龍舟。 惟有衣冠在,年年愴月游。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 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 影透衣香潤,光凝歌黛愁。 斜輝猶可玩,移宴上西樓(西樓,白居易常賦詩之所也)。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huán)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 昔日股肱守,朱輪茲地游。 繁華日已謝,章句此空留。 蔓草佳城閉,故林棠樹秋。 今來重垂淚,不忍過西州。 引用典故:關(guān)中事 登高復送遠,惆悵洞庭秋。 風景(一作水)同前(一作千)古,云山滿上游。 蒼蒼來暮雨,淼淼逐寒流。 今日關(guān)中事,蕭何共爾憂。 長沙積雨晦,深巷絕人幽。 潤上春衣冷,聲連暮角愁。 云橫全楚地,樹暗古湘洲。 杳藹江天外,空堂生百憂。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 來去(一作去?。?/span>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 知到梁園下,蒼生賴(一作眷)此游。 山暝聞(一作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一作數(shù))行淚,遙寄海西頭。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葛彊 去國似(一作巳)如昨,倏然(一作焉)經(jīng)杪秋。 峴山不可(一作望不)見,風景令人愁。 誰采籬下菊,應(yīng)閑池上樓。 宜城多美酒(一作名善醞),歸與葛彊游。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野人舟 我家南渡頭,慣習野人舟。 日夕弄清淺,林湍逆上流。 山河(一作鄢陵)據(jù)形勝,天地生豪酋。 君意在利往(一作涉),知音期自⑴投。 ⑴ 一作暗,又一作暝 桃花春水漲,之子忽乘流。 峴首辭(一作下離)蛟浦,江中(一作邊)問鶴樓。 贈君青竹杖,送爾白蘋洲。 應(yīng)是神仙子(一作輩),相期(一作逢)汗漫游。 引用典故:三徑 藏舟 人事一朝盡,荒蕪三徑休。 始聞?wù)钠峙P,奄作岱宗游。 池水猶含(一作涵)墨,風(一作山)云已落秋。 今宵(一作朝)泉壑里,何處覓藏舟。 他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gòu)D,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一作登)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一作望)斗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