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852七絶 22508五律 13401七律 22912五排 1236七排 260 943四言 261六言 313古體 3304樂府 233 86 364 49辭賦 29 110其他 433聯(lián) 560
共943,分28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劉禹錫 772 - 842 三首
溫庭筠 801 - 866 一首
王維 701 - 761 一首
羅隱 833 - 909 一首
于鵠 一首
盧肇 ? - 873 一首
司空圖 837 - 908 二首
呂巖 798 - ? 三首
孫光憲 895 - 968 一首
孫魴 三首
崔道融 ? - 907 一首
張泌 930 - ? 一首
徐鉉 916 - 991 四首
德誠 三首
成彥雄 一首
施肩吾 一首
無名氏 三十六首
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按: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名。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shù)枝(一作株)(一作殘)柳不勝春。
(一作昨)來風(fēng)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織錦機邊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征人。
(一作寒)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① 《渭城》一曰《陽關(guān)》,王維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詩,后遂被于歌。劉禹錫《與歌者詩》云“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對酒詩》云“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guān)第四聲。即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也。渭城、陽關(guān)之名,蓋因辭云。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一作依依)楊柳春(一作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故人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楊柳枝 唐末 · 羅隱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一作爭把長條絆得人)。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一作閑)向江邊采白蘋,還隨女伴賽江神。
眾中不敢(一作得)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yuǎn)人。
按:《御定詞譜》題作啰唝曲,劉采春詞。
⑴ 還,《御定詞譜》作常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青鳥泉邊草木春,黃云塞上是征人。
歸來若得長條贈,不憚風(fēng)霜與苦辛。
引用典故:上掌
客淚休沾漢水濱,舞腰羞殺漢宮人。
狂風(fēng)更與回?zé)熤?,掃盡繁花獨占春。
渡頭殘照一行新,獨自依依向北人。
莫恨鄉(xiāng)程千里遠(yuǎn),眼中從此故鄉(xiāng)春。
萬劫千生得個人,須知先世種來因。
速覺悟,出迷津,莫使輪回受苦辛。
修身客,莫誤入迷津。
氣術(shù)金丹傳在世,象天象地象人身,不用問東鄰。
長生藥,不用問他人。
八卦九宮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明了自通神。
南歌子 其一 五代至宋初 · 孫光憲
艷冶青樓女,風(fēng)流似楚真
驪珠美玉未為珍,窈窕一枝芳柳,入腰身。

舞袖頻回雪,歌聲幾動塵。
慢凝秋水顧情人,祗緣傾國,著處覺生春。
搖蕩和風(fēng)恃賴春,蘸流遮路逐年新。
顛狂絮落還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
小池前后碧江濱,窣翠拋青爛漫春。
不是和風(fēng)為抬舉,可能開眼向行人。
靈和風(fēng)暖太昌春,舞線搖絲向昔人。
何似曉來江雨后,一行如畫隔遙津。
霧撚煙搓一索春,年年長似染來新。
應(yīng)須喚作風(fēng)流線,系得東西南北人。
浣溪沙 其六 五代至宋 · 張泌
花月香寒悄夜塵,綺筵幽會暗傷神,嬋娟依約畫屏人。

人不見時還暫語,令才拋后愛微嚬,越羅巴錦不勝春。
老大逢春總恨春,綠楊陰里最愁人。
舊游一別無因見,嫩葉如眉處處新。
暫別揚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屬何人。
一帆歸客千條柳,腸斷東風(fēng)楊子津。
柳枝詞十首(座中應(yīng)制) 其二 (969年2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鉉
百草千花共待春,綠楊顏色最驚人。
天邊雨露年年在,上苑芳華歲歲新。
其五 (969年2月)
百尺長條婉(一作宛)曲塵,詩題不盡畫難真。
憑君折向人間種,還似君恩處處春。
水色山光處處新,本來不俗不同塵。
著氣力,用精神,莫作虛生浪死人。
世知吾懶懶原真,宇宙船中不管身。
烈香飲,落花茵,祖師元是個閑人。
媚俗無機獨任真,何須洗耳復(fù)澄神。
云與月,友兼親,敢向浮漚任此身。
東君愛惜與先春,草澤無人處也新。
委囑露華并細(xì)雨,莫教遲日惹風(fēng)塵。
傷見路邊(一作傍)楊柳春,一重(一作株)折盡一重新。
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桃花浪起五湖春,一葉隨風(fēng)萬里身。
車宛□,餌輪囷,水邊時有羨魚人。
五陵風(fēng)光絕四鄰,滿川鳧雁是交親。
云觸岸,浪搖身,青草煙深不見人。
正月年首初春?!酢醺墓视隆?div class="2yaj67d" id='poem_sentence_0_829512_comment'>
李玄附靈求學(xué)。樹下乃逢子珍。
項托七歲知事。甘羅十二相秦。
若無良妻解夢。馮唐寧得忠臣。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一六四)
朝廷賞罰不逡巡。
宣事書家出各頻。
當(dāng)日進(jìn)黃聞數(shù)紙,即憑酬答有功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二二九)
掖庭能織御衣人。
福尺襟襕盡可身。
斗染□□顏色好,水波紋里隱龍鱗。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二三五)
春天暖日會妃嬪。
各各梳頭出樣新。
鵲語下階爭跪拜,愿令恩澤勝傍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二四八)
時仲春,草木新。
□初雨后路無塵。
林間往往臨花馬,樓上時時見美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二六六)
形端表正自將身。
四海知識總相親。
禍因惡積行千里,福緣善慶滿鄉(xiāng)鄰。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二九五)
父言
我今為宿持,不用見夫人。
夫人心體軟,母子最為親(佛子。)。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三五二)
袈裟常掛體。瓶缽鎮(zhèn)隨身。
常念彌陀轉(zhuǎn)法輪。救度世間人(釋迦牟尼佛)。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三七一)
平旦寅。昔日巢父堯時人。
許由不羨九州島長。臨河洗耳不許臣。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三九)
食時辰。夫子?xùn)|行厄在陳。
九曲明珠難可任?;诓簧ig問女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一)
晡時申。齊晏雖小大國臣。
二桃何為殺三士。田疆接冶喪其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五)
自從塞北起煙塵。禮樂詩書總不存。不見父兮子不子。不見君兮臣不臣。暮聞戰(zhàn)鼓雷天動。曉看帶甲似魚鱗。只是偷生時暫過。誰知久后不成身。愿得再逢堯舜日。圣朝偃武卻修文。勤學(xué)不辭貧與賤。發(fā)憤長歌十二時辰。
平旦寅。少年勤學(xué)莫辭貧。
君不見朱買臣未得貴。猶自行歌背負(fù)薪。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五四)
晡時申。懸頭刺股是蘇秦。
貧病即令妻嫂棄。衣錦還鄉(xiāng)爭拜秦。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
平旦寅。叉手堂前咨二親。
耶娘約束須領(lǐng)受。檢校好惡莫生嗔。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六)
食時辰。尊重耶娘生爾身。
未曾孝養(yǎng)歸泉路。來報生中不可論。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八)
晡時申。孝養(yǎng)父母莫生嗔。
第一溫言不可得。處分小語過于珍。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七二)
八十誰能料此身。
忘前失后少精神。
門前借問非時鬼,夢里相逢是故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九七)
平旦寅。了了輪回受苦辛。
含全□□□□□。意識參雜有數(shù)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二)
食時辰。無明花發(fā)幾時新。
□聲□□□□□。隨運貪生恣苦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四)
平旦寅。發(fā)意斷貪嗔。
莫教心散亂。虛度一生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七四)
食時辰。努力早出塵。
莫念時時苦。回向涅盤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七六)
晡時申。須見未來因。
自軀終不保。終歸一微塵。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
食時辰??v然被罵莫生嗔。
遍體膿血流不盡。總是皮囊虛壞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八)
晡時申。若能觀行最為珍。
一切善法從心起。十方諸佛不離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二)
平旦寅。學(xué)道事須貧。
了無卓錐地。會合涅盤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
食時辰。勤息除我人。
善了平等性。當(dāng)證法王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二)
晡時申。法性契于塵。
善作無住相。生滅體為真。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
了解煩惱是癡人。
心心法數(shù)不識真。
一物不念始合道,說即得道是愚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七)
平旦寅。太子因中是佛身。
本有三十二相好。神通智慧異諸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二)
食時辰。本性持戒斷貪嗔。
不羨世間為國主。唯求涅盤成佛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四)
平旦寅。
平旦寅。
毗耶長者半千人。
俱持寶蓋來相詣,維摩托疾有其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八○)
一從富,一從貧。
兩皆住著心不勻。
但知取食無高下,自然即是法真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八五)
平旦寅。□□□□未安身。
奉勸有男須入學(xué)。莫推言道我家貧。
從小父娘□□□。到大僂羅必越人。
縱然未得一官職。筆下方圓養(yǎng)二親。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
晡時申。勸君教子勝留銀。
不見昔時勤學(xué)仕。衣錦還鄉(xiāng)朱買臣。
名播其傳天下說。揚名父母不及親。
但教十年冬夏讀。不摟變作一貧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