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50七絶 2463五律 1068七律 2525五排 118七排 39 132四言 5六言 86古體 397樂府 24 4 39 5辭賦 1 10其他 23聯(lián) 45
共39,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續(xù)上)
顧清 1460 - 1528 一首
高敬命 1533 - 1592 一首
南龍翼 1628 - 1692 一首
弘歷 1711 - 1799 二首
施鈺 1789 - 1850 一首
杭世駿 1696 - 1772 一首
潘乾策 一首
次高進之生辰韻 明 · 顧清
七言排律
老夫初度元正節(jié),六十三回月廿三。
白發(fā)欺人不可奈,青山對酒欲辭酣。
元從識字先知一,未到通方解指南。
徑躐寸階今未敢,家徒四壁早能堪。
心香一瓣惟宣父,贅學千岐斷晦庵。
歸老幸逢新化理,迂疏未悔腐儒談。
晴檐映日黃綿煦,陰磴捫蘿玉佩毿。
蒼柏轉(zhuǎn)深霜后色,紅蕉暗結(jié)雨中甘。
層峰浥浥初融雪,絕巘霏霏欲上嵐。
斗正堯天開泰運,塵清瀚海罷征驂。
從伶且止南飛奏,聽與吳農(nóng)賦八蠶。
舊業(yè)城南草一庵,隱淪非是避纓簪。
程公坐上春風遍,茂叔胸中霽月涵。
風雅海東推斗北,詩書門下數(shù)河南。
功名已矣吾將老,造物胡為病不堪。
六帙已多仁者壽,九原寧向古人慚。
家傳文正維熊一,室有中郎弄瓦三。
魯國豈無君子取,洛中曾許達尊參。
大書和淚非徒挽,太史他年采美談。
徙鱷(庚寅) 清 · 南龍翼
七言排律
瘴海漫天百怪涵,倄鱗卵育大江南。
摶風豈學鯤飛化,吮血真同虎親耽。
占得惡溪為窟宅,攫來剛鬣作肥甘。
強弧未伏潮威壯,潔祀寧酬壑欲貪。
自有精諴馴異物,翻將硬語檄深潭。
詞源倒峽妖難勝,筆陣掀波力不堪。
鬼泣神驚言豈再,朝遷夕至日無三。
溫燃犀角河皆燭,禹放蛇蟲土既蠶。
廟貌百年遺愛在,湖山千里圣恩覃。
文章亦使冥頑格,回首唐朝為一慚。
題宋仁宗武經(jīng)總要六韻(乾隆甲午) 清 · 弘歷
七言排律
論兵千載如聚訟,真是徒工紙上談。
居重馭輕自不易,困民養(yǎng)卒則何堪。
若言愛物斯誠有,以曰知軍或未諳
龐籍汰多意猶韙,韓琦救后慮惟覃。
第觀卌卷稱綜古,詎足武經(jīng)為指南。
旗籍綠營維內(nèi)外,慎遵祖制萬方戡。
⑴ 宋仁宗為三代以下令辟其勤民愛物誠有足稱然優(yōu)柔畏事之見在所不免至于治兵用武諸要務(wù)則固非其所長也
⑵ 仁宗時內(nèi)外禁廂軍總一百二十五萬天下患兵冗帤庾不能給樞密院使龐籍請議?汰之法從之省兵才數(shù)萬人韓琦復云祖宗時就糧之兵不甚多邊陲有事則以京師兵益之其慮也深而費也鮮愿詔樞密院同三司量河北陜西河東及三司榷貨務(wù)歲入金帛之數(shù)約可贍京師及三路兵馬幾何立為定額詔掇祖宗來兵數(shù)以開自是稍加裁制
⑶ 宋時召募之兵藉良民為之雖有兵之名而不適于用蓋古者寓兵于農(nóng)由于列國分界人戶無多不能復判兵民為二而非所論于大一統(tǒng)之世也杜甫詩已見其槩即如綠旗未嘗不經(jīng)訓練尚且葸懦無能況驅(qū)不習之民而歸之卒伍乎宋明之弱未必不由乎此我朝滿洲兵制以黃白紅藍正鑲各一列為八旗分兩翼各案方居京城內(nèi)蒙古漢軍兵亦如之復掄其精者為健銳火器二營外省營制則用綠旗漢兵分列營伍而南北諸大省亦間用滿洲兵駐守內(nèi)外相維深資利用然總未至一百二十五萬之多祖宗立法盡善誠萬年所當遵守也
番回滋事信奇談,嘯合千人死守甘。
邪教縱能令志固,元戎原是用兵諳。
填壕撲柵群心奮,斷水焚糧眾力戡。
乃得一朝破巢險,猶然數(shù)百冒鋒酣
異哉狠戻撒拉爾,馘矣猖狂四十三。
不屑紅旗飛報捷,但云蕆事更云慚。
⑴ 前以撇拉爾番回蘇四十三肆逆官兵圍之于華林山而賊眾甘為死守阿桂節(jié)次奏報調(diào)派官兵安設(shè)木卡斷絕水道諸務(wù)辦理皆合機宜
⑵ 六月二十二日已刻據(jù)阿桂等奏到于本月十五日令海蘭察明亮率同領(lǐng)隊大員并侍衛(wèi)章京等帶領(lǐng)官兵屯練降番及阿拉山兵先在卡邊埋伏相機進攻乘密雨時出賊人不意將枝裍土袋拋填賊人所掘壕溝我兵奮勇直進哈當阿帶領(lǐng)川省降番首先躍入壕內(nèi)與賊匪攪殺官兵拋擲火彈乘勢擁進剿殺賊眾佔得賊卡賊壕俱經(jīng)折燬填塞海蘭察明亮督率官兵遠則鎗箭齊發(fā)近則短兵相接各路官兵咸懷振奮分佔墈上賊卡海蘭察明亮又拿立木柵帶兵直撲賊營痛加剿殺拋射火箭火彈燒燉帳房板屋奪獲賊人刀矛鳥鎗無算馀賊竄回華林寺死守呈驗割得賊首一百二十馀顆隨令前此擒獲監(jiān)禁之賊黨家屬等逐一辨認據(jù)認出首逆蘇四十三韓一提把拉周阿渾張阿渾即張懷德馬黑提卜等首級確鑿無疑并據(jù)投出老教杜山別等供稱賊人被殺死并帶傷者三百馀人所存殘敗賊黨尚有二百馀人遁入華林寺不敢復出現(xiàn)令官兵四面圍??架炮轟擊數(shù)日之內(nèi)即可剿戮凈盡等語因明降諭旨將首先奮勇出力之海蘭察明亮并哈當阿交部從優(yōu)議敘其馀在事出力員弁及受傷陣亡官兵查明分別議敘優(yōu)恤降番等概行賞給一月錢糧以示獎勵并令阿桂將蘇四十三首級傳諭各省梟示俾回民共知儆戒
① 此詩又載林文龍《臺灣詩錄拾遺》。
自昔芳名列類函,于今佳果盛傳柑。
樹蕃東土栽無數(shù),種出西螺味更甘。
秋后累累垂竹屋,冬來燦燦映煙嵐。
苞凝曉露金華麗,葉弄輕風翠影參。
結(jié)實也知頭有萬,向陽何止寸盈三。
皮黃宛似鵝兒染,色艷尤如蠟樣含。
小摘羅疏陳棐幾,珍藏端重貯筠籃。
劈開雪瓣周身潔,捧上瑤盤信手探。
咀嚼耐人良可愛,朵頤供我又焉貪。
津流齒頰脾先沁,甜入衷腸意正酣。
絕勝楂梨形澹澀,儼然橘柚蘊清湛。
非同化枳淮而北,不羨離枝嶺以南。
品擅藥囊功匪淺,馨偕蘭室善奚慚。
聽鶯酒往林間酌,饋歲香聞市畔擔。
從此志書標物美,他時錫貢受恩覃。
客愁消遣燈窗火,咽得瓊漿潤筆談(施懿琳編校)。
春餅十六韻 清 · 杭世駿
七言排律
重羅濾面近傳柑,付與公羊意便耽。
玉屑和來蟬翼展,筠籠蒸后麥波含。
餅師妙手輕無敵,酒客虛腸醉尚貪。
薄彷竹膜能映字,煖融松液定驅(qū)痰。
買歸華肆紛綸疊,饤向花瓷次第探。
皎皎潔如霜灑練,團團光賽月臨潭。
清蔬捲入誠難副,大肉包來又不堪(大肉硬餅,見韓詩。)
屈摺瑯蔥津已溢,膠黏玉糝味尤甘。
橫吞勢學銜書鶴,軟嚼聲羞唼葉蠶。
小市插標誇裂十(蘇詩:起搜十裂照坐光。),華筵添餤飽春三。
未邀束皙高文賦(束賦春,言饅頭而不及餅。),劣許姚泓舊樣參。
讀畫政防寒具涴,湯官方法亟須諳。
牙簽玉軸擁書龕,研究頻年樂且耽。
博考群經(jīng)曾醉六,精求至味更兼三。
定多濃郁憑沈浸,無限芬芳耐咀含。
旨趣恰從分鼎悟,馨香宜與省身參。
也應夢葉肴先飲,可許杯陳雅共探。
幾度菁華同饜飫,十分理奧異肥甘。
饋貧真覺根堪咬,食古還聞蹠并貪。
豈為膏粱移素愿,此中醞釀自醰醰(施懿琳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