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漢 李尤 一首魏晉 卞范之 ? - 404 一首孫綽 314 - 371 一首 成公綏 231 - 273 一首 無名氏 一首 謝萬 328 - 369 一首 顧愷之 345 - 406 一首 南北朝 江淹 444 - 505 一首沈約 441 - 513 二首 謝靈運 385 - 433 一首 陸倕 470 - 526 一首 唐 不詳 三首僧清晝 720 - 800 一首 元希聲 662 - 707 一首 司馬承禎 647 - 735 二首 張說 667 - 731 一首 徐鉉 916 - 991 一首 楊炯 650 - 693 一首 武則天 624 - 705 一首 源光裕 ? - 725 一首 肅宗皇帝 711 - 762 一首 蕭鈞 一首 宋 盧瑢 一首周惇頤 1017 - 1073 一首 張浚 1094 - 1164 一首 戚綸 954 - 1021 一首 李復(fù) 1052 - ? 一首 | 《漢書》曰:惠帝時。曹參代蕭何為相國。初。高帝與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及參守職。舉事無所變更。一遵何之約束。于是百姓歌之。 蕭何為法,講若畫一。 曹參代之,守而勿失。 載其清靖,民以寧壹⑴。 ⑴ 《史記》作一?!逗鬂h書》王充傳論注、《類聚》、《文選》注、《御覽》、《文選》補遺、《詩紀(jì)》并同。全唐文作謐?!稹妒酚洝凡芟鄧兰?。《漢書》曹參傳。《后漢書》王充等傳論注?!额惥邸肥??!段倪x》西都賦注。《御覽》四百六十五?!稑犯娂钒耸摹!段倪x》補遺三十五。全唐文八百二十一程晏蕭何求繼論?!对娂o(jì)》八。又《后漢書》班固傳注及《白帖》二十一并引一、失二韻。 山中杜若,嘉爾翠質(zhì)。 不奇不俗,載華載實。 同銜夕露,共炯朝日。 夷險無二,沈冥如一(《本集》,《藝文類聚》八十一。)。 方壇既塪,地只已出。 盛典弗愆,群望咸秩。 乃升乃獻,敬成禮卒。 靈降無兆,神饗載謐。 允矣嘉祚,其升如日⑴。 ⑴ ○隋書音樂志?!稑犯娂啡??!对娂o(jì)》九十五。 碩學(xué)如市,高生間出。 濟濟橫經(jīng),祁祁負帙。 文參孔囿,玄游老室。 先易后難,功倍師逸。 ① 《唐書·樂志》曰:“貞觀中朝日樂,降神用《豫和》?;实坌杏谩短汀贰5歉?、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豫和》。其《豫和》、《太和》、《壽和》、《凱安》五章,辭同《冬至圜丘》?!?/div> 惟圣格天,惟明饗日。 帝郊肆類,王宮戒吉。 圭奠春舒,鐘歌曉溢。 禮云克備,斯文有秩。 ① 唐天寶中《祀九宮貴神樂》,降神用《豫和》,六變?;实坌杏谩短汀?。登歌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用《壽和》。飲福酒用《福和》。退文舞、迎武舞用《舒和》。亞獻、終獻用《凱安》。登歌、撤豆用《肅和》。送神用《豫和》。 歌工既奏,神位既秩。 天符眾星,運行太一。 聲和十管,氣應(yīng)中律。 肅肅明廷,介茲元吉。 ① 《唐書·樂志》曰:“太樂舊有《太社迎送神詞》二章,不詳所起?!?/div> 吉祥式就,酬功載畢。 親地尊天,禮文經(jīng)術(shù)。 貺徵令序,福流初日。 神馭爰歸,祠官其出。 金石其心,芝蘭其室。 言語方間,音徽自溢。 肅子風(fēng)威,嚴子霜質(zhì)。 贈言歲暮,以保貞吉。 學(xué)聚該洞,辯物談述。 叔譽斯窮,師曠匪詰。 隱妙神性,謬測聲質(zhì)。 賓帝有期,瞑臣詎悉。 真仙匪遙,感通惟密。 應(yīng)彼幽志,降茲靈質(zhì)。 誡訓(xùn)著言,詠歌兼述。 見景非久,沖真返一。 蜀山劉尊師。上清品人也。兄學(xué)儒。弟奉佛。乃畫三圣。同在此堂。煥乎有意哉。達觀之一致也。張說聞其風(fēng)而樂之。作天尊贊。 正氣生神,結(jié)虛為實。 上清尊帝,中黃首出。 華彩衣裳,虛無宮室。 紫氣乘斗,赤爐鍛日。 十天從化,萬靈受律。 蓮花釋門,麟角儒術(shù)。 法共不二,心同得一。 道心惟微,守而勿失。 令賓茂緒,凝脂點漆。 淑慎溫恭,始終貞吉。 方丘既膳,嘉饗載謐。 齊敬畢誠,陶匏貴質(zhì)。 秀畢(一作簠)豐薦,芳(一作芬)俎盈實。 永永福流,其升如日。 德自清虛,圣教之實。 或隱或顯,是樸是質(zhì)。 靜處瓊臺,焚香玉室。 道心不二,是為正一。 泛觀萬物,心則惟一。 如何須臾,有欺暗室? 君子敬義,不忘栗栗。 闕里稱賢,哆也其一。 學(xué)以適道,名參入室。 昔為達者,今逢圣日。 俾侯濮陽,膺茲寵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