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象推功,至道相宗。
逍遙理而不散,赫弈高而且通。
信之者以陰陽,秘之者以鉛汞。
名恍惚之何異,見出沒之無窮。
大道穹隆,深仁常在。
騰三清而靡息,混四溟而不改。
云凝似雪,釋迷而頓悟虛無;
鼎里開花,要妙而熠揚光彩。
想初神明闇契,景貺優(yōu)游。
子母成而入圣,烏鵲飛而逗留。
可提撕而堪數(shù),非雜類以相投。
云浮羽客之前,方知禮讓;
洞府真人之喻,罔測端由。
及乎偃仰無蹤,有為皆寂,窺其戶牖,須憑刀尺。
千載遇而可化,九轉(zhuǎn)成而堪惜。
達虧盈而動止,若之相望;
訣逆順以所思,潛遁其跡。
何謂清者濁之本,濁者清之徒?
風塵路合,桂影蟾孤。
由久恒持,豈凡庸之能測;
元和獨立,辯玄化之精粗。
然則難將語默,故不差殊。
顯華夷之共泰,離煩惱之銷除。
物臨幽奧,眇邈真如。
曷若習本靈元,故依人望;
豈不知寰瀛之內(nèi)修,得歸神仙之上?
究龍吟之走作,海岳淵深;
窮虎嘯之和平,流珠通暢。
且夫性靜希夷,別識根基。
信受而縱橫自在,舉措而照鑒形儀。
清得而金牙燦爛,紅芳而碧葉交垂。
玉闕化成,滌蕩愚蒙之見;
煙霞綺靡,用茲廣達之知。
于戲!
法教門中,研精秘旨。
與陰陽而合德,寂天地而同理。
還丹至藥,接圣境以周旋;
日月齊明,勿恣縱而善矣。
凡在人間,各有長生,我聒賢愚之耳。
按:《御制逍遙詠》卷一一,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高麗大藏經(jīng)第三五冊。